房县黑木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房县黑木耳湖北省房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5月26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清流溪鱼、房县黑木耳、南雄板鸭、合川桃片、奉节脐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9年第51号)批准)

房县黑木耳
房县黑木耳
房县黑木耳
房县黑木耳
房县黑木耳

产地范围

房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房县沙河乡、万峪河乡、青峰镇、榔口乡、白鹤乡、土城镇、大木厂镇、姚坪乡、窑淮乡、化龙堰镇、门古寺镇、桥上乡、中坝乡、上龛乡、九道乡、五台山林业总场等16个乡镇(场)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房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房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房县黑木耳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菌种。

品种:“193”、“新科”。

(二)栽培基质。

1. 基质要求:使用段木,要求用8至12年生花栎木。

2. 砍伐时间:从12月到翌年3月期间砍伐。

3. 段木加工:砍伐15天后剔枝,将耳木锯成1m至1.2m长。将截好的耳木按直径粗细分开,用垫木支起,在通风向阳的地方码成“井”字形,堆高1m至1.5m。

4. 耳场选择:通风向阳,温度适中,水源方便且排水良好的平整场地。

(三)生产技术要求。

1. 菌种培养:菌种应品种优良、适应性强、新鲜、活力强。感官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容器:完整、无破损、无裂纹

棉塞或无棉塑料盖:干燥、洁净、松紧适度,能满足秀气和滤菌要求

培养基上表面距瓶(袋)口的距离:50㎜±5m

接种量(每瓶原种接栽培种数):40瓶(袋)-50瓶(袋)

菌丝生长量:长满容器

菌丝体特征:白色至米黄色,细羊毛状,生长旺盛,菌落边缘整齐

培养基及菌丝体:培养基变色均匀,菌种紧贴瓶(袋)壁或略有干缩

菌丝分泌物:允许有少量无色至棕黄色水珠

杂菌菌落:无

颉颃现象角变:无

耳芽(子实体原基):允许有少量浅褐色于黑褐色菊花状或不规则胶质耳芽

气味:有黑木耳菌种特有的清香味,无酸、臭、霉等异味

2. 接种:接种季节是农历二月下旬至三月底,注意避免在烈日下或雨天接种。

(1)接种:用16mm直径钻头钻孔,行距4cm,孔距4cm,孔深3 cm,孔穴打成“品”字形,菌种使用数量每架平均7.5kg至8.5kg。

(2) 用消毒过的工具从菌种袋(瓶)内挖出优质菌种,将成块的菌种放入孔穴中,松紧适度。

(3)装完菌种后在孔穴上面盖上大于其孔径1.5mm至2mm的树皮盖,敲打严实,与段木表面相平。

3. 发菌、排杆:要做到随打眼,随点菌,随上堆,随覆盖,杆距在5cm左右,发菌期为28天至35天。排杆后七天翻一次,上下调换,使耳杆受热受潮均匀。

4. 出耳管理:

(1)起架:待耳木上耳芽出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时,起到人字形的架棚,耳木并列间距8cm至10cm,支撑横木距地面60cm至80cm。

(2)喷灌:温度37℃以上持续干旱时,黑木耳的喷灌时间应根据气温的高低及时适量喷灌。

(3)除草:耳场内杂草超过10 cm时,及时割除。

(4)翻架:当采摘一茬黑木耳后,让耳杆上下倒头翻晒。

5. 采收加工:春耳采大留小,雨天采坏留好。每次采耳后要将耳木上下倒头翻晒,以使木耳均匀出耳,多出耳,增加产量。采用自然晾晒和机器烘干。

(四)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成品为二片丛生,绒毛短而少,形似“飞燕”。耳面黑褐色,有光亮度,背暗灰色,朵片完整,不能通过直径1cm的筛眼。

2. 理化指标:含水量≤14%,干湿比1:17以上,耳片厚度0.9 mm以上,粗蛋白质≥9.5%,总糖≥23.5%,粗纤维3.5%至4.5%,灰分3.5%至4.5%,脂肪≥1.4%。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