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尔西特和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提尔西特和约》汉语拼音:Ti'erxite Heyue;英语:Treaties of Tilsit),俄法两国于1807年签订的和约。法国在同第四次反法联盟的战争中,于1806年和1807年先后击败普鲁士俄国。1807年6月25日,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法皇拿破仑一世在提尔西特(又译蒂尔西特,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苏维埃茨克市)附近涅曼河的一只木筏上会晤。7月7日,双方代表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包括附有秘密条款的《法俄和约》和一个矛头指向英国的《法俄同盟条约》。7月9日,法国和普鲁士两国代表签订《法普和约》。根据《法俄和约》,原属普鲁士的易北河以西大部分地区被划入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版图,由拿破仑一世的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任国王;在普鲁士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时所攫得的地区成立华沙公国,由萨克森国王兼任君主;格但斯克成为自由市;比亚韦斯托克地区划归俄国。俄国承认拿破仑一世的兄长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允诺将卡塔罗海湾转让给法国,承认法国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主权。《法俄同盟条约》规定:在英国拒绝俄国提出的媾和条件时,俄国将同英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参加对英国的大陆封锁;在土耳其拒绝调停或在3个月内俄土谈判不能取得满意结果时,法国和俄国将对土耳其采取一致行动。提尔西特和约标志着第四次反法联盟的失败,对普鲁士来说是奇耻大辱,对法国和俄国来说是瓜分欧洲的条约。和约未能缓和俄法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1812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