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艺心理学汉语拼音:wenyi xinlixue;英语:literature and art, psychology of),以心理学的观点、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从文学与心理学的总体关系出发,多方面、多层次地研究各种精神、心理现象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特别是文艺创作活动和文艺欣赏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文艺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文艺心理学的思想萌芽出现得很早,无论是古希腊的迷狂说、净化说,还是中国古代的虚静说、物感说、兴会说、顿悟说、性灵说、童心说、意境说,都包含着丰富的文艺心理学内涵。19世纪50年代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产生,真正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心理学逐渐形成。德国心理学家G.T.费希纳开始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与实验心理学同时兴起的移情说和距离说,也在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美感与审美体验。这为文艺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之在20世纪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文艺心理学形成了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格式塔文艺心理学、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等众多流派交相辉映的局面。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它以精神分析心理学为基础,代表人物是S.弗洛伊德和C.G.荣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泛性论为基础,强调无意识的重要性,认为艺术是无意识的象征表现和替代性满足,艺术创造是性本能的升华。荣格则强调集体无意识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就是要揭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使个体性和社会性、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处于和谐状态。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其代表人物是K.考夫卡(1886~1941)和R.爱因汉姆(1904~1994)。考夫卡认为艺术作品的魅力来自它的结构,艺术作品的各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结构的整体,这种整体对人发出某种要求,使人受到感染。爱因汉姆则把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运用于美学研究之中,主要以视觉艺术作为分析对象。他认为视觉艺术不是诸元素的简单相加或者某种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

  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其代表人物是A.H.马斯洛。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自我实现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的审美人格的生成过程。

  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是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在美学领域中的运用。这一学派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它的代表人物是L.S.维戈茨基、A.N.列昂节夫和A.R.鲁利亚。与西方心理学派常常忽视心理机能的社会制约性,忽视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社会文化历史分析不同,它的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对人的心理机能的研究,重视人的心理机能的社会制约性、人的心理机能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

  在中国,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1904)和《人间词话》(1910)中,认为文学的作用在于使人的欲望与对象物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生的痛苦找到“解脱”之道。郭沫若在《论诗三札》中用“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的公式来界定诗。鲁迅在文学心理学方面的自觉,集中体现在对日本学者厨川白村专著《苦闷的象征》的译介上,提出了“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底,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的看法。朱光潜于1931年完成的《文艺心理学》一书是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此后,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沉寂了近半个世纪之久,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现生机。取得的主要成果有:陶东风的《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1992)对中国古代虚静论、空灵论、言意论、意境论、心物论、发愤论进行了现代阐释;童庆炳主编的《现代心理美学》(1999)在吸收国内外文艺心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以体验为中心的文艺心理学体系;钱谷融、鲁枢元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1988)对西方文艺心理学各派实现了一次综合;童庆炳、程正名主编的《文艺心理学教程》 (2001)则以体验为中心展开新的论证,实现了中国文艺心理学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以来的一次提升。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