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岗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断岗口,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笔架山办事处境内,距城区东七公里,原系一黄土岗。在白莲湖与黄田湖交界处,有一道将两湖隔开的自然长岭。相传,宋朝杨幺与官军交战时,为了灵活迎战,一夜挖开此黄土岗,宽十余米,深数米,使两湖相连,以通舟楫,故名断岗口。杨幺挖开断岗口后,利用有利地形,又在断岗口修建一石桥,名断岗口桥(公元1848年被水冲毁)。如今断岗口遗址,为笔架山办事处断岗口村属地。

  据史料记载:南宋高宗时期,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洞庭湖畔,农民首领杨幺揭竿而起,杀富济贫,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所到之处,官军望风而逃。朝廷闻报,十分震惊,多次派官兵围剿,都被杨幺打败。杨幺原名杨太,早年参加钟相领导的农民起义,钟相牺牲以后,他继续领军八千余人在洞庭湖区战斗,活动在岳阳、公安、常德、长沙、石首等地。

  杨幺率起义军转战石首地区时,多在东升、高基庙、团山等地作战,从战略出发,选择白莲湖与黄莲湖中间的山岗地形,重兵把守,进则可攻,退则可守,居高临下,扼守要冲。在列货山掩护下,利用断岗口与官军而战取得胜利。因而起义军一夜挖开黄土岗,使两湖相连,以通舟楫,出奇制胜,大败官兵。

  据传,杨幺每次在战斗中,根据水上斗争活动的特点,把义军编成四种队形:一是弩箭船队;二是火锍船队;三是潜水船队;四是指挥船队。人称杨幺是“水龙将军”,可以在水底潜游几天几夜,穿遍洞庭湖不上岸。为了便利船队畅通无阻,他们挖开隔堤,拓宽港汊,排除路障,设置隐蔽体等,以便纵横飞渡,使敌人无法“清湖”。起义军在水上船队畅通无阻,可乘机予以歼灭官兵。相传:有一次,官军一队人马,耀武扬威来到这里清剿,被断口堵住,勒令民众集舟摆渡,义军则乘机把船只驶来,假装服役支差,让敌人上船后,水兵们上摇下顶,把船只弄得底板朝天,将敌人淹入水中,使之全军覆没。杨幺起义结束后,乡民把断岗口作为民船渡口。

  当时,人们把这个口叫做断魂口。后来义军被岳家军消灭以后,人们又改称断岗口。新中国建立时,开始建设土木桥,后来在断岗口修石桥1座,名断岗口桥。尽管离现在过了几个朝代,那断岗口已经填平,并建起了村庄,建起了楼房,可这小小的断口,却有着非凡的历史纪念意义,人们仍然呼它为断岗口,并把它载入了国家的地名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