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人(歐羅巴人種)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斯拉夫人(Slav),使用斯拉夫諸語言的居民。主要分佈在中歐東歐東南歐。此外,還有少數分佈在世界其他地方。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和巴爾幹類型。分為3大支系:東斯拉夫人,包括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西斯拉夫人,包括波蘭人盧日支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南部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馬其頓人

  7~12世紀,斯拉夫各族先後開始建立國家。最早的國家出現於西斯拉夫人地區,號稱薩摩公國,建於623年,830年興起大摩拉維亞國;10世紀初建立捷克公國;而波蘭王國則誕生於965年。東斯拉夫人于9世紀末建立了強大的基輔羅斯。南部斯拉夫人于680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亞王國。從9世紀起,在今南斯拉夫境內建立過一些中古式的小國。斯拉夫人吸收了羅馬和拜占廷帝國的文化傳統,並繼承了被他們同化的古代民族的豐富遺產。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他們先後同日爾曼人拜占廷人、蒙古韃靼人以及奧斯曼土耳其人進行了長期的鬥爭,從而保持了自己的語言和民族屬性,捍衛了自由和獨立。到19世紀後半期,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在絕大多數斯拉夫國家裡,都形成了現代民族。過去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漁業,現在現代工業得到很大發展。

  現代斯拉夫人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體質特徵都很相近,他們都是古代斯拉夫人的後裔。

  斯拉夫語屬於印歐語系,自成一個語族。9世紀後半期,借鑒希臘字母,創造了斯拉夫文字,後來,一部分斯拉夫人在古斯拉夫字母的基礎上創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如俄羅斯文、烏克蘭文。而另一部分斯拉夫語言的文字則採用拉丁字母,如波蘭文、捷克文。

  有關斯拉夫人的記載始見於1世紀末2世紀初的古羅馬文獻,稱其為維內德人(即古斯拉夫人)。

  1~2世紀曾分佈在西起奧得河、東抵第聶伯河、南至喀爾巴阡山、北瀕波羅的海的廣大地區。今日波蘭境內的維斯瓦河河谷,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的故鄉。

  4~6世紀,斯拉夫人中開始出現部落同盟。由於民族大遷徙的衝擊,逐步分化為3大支系,並出現不同的名稱:西支稱維內德人,東支稱安特人,南支稱斯拉文人 。

  自6世紀起,斯拉夫人便開始侵襲拜占廷帝國的巴爾幹屬地;

  至7世紀,南部斯拉夫人已在巴爾幹半島定居。他們深受拜占廷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和宗教的影響,而向文明世界跨進了一大步。

  9世紀前,斯拉夫人信奉多神,崇拜雷神電神,敬奉天神、太陽神和火神。

  9~10世紀,始從拜占廷人那裡接受基督教

  現代斯拉夫人大多信奉東正教;而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則信仰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