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有无汉语拼音:Youwu),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有,指具体存在的事物;无,指无形无象的虚无。最早提出有与无范畴的是老子,他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有比无更根本。老子的“无”指的是什么,学术界有不同认识。庄子把“无”解释为虚无,提出“万物出于无有”,以无为万物的本原。魏晋时期有与无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争论的热点,出现了王弼的贵无论和裴頠的崇有论 ,以及郭象的独化论 。王弼提出“以无为本”,主张“崇本息末”;裴认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反对贵无论;郭象的独化论既反对“无中生有”,又反对有产生有,认为有皆自生。东晋时僧肇提出非有非无说,强调有与无的统一,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宋代以降,张载、王夫之等人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以气的聚散、显隐说明万物的生灭,反对老庄的"有生于无"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