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通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校雠通义》书影

  雠通义》汉语拼音jiào chóu tōng yì),(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专著。章学诚撰。此书是在编撰《和州志·艺文书序例》时,结合《永清县志》内容,仿郑樵《通志·校雠略》体例,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成书4卷,初名《续通志校雠略》。后原稿被盗,第四卷遗失。乾隆五十三年校正修订《史籍考》时,更名《校雠通义》。此书在作者生前未能刊行,道光十二年(1832)与《文史通义》合编首次刊刻,后有杭州、广州、贵州几种刻本,内容同。1921年刘承幹嘉业堂刊刻《章氏遗书》,《校雠通义》3卷编为内篇,并增加王宗炎增补的外篇1卷,刊行后成为通行本。1956年古籍出版社据刘承幹嘉业堂本重新标点出版了单本《校雠通义》,是目前最为通行的本子。1987年有王重民的《校雠通义通解》问世。

  《校雠通义》内篇3卷。卷一叙,包括《原道第一》、《宗刘第二》、《互著第三》、《别裁第四》、《辨嫌名第五》、《补郑第六》、《校雠条理第七》、《著录残遗第八》、《藏书第九》9篇,是主体部分,阐明目录学基本观点。章氏认为,目录学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问,无论分类、编目著录都必须体现这一思想。卷二包括《补校汉书艺文志第十》、《郑樵误校汉志第十一》、《焦竑误校汉志第十二》3篇,对《汉书·艺文志》进行了考证并纠正郑樵、焦竑校刊《汉书·艺文志》的错误。卷三含《汉志文艺第十三》、《汉志诸子第十四》、《汉志诗赋第十五》、《汉志兵书第十六》、《汉志术数第十七》、《汉志方技第十八》6篇,分析《汉书·艺文志》得失,涉及“文艺略”12则、“诸子略”32则、“诗赋略”10则、“兵书略”8则、“术数略”4则、“方技略”1则。外篇1卷,收集章学诚所写序跋和史杂论21篇,尤以《论修史籍考要略》等文影响较大。

  此书强烈体现章氏“宗刘”(继承刘向刘歆的校雠事业)、“补郑”(弥补郑樵的不足)和“正俗”(纠正时弊)的思想倾向,鲜明指出校雠宗旨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经由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主张编撰书目时,不仅要对文献分门别类,做到类目清楚、类次有序,还要撰写类序和提要,全面叙述著述源流。

  在文献分类方面,用道器说研究分类原则,认为目录应能使求书者“即器而明道”(器,图书资料;道,学术发展源流)。主张类目应随文献增长和学术演变而改变,中国古代文献分类从“七略”发展成“四部”是势所必然。“《七略》流而为四部,如篆隶之流而为行楷,皆势之不容已者也。”强调文献分类要重视图书内容,不应拘泥于形式。

  在文献著录方面,大力提倡“互著”、“别裁”的方法。“至理有互通,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裁,初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但加互注以便稽检而已。”互著又称互注、互见,指一书论及两个主题或涉及两类以上时,应将此书在有关各类中重复反映,即现代参照法。别裁又称别出,指将书中内容的某一部分分析出来,归入有关各类,类似于现代的分析著录。

  章学诚在该书中还介绍了索引的方法和功用,主张在校雠之前,先将各种文献中的人名、地名、官阶、书名等,“仿《佩文韵府》之例,悉编为韵”,详注出处。主张广泛经常地搜集古今图书,编成目录,需用书时“按籍而稽”,并由此提出开展辑佚工作。

  《校雠通义》是古典目录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它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刘向、刘歆和郑樵的目录学思想,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概括了中国古典目录学的精华和优良传统,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