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原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求同存异原则(principle of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主义体系逐步瓦解,一系列亚非国家相继独立,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加快了第三世界崛起的进程。亚非国家有着经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的共同遭遇,抱有维护和平和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基础上实行经济与文化合作的普遍愿望。经过印度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5国总理的倡议和筹备,于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了亚非会议。与会者共29个国家和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应邀派代表参加。

当时,有些西方国家对亚非会议抱轻视、甚至敌视的态度,渲染参加国的分歧,散布一些悲观论调,极力贬低会议的意义。在会议的一般性发言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代表都围绕会议主题表达了对和平友好的要求和对殖民主义的憎恨;但是有些国家的代却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提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企图恶化会议气氛、制造种种障碍。如果由此扩大分歧,争论不休,将使会议归于失败。与会代表都十分注意中国代表的态度和反映。

中国代表团抱着维护和平、促进友好的真诚愿望,在整个会议过程中坚决贯彻求同存异的方针,因此没有提议讨论美国一手造成的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以及承认和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问题。周恩来只就某些代表提出的争论问题,逐个作了原则性的表态,并阐明了中国的政策。他明确表示:中国人民选择和拥护自己的政府,中国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决无颠覆邻邦政府的意图。中国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亲自或派人到中国参观。周恩来倡导的求同存异原则,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增添了新的光彩。周恩来通情达理、光明磊落、友好协商的外交风格,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和赞扬。在会议过程中,与会国坚持团结反殖反帝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原则,粉碎了帝国主义的分裂和破坏阴谋,正确处理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某些分歧,保证了会议按预定议题胜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