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视频解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封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中的第六首,体裁为七言绝句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独步:独自散步。


(标题) 写作背景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共有七首。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表达了赏花时的喜悦之情,也蕴含春光难留之意。

这一组诗,脉络清晰,程序井然,是一组独步寻花图,表现了作者对花的惜爱,希望美好的事物常在。

这组诗作于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之后。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感到很满足。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标题) 逐句释义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沉甸甸的)花儿把枝头压得很低。

黄四娘:无考,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注为:“自是妓人,用‘戏蝶’、‘娇莺’恰合。”
蹊(xī):小路。
压枝低:因为花开得很多,把枝条压得低垂下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留连在花丛中的蝴蝶不时地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在宛转地啼鸣。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蝶:蝴蝶。
自在:自由安适,不受拘束。
娇莺:娇美的黄莺。娇:可爱的样子。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标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诗。写作者寻花到了黄四娘家,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

这首诗语言秾丽,境界优美,情调开朗。含蓄而精彩地抒写了作者健康的感情,读后使人产生强烈的美感。


(标题)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是西晋名臣杜预的后裔,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后世称“杜少陵”;因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杜工部”。


杜甫一生坎坷。青少年时期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天宝十一年,杜甫向朝廷献赋三篇,得到一个管理兵器的小官吏。“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被叛军俘获困居长安。肃宗移居凤翔后,杜甫从长安偷越战区奔赴凤翔,谒见肃宗,被授左拾遗。后因朝廷大臣派系斗争株连于杜甫,他被贬为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流亡,在成都居住四五年,又漂泊到夔州(在今奉节县东白帝城)。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出川到达湖北,后流亡于湖南长沙、岳阳、衡阳一带。大历五年(770年)冬,贫病交加,逝世于湘江上的舟船中,年仅59岁。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诗题与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组诗中的第六首,体裁为七言绝句。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独步:独自散步。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共七首。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组诗前四首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后三首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感到很满足。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逐句释义: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沉甸甸的)花儿把枝头压得很低。
  黄四娘:无考,清浦起龙著《读杜心解》注为:“自是妓人,用‘戏蝶’、‘娇莺’恰合。”
  蹊(xī):小路。
  压枝低:因为花开得很多,把枝条压得低垂下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留连在花丛中的蝴蝶不时地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歌喉宛转正在啼鸣。
  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蝶:蝴蝶。
  自在:自由安适,不受拘束。
  娇莺:娇美的黄莺。娇:可爱的样子。莺:鸟,身体小,多为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
  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题图
江畔独步寻花,来源:明·黄凤池编《唐诗画谱》
江畔独步寻花诗意图,明·黄凤池《唐诗画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作者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

  这首诗语言秾丽,境界优美,情调开朗。含蓄精彩地抒写了诗人健康的感情,读后使人产生强烈的美感。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既点明诗人的行踪,说明又寻到一户有花的人家。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黄四娘,其人不详。唐时女子之名常呼曰“娘”,“四”是排行。“花满蹊”三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黄四娘家花事之盛,花儿已开得填满了所有的空隙,而且还隐含着她家花儿品种之多,颜色之全,形状之不一,风姿之妖娆,全胜过他处。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进一步具体描绘花儿繁多的情景。“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极言花儿开得密密麻麻,缀满枝头。“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以上两句已将黄四娘家的花事写足,下面转笔写蝶舞莺啼,以渲染春光之无处不在。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留连”通“流连”,留滞不舍的意思。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不时翩翩起舞,飞起又复停下,仿佛恋恋不舍。其实,恋恋不舍的何止蝴蝶,难道不包括那“独步寻花”的诗人在内么?

  末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写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即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之意。“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恰恰”,莺啼声。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

  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此诗虽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却写得和谐自然、语言匀称工丽,体现了杜甫诗歌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特点。


名家点评:

  宋·苏轼《东坡题跋》: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

  明·王嗣奭《杜臆》:其六之妙,在“留连”、“自在”,春光骀荡,又觉恼人。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黄四娘”自是妓人,用“戏蝶”、“娇莺”恰合,四更胜三。

  清·宋宗元《唐诗笺注》:“时时舞”,故曰“留连”,“恰恰啼”,故曰“自在”。二语以莺蝶起兴,见黄四娘家花朵之宜人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黄四娘家花满蹊……”诗并不佳,而音节夷宕可爱。东坡“陌下花开蝴蝶飞”,即此派也。


试题精选:

  1.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呼应了上句中的哪个字?()

  参考答案:满。


  2.三、四两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被万紫千红的花儿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内心欢愉。


  3.字面上是戏蝶时时舞、莺恰恰啼,其实真正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

  参考答案:寓情于景或移情于物。


  4.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参考答案:满,压。


  5.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拓展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杜甫

其 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 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 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 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 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其 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 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逝于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