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油莎草汉语拼音:Youshacao;英语:Cyperus Esculentus),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又称油莎豆。可作油料和优良牧草用。原产于西亚和非洲地中海沿岸、埃及自古就有大面积栽培。19世纪中叶美国南部开始种植,随后欧洲广泛栽培。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种植。

  株高约100厘米。茎圆筒形,由叶片包裹而成。叶互生于基部,线形,表面光滑柔软。少数植株开花,花长于主茎顶端,黄白色;为多出聚伞花序。地下茎呈匍匐状水平斜向伸长。顶端膨大成块茎,每粒块茎均具数排环状叶节,并有芽眼1~3个。小坚果矩圆形,灰褐色。阳性植物,喜光。耐旱、耐温、耐瘠、耐盐碱,适应性广。要求年均气温20℃以上,年降水量不少于600~650毫米,高温多雨的夏季生长尤旺。

  用块茎繁殖,播前浸水催芽,待块茎吸水膨大时起畦播种,植距15~18厘米。生长期短,种后80~120天收获块茎。块茎含油率20%~30%,油浅茶色,味香,可供食用。另含淀粉约25%~30%,糖分约12%~20%,并含少量蛋白质和维生素A,磨成粉后可制饼干、糖果等。油粕可酿酒或作精饲料。茎叶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糖分,是家畜的优良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