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縣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洞口縣城
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洞口縣城一景
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半江寺
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文昌塔

  洞口縣中文拼音:Dòng Kǒu Xiàn;英文:Dongkou County),中國湖南省邵陽市轄縣。位於湖南省中部偏西南,地理座標東經110°8′40〞-110°57′10〞、北緯26°51′38〞-27°22′23〞。東接隆回縣,南連武岡市綏寧縣,西枕洪江市懷化市,北鄰漵浦縣安化縣。東西長80.15千米,南北寬65.3千米,總面積2184.01平方千米。總人口86萬人(2011年)。全縣轄12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

  洞口縣地處雪峰山脈東麓,資水上游。地勢西北山多嶺峻,中部地勢低平,東南丘岡棋布。歷史上曾是“西控雲貴,東制長衡”的軍事要地。洞口地阜物豐,資源富饒。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22.5萬千瓦,可開發量18.4萬千瓦,已開發10萬千瓦。境內礦藏有煤、錳等20多個品種,儲量富足、品位很高。特產有周總理親自命名的“雪峰蜜桔”,從明代起就成為貢品的“雪峰雲霧茶”。珍稀樹種有雪峰山桫欏蓖子三尖杉香果樹傘花木等。名貴中藥材有天麻靈芝七葉一枝花石耳野生動物華南虎等。農作物有水稻甘薯小麥等。先後被確定為全國500強產糧大縣、商品糧基地縣、瘦肉型生豬生產基地縣、農村生態建設示範縣、柑桔和優質茶基地縣、畜牧業五強縣。紀念地有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名勝古跡有回龍洲、文昌塔、洞口塘、半江泉水,溫泉群、桐山瀑布、山門松坡街及原始森林等。

  洞口縣裡是紅軍長征的經過地,是抗日戰爭的“收官”之戰——“雪峰會戰”的主戰場,也是“護國討袁、再造共和第一人”蔡鍔將軍、原海軍參謀長袁也烈將軍、著名教育家劉壽祺、著名作家謝璞、著名畫家黃鐵山的家鄉,也是全國“愛民模範”宋文博的成長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墨晶石雕。

  洞口交通正形成以滬昆高速公路、洞新高速公路、洞漵高速公路和懷邵衡鐵路為幹線,以320國道和省道S220、S221線為輔線,以四通八達的縣道、鄉道、村道為支線的大交通網絡。

  郵編:422300 代碼:430525 區號:0739

行政區劃

  全縣轄12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洞口鎮、江口鎮、毓蘭鎮、高沙鎮、竹市鎮、石江鎮、黃橋鎮、山門鎮、醪田鎮、花園鎮、岩山鎮、水東鎮、花古鄉、古樓鄉、長塘瑤族鄉、羅溪瑤族鄉、月溪鄉、渣坪鄉、楊林鄉、石柱鄉、桐山鄉、大屋瑤族鄉。縣政府駐洞口鎮桔城路。

歷史

  因城西有洞潭,故名。秦屬長沙郡;漢武帝時期,屬都梁候國、零陵郡、都梁縣;三國時屬昭陵郡武岡縣;晉太康元年(280年)和唐武德四年(621年)兩度置建興縣;隋開皇十年(590年),屬邵陽縣轄地;唐武德七年(624年)以後,直至民國,屬武岡(軍、路、府)州管轄。1952年2月16日,設立洞口縣,因縣治在洞口鎮,故名。先後屬邵陽專署(地區)、邵陽市管轄。

  1996年,洞口縣面積2199.38平方千米,人口約74.63萬人。轄9個鎮、13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洞口鎮、山門鎮、石江鎮、江口鎮、竹市鎮、高沙鎮、黃橋鎮、毓蘭鎮、醪田鎮、大屋瑤族鄉、水東鄉、月溪鄉、長塘瑤族鄉、石柱鄉、花園鄉、花鼓鄉、楊林鄉、岩山鄉、那溪瑤族鄉、桐山鄉、渣坪鄉、鼓樓鄉。縣政府駐洞口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洞口縣常住總人口752581人,其中,洞口鎮77255人,江口鎮11922人,毓蘭鎮47633人,高沙鎮110238人,竹市鎮74165人,石江鎮80624人,黃橋鎮82905人,山門鎮48594人,醪田鎮23556人,花古鄉20691人,古樓鄉5565人,長塘瑤族鄉4895人,羅溪瑤族鄉9925人,月溪鄉14747人,渣坪鄉7981人,花園鄉30733人,岩山鄉21152人,楊林鄉21777人,水東鄉18788人,石柱鄉24381人,桐山鄉10297人,大屋瑤族鄉4757人。

  2004年,洞口縣轄10個鎮、12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洞口鎮、江口鎮、毓蘭鎮、高沙鎮、竹市鎮、石江鎮、黃橋鎮、山門鎮、醪田鎮、花園鎮、花古鄉、古樓鄉、長塘瑤族鄉、羅溪瑤族鄉、月溪鄉、渣坪鄉、岩山鄉、楊林鄉、水東鄉、石柱鄉、桐山鄉、大屋瑤族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洞口縣常住總人口770473人,其中,洞口鎮85479人,江口鎮12001人,毓蘭鎮44593人,高沙鎮106099人,竹市鎮74538人,石江鎮80854人,黃橋鎮86548人,山門鎮51992人,醪田鎮24180人,花園鎮30883人,花古鄉21436人,古樓鄉5719人,長塘瑤族鄉4663人,羅溪瑤族鄉9704人,月溪鄉14961人,渣坪鄉7664人,岩山鄉23014人,楊林鄉22002人,水東鄉19491人,石柱鄉25552人,桐山鄉9679人,大屋瑤族鄉4607人,邵陽市茶鋪茶場4814人。

  2014年,省民政廳(湘民行發[2014]1號)批復同意:撤銷岩山鄉,設立岩山鎮;撤銷水東鄉,設立水東鎮。調整後,全縣轄12個鎮、10個鄉(其中3個民族鄉):洞口鎮、江口鎮、毓蘭鎮、高沙鎮、竹市鎮、石江鎮、黃橋鎮、山門鎮、醪田鎮、花園鎮、岩山鎮、水東鎮、花古鄉、古樓鄉、長塘瑤族鄉、羅溪瑤族鄉、月溪鄉、渣坪鄉、楊林鄉、石柱鄉、桐山鄉、大屋瑤族鄉。

地理

水文

  全縣共有大小溪河130多條,其中5公里以上的溪河80條,大部分發源於西北雪峰山脈,順勢向東南、西北奔流,分別屬於資、沅兩水系。注入資水水系的71條,縣內流域面積1949.584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88.6%;注入沅水水系的9條,多在羅溪瑤族鄉境內,流域面積249.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1.4%。

  蓼水 蓼水灌區位於我縣南部,西抵雪峰山東麓,北至平溪河,南至蓼水河,東臨蓼水河與平溪河匯合處,為一狹長的三角地帶,灌溉洞口縣八個鄉鎮及一個國營農場,設計灌溉面積186970畝。幹流全長92公里,流域面積1141平方公里。

  平溪江 古名峽口水,又名洞口水。發源于黔陽縣大灣,于洞口縣江口進入境內,經月溪、洞口縣洞口鎮、竹市,于石江鎮龍潭鋪從左岸匯入赧水。幹流全長93公里,落差261米,河床均寬70.8米,河口處年平均流量76立方米/秒,流域面積2269平方公里。

  黃泥江 平溪江支流,古為王泥江,又名山門水。縱貫我縣東北部。黃泥河源於隆回縣白馬山,經洞口縣桐山鄉、山門鎮、水東鄉,于穿石山從左岸匯入平溪。幹流全長41公里,流域面積436平方公里。

  公溪河 沅水一系支流,發源于綏甯縣張家沖,經水口、洞口縣羅溪,於芋子塘出境,全長64公里,流域面積488平方公里。我縣境內河長18.5公里,流域面積249.8平方公里。

氣候

  洞口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水充沛,季風明顯,無霜期長。冬季多為北方冷氣團,氣候比較乾燥;春夏之交,南北暖冷氣流交替,陰濕多雨,天氣多變;盛夏初秋,受副熱帶高壓脊控制,造成高溫少雨天氣。

  全縣氣候特徵:嚴寒酷暑期短,作物生長期長;春季冷暖多變,寒流活動頻繁;春末夏初多雨,盛夏初秋多旱;山區丘陵兩地。季節相差各異。

  西北部雪峰山地區和東南部丘崗地區,氣候差別明顯。西北部山區屬於亞熱帶濕潤涼區,雨水充沛,熱量資源較差,春夏多暴雨,冬季多冰雪,盛夏溫涼,氣候垂直差異大。東南部丘陵區屬於亞熱帶濕潤溫和區,春季多雨,伴有冰雹雷雨大風,夏秋多旱,丘崗地形不同,小氣候差異明顯。

  氣溫 全縣年均氣溫16.6℃。常年最熱月是7月,平均氣溫為27.3℃;常年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4℃。歷年日最低氣溫≤0℃的天數年平均只有16.2天。

  降水 全縣年平均降水量1491毫米,年平均雨日180天。3月初至4月為春雨期,雨日多,降水強度小。5月至6月底為梅雨期,降水強度增加,暴雨次數多,月平均雨量在200毫米以上。9月底至11月初,雨日偏多雨量增加,10月份的月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日照 全縣年日照實數在1173.5~1705.5小時之間,年際變化532.0小時,年平均日照1424.0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32%。受地形和地勢的影響,日照時數自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在晴天條件下,西北山區日照時數比中部平崗區和東部丘崗區平均月少51小時,年少612小時。

  蒸發 全縣年蒸發量在1022.0~1447.5毫米之間,年際變化425.5毫米。春季、夏季、冬季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秋季蒸發量大於降水量。

   全縣全年無霜期290天左右。初霜一般在頭年11月中旬,終霜一般在來年3月上旬。

   全縣平均降雪量數為11.8天,歷年初雪一般在11月中旬出現,終雪在3月下旬。

   全縣風向隨季節而轉換,冬半年(11~4月)以吹東風為主,其次是北風,夏半年(5~10月)以吹西風為主,其次是南風。最多風向頻率是東風和西風,其次是東北風。歷年平均風速為1.3米/秒。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全縣境內有大小河溪130條,其中5公里以上的溪河80條,流經區域占全縣總面積的88.6%,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徑流量830毫米,年產水量46.6億立方米,其中每年從縣外注入的客水量28.26億立方米,縣內自產水量18.34億立方米。蓄引提總水量3.42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9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2.37萬公頃。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2.51萬千瓦,可開發量13.46萬千瓦,已開發量61180千瓦。地下水總儲量3.65億立方米/年。

土地資源

  “六山半水二分田,分半道路和莊園”的典型農業縣。全縣土地面積2199.3846平方公里,折合21.99公頃。

礦產資源

  全縣礦產資源已發現有煤、石油、油葉岩、鐵、錳、鎳、鋁、鋅、砷、鈷、釩、金、鎢、鉀長石、雲母、砂石、毒砂、滑石、石灰石、白雲岩、磷、高嶺土、黏土等20多種。各種礦產分佈廣,其中煤、錳、鐵形成中小型礦藏,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動物資源

  全縣境內動物種類繁多,獸類有果子狸、水獺、黃鼠狼、野貓、穿山甲、狐狸、蝙蝠、野豬、刺蝟、山鼠等;禽類有豆雁、燕子、斑鳩、八哥、畫眉、黃鸝、啄木鳥、杜鵑、鷹、百靈、白鷺、山和尚等;魚類有草魚、青魚、鯉魚、鯽魚、武昌魚、鮭魚、泥鰍、沙鰍、黃刺古、鬍子鯰等;節肢動物有蜂、蟻、蟬、螳螂、臭蟲、蜈蚣等;兩棲動物有青蛙、娃娃魚、蟾蜍等;爬行動物有烏龜、鱉、蛇、蜥蜴、壁虎等;軟體動物有螺、河蚌、貝殼、蝸牛等;環節動物有蚯蚓、水蛭等。

植物資源

  全縣境內有木本植物105科,337屬,其中喬木313種,灌木484種,藤木70種;草本植物102科,314屬,469種。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銀杏、紅豆杉、鐘萼木等3種;屬國家級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有金錢松、黃杉、厚樸、香樟、紅豆、喜樹、香果樹等16種;屬省級保護野生植物有羅漢松、水青岡、山拐棗、搖錢樹、天女花、金葉含笑、銀鵲樹、方竹、毛花獼猴桃等24種。此外,境內共有古樹古木25科47屬58種1837株。

文化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高沙鎮,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第六批,2014年2月19日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