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制作工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笔制作工艺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誉为文房四宝,历来就有“湖颖之技甲天下”之称。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及主要产地,因善琏隶属湖州,善琏所产毛笔通称湖笔。善琏镇的居民及周边的一些村民,祖祖辈辈都从事湖笔制作,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有许多“湖笔世家”,制笔工艺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在善琏沿袭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善琏制笔历代文献均有记载: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府志》就载有“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 、明《永乐大典•湖州府》记述:“归安县善琏村居民大半能制笔,其笔视他处为特胜……”、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述:“善琏人都以湖笔为业,春前选毫俱妇女为之……”等。因此,善琏素来享有“笔都”之美称。

  笔古有之,据历史文献记载和战国楚墓出土文物证实,战国时期就有毛笔制作,只是在秦之前对毛笔的称谓不一,楚称“聿”,吴称“不聿”,燕称“弗”,至秦才被称作“笔”。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战国时用兔毛,笔头扎在笔杆外面。自秦始,笔毛开始纳入竹管内,在制笔的材料上亦作了改进,在用兔毛的同时,大量地采用了鹿毛和羊毛两种硬度不同的毛制作笔尖,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据传这种改进是秦国大将蒙恬南下吴中时(即吴兴,今湖州),“以竹为拓,以鹿为披”首创的, 并把这一制笔技艺传给了善琏百姓,善琏人从此世代习笔业。物以人传,很多历史文献中均有“蒙恬造笔”的记载,在后唐马绞著的《中华古今注》中,就有“蒙恬始作秦笔”的说法,西晋崔豹所撰的《古今注》中,有“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披”,《湖州府志》中,也有“博物志云舜造笔,小博物志云蒙恬造笔,古非无笔,也但用兔毫,自恬而且制法较胜于故,至今善琏者必祀恬为笔祖耳。”的记载,从史料的记载可见,是蒙恬改良了毛笔,而蒙恬改良毛笔的最大特点是“加竹,纳毫于管……”,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时,根据蒙恬的创造,统称为“笔”(在“聿”字上加竹字头),“笔”的名称遂传于后世,并一直沿用至今。善琏制笔者一直尊奉蒙恬为笔祖,湖笔的制作工艺,也一直禀承恬之制法,且延续至今。为了纪念笔祖蒙恬,善琏笔工在镇上建造了“蒙公祠”,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六,都要举行盛大的笔祖庙会,以祭拜恩祖,企盼笔业兴旺。

  善琏湖笔精湛的工艺,是千百年来广大制笔艺人,在实践中摸索和创造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然而它的发展与传承也离不开历代文人墨客的有力推动。湖州素有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雅称。历代文化名人辈出,他们为湖笔的发展作出了有力的推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均在吴兴(即湖州)任过太守。任职期间十分器重湖笔,他们能书善画,对湖笔的选择非常严格,经常和笔工一起研究磋商,动手改制,不断提高制笔工艺水平。那时不仅开始注重笔杆的造型和质料,由单一的竹杆逐渐出现了琉璃象牙笔杆,并且在笔头的制作上也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始用狸毛作蕊,兔毫作披。 使湖笔的制作技艺达到相当水平。自隋朝吴兴改建湖州府后,又有颜真卿、杜牧、苏东坡等名人学者先后在湖州参政为官,他们在书画艺术上都有较高的造诣,对改进湖笔技艺和发展湖笔业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尤其是隋朝有名的书法家智永禅师,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智永,名王法极,为王羲之七代孙,其寓居善琏30年习字临书。唐何延之的《兰亭记》记载他:“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智永在善琏三十个春秋,写败笔头五大簏,埋于晓园,亲题“退笔冢”,圆寂时抱笔而终,一时传为佳话。相传,智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期间,常与当地笔工切磋制笔技艺,使湖笔制作工艺,更加符合书画家们的需要。除了智永以外,元代出现了另一位湖笔的挚友—-书画家赵孟頫。赵是湖州人,能书善画,特别是书法,号称“日书万字”,这与他经常使用湖笔关系很大。相传他非常讲究笔的质量和制作方法,稍不如意,就叫折裂重制,直到满意为止。他对笔毫的选择更为严格,往往命笔工在可做数十支的笔毫中选出最好的毛来制一支。由于他对制笔精益求精,使湖笔的制作技艺得到不断改进。唐朝后,由于纸张的普遍使用,制笔业也从书写刚硬的短锋笋式笔演变成柔软的长锋毛笔。笔毫大都用鹿毛和野狸毛制作,有用鹿毛作蕊,羊毛作披的,也有的用鸡毛、胡子、小儿胎发、獭毛、猪毛、虎毛来制作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

  至宋、元时期,在文人书画技艺不断发展、变化的催动下,湖笔的工艺更臻成熟。从《湖州府志》记载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的制笔工艺已初步形成了选料、水盆、装套、结头、择笔等几道工序,和现代的制笔工艺相当接近,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工艺,且名匠辈出。据《湖州府志》记载:“制笔巧匠最多出归安善琏,村西传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善制笔,其相专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他们所制的笔“直中绳勾,中勾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妙笔。”为后世书画家所津津乐道,至今湖州还流传着“赵孟頫的字,钱舜举的画,冯应科的笔”为“吴兴三绝”的说法。湖笔也因此名声鹊起,冯陆制笔法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湖笔的祖传技艺。元代以来的著名制笔艺人还有沈日新、张进中、杨均显、王用右、曹观王、徐晋卿、沈集之、施文用等。

  从元至清,善琏镇几乎家家制笔,制笔名匠辈出,工艺不断进步,他们不仅在笔毫上施展技艺,而且在笔管上也创造了许多装饰典雅的品种,有金管、银管、瓷管、斑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琉璃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等,有的还饰以雕刻、镶嵌等工艺,使湖笔别具一格,成了一种工艺品。湖笔量大质优,于明末清初时始外传,逐渐分布于江苏、天津、上海、北京等地,至今上述各地笔工不乏善琏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善琏笔工经营的“王一品斋笔庄”,在湖州城内创办,成为我国最早的集湖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专业笔庄。随后,又逐步扩展到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戴月轩”、“李鼎和”、“贝松泉”等名店笔庄,相继问世。至此,善琏古老的湖笔制作工艺如日中天,蜚声海内外。

  到民国初年,仅善琏镇从事笔业的已达300多家,笔工1000余人。镇上有皮毛行4家,笔杆行4家,还有一些采购、儲运商若干家,年产湖笔48万支。在这个时期,善琏湖笔的制作工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精湛无双的地步。

  抗日战争时期,湖州沦陷。善琏百余家笔店为避战乱,举家迁居上海、苏州等地,大部分笔工因此失业,被迫改行,致使湖笔停产达3年2个月之久。 到解放前夕,善琏的制笔业还一片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笔工纷纷返乡,重操笔业。在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1951年,成立了善琏湖笔同业会,次年成立了湖笔联销处,实行分产联销,1954年6月办起了湖笔生产合作社,湖笔生产得到恢复。1959年又分别创办了善琏湖笔厂和含山湖笔厂。工厂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湖笔产业的发展,使其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扩大。并内销上海、天津、北京等十二个省市五十四个单位,外销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英国、泰国、缅甸、印度等十个国家和地区。当时,善琏一带每年有近百万支高档湖笔,飞越重洋出口各国。 还涌现了杨卓民、姚发堂、沈杏珍、姚关清、李梅珍、钱掌林、方均奎、庄引娜等制笔能手,1964年来,善琏湖笔的内外销均获得了有关部门的免检。年产量达到五百余万支,品种由原来的五十多种增加到150余种,湖笔的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景象。

  “文革”给湖笔生产带来灾难,许多名牌产品以“复旧”之嫌而停止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笔生产恢复生机,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善琏湖笔厂、含山湖笔厂等生产厂家,成为传承湖笔传统工艺的主要企业。为了保证湖笔的纯正,生产厂家都有了自己的商标。如善琏湖笔厂的“双羊”牌;善琏含山湖笔厂的“双喜”牌;“宝艺”湖笔厂的“锦花牌”;“梦溪笔庄”的“金佛牌”;“王一品”笔庄的“天官牌”等。在品牌上新创了“唐寅屏笔”、“蒙氏羊毫”、“贮云含雾”、“一衣带水”等新产品,同时迅速恢复了“仿古玉兰蕊”、“福、禄、寿、喜、庆”“翰林妙品”等传统名笔,以及陶瓷,照相、印花、国防仪器、戏剧化妆等特种用笔的开发生产。从七十年代初至今,善琏湖笔曾多次荣获“浙江省优质产品”、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出口产品银质奖”、“中国十大名笔”等奖项。产品享受国家进出口免检的特殊待遇,远销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75年--1990年累计出口1004.16万支,最多一年的一九八一年,出口101.98万支。湖笔还曾多次被选为国礼,赠送外国朋友。湖笔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增进中外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善琏湖笔经过几十代人的传承发展,已成为我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在这个小镇上,子从父业、妻拜夫师、母带儿徒、四代同堂的“湖笔世家”十分普遍。如今,善琏镇从事湖笔作坊及个体经销户的有94家,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年产湖笔4000万余支,湖笔已成为善琏镇的一大传统的手工艺产业。2004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联合授予善琏为“中国湖笔之都”的称号。2006年,浙江省又命名善琏为“浙江民间艺术之乡”。同年,善琏湖笔制作技艺,还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一传统工艺,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做了大量的工作。计划投资7000万元,恢复和建设善琏湖笔文化的硬件设施。截止2006年底,已建成“湖笔文化园”,“永欣寺”即将竣工,在建“湖笔一条街”。硬件设施的完善,有效地增强“湖笔之都”的文化氛围。并成立了湖笔行业协会,规范行业操守。积极申报善琏湖笔证明商标,保护善琏湖笔的品牌,确保湖笔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镇文化部门还即将创办湖笔传统制作技艺传承馆,保护老一辈传承人,鼓励年轻人学艺,确保湖笔制作后继有人。为纪念笔祖蒙恬,善琏镇重建了“蒙公祠”。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六,善琏笔工都要隆重集会,举行笔祖庙会,以弘扬湖笔文化。同时,湖州市人民政府还在市区新建了一座湖笔博物馆,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湖笔节”,把湖笔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可以相信,善琏湖笔的传统制作技艺,在各级政府的关心爱护下,一定能得以健康的传承发展。

  湖笔的种类按笔毛材料分,主要有羊毫(山羊毛)、紫毫(山兔毛)、狼毫(黄鼠狼尾毛)、鸡毫(鸡毛)、兼毫(兼有两种以上的毛)笔等五大类。同时根据笔毛的软硬程度,总体上分为软毫笔(如羊毫、鸡毫),硬毫笔(如紫毫、狼毫),兼毫则兼具软、硬毫特点。从笔锋即笔毛的长短来分,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比长锋更长的称为“鹤脚”,主要用于草书书写。从适宜所写字体的大小来分,一般可分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三种。书写更大型的字,还有楂笔、斗笔等。书写更小型的字,有须眉笔等。

善琏湖笔的制作工艺

  湖笔制作的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镶嵌、蒲墩、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又有若干道小工序,故大小工序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

  笔料:主要是将原料毛按长短、粗细、色泽、有锋或无锋等不同特点,分成几十个品种,供制作不同种类、形制、品质的笔选用。

  水盆:又称水作工。笔工将浸在水盆中的笔毛理顺,带湿剔除不适合做笔的杂毛、绒毛、无锋之毛等,并整理成半成品的笔头。“水盆”是湖笔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之一。

  结头:也叫扎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笔头,送到这一道工序进行结扎。然后用溶化的松香滴于笔头根部,使笔毛不易脱落。

  蒲墩:精选笔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选中,把干裂、虫蛀、皮色苍老、粗细不匀的笔管剔除,并按笔的各个品种规格要求,分类选出色泽、粗细、杆长一致的笔管。

  装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精选的笔管进行挖孔,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

  镶嵌:属于对某个种类毛笔的笔管进行装饰的工序。此类笔一般用湘妃竹、凤眼竹以及象牙、红木、檀木等材料为笔的主杆,再用牛角(后起还用有机玻璃)进行镶嵌,使笔管造型更美观。其中分镶头(笔头端)和镶尾(笔尾端)两种。

  择笔:又称为修笔。是湖笔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并修整的工序。笔工要将影响内在和外观质量的笔毛剔除,并将笔头整形,最终达到尖、齐、圆、健的品质要求。

  刻字:在笔管上刻上各种字体。比如笔的品名和生产厂家的名号等等。

  除以上各道主要工序外,还要经过脱脂、揩色、贴商标、包装等几道辅助工序。

  湖笔工艺的独特性和精湛性,总体上体现在对“三义”、“四德”的追求。

  “三义”指精、纯、美。“精”指百余道工序的操作都一丝不苟;“纯”指选料严格细腻;“美”指笔头形、色及配合的笔管、刻书、装潢等高度完美统一。

  “四德”为“尖、齐、圆、健”。所谓尖,是指笔锋尖如锥状不开叉,利于点撇钩捺;齐,是指笔毛垂直整齐,散开后顶端平齐无参差,使吸墨饱满,吐墨均匀;圆,是指笔头浑圆匀称,不凹不凸,使书写圆转如意;健,是指笔毛健挺,不脱不败,书写时收放自如,富有弹性,收笔后笔头恢复锥状如初,且毛笔经久耐用。“四德”之中,尤以“圆、健”最为难得。

  湖笔工艺取材严谨,选料精细。 “笔之所贵在于毫”,对笔料毛的产地、采集季节及部位均有严格要求。山羊毛、山兔毛选自太湖流域地区。其中山羊毛采集地,最北面的要到江苏南通一带。狼毫笔所用的黄鼠狼尾毛,除本地外,还要到东北采集。笔管料除青梗竹管从本地安吉山区采集外,其他竹质笔管,则要去我国的中部和西部一带,采办湘妃竹类,因为这些湘妃竹有天然花纹,而且挺拔端直。山羊毛、山兔毛和竹笔管,均须在冬季采集,称为“三冬”。制笔时的选料也极为精细。如一支“七紫三羊”所用的紫毫,只能用野兔背脊上那一小撮弹力特佳的毛。每千只山兔仅有紫毫一两上下,故有“紫毫之价如金贵”之说。

  湖笔对锋颖的讲究,最能体现湖笔工艺的独特风格,湖笔因此又称“湖颖”。颖是指笔头尖端一段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对黑子的要求是“肩架齐,黑子明”。“肩架齐”指笔头透亮部分的下端界线分明而平齐,意味着每一根笔毛的“黑子”部分要长短划一。锋颖缺损或过长、过短的毛都要在水盆和择笔的工序中除去。“黑子明”即是锋颖段越透明越好。这种笔蘸墨书写时,按下去笔毛散开而饱满、整齐,提起来笔锋收拢仍是尖锥形。以羊毫来说,每只山羊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更只有六钱,可谓是“千万毛中选一毫”,湖笔也因此赢得了“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