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沟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海省海东市:石沟寺
青海省海东市:石沟寺

  石沟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东偏南9公里处,在姜湾村南峡谷中,沟谷名“石沟”,故名石沟寺。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据清乾隆碾伯举人吴木式 《石沟寺序》)。前后维修两次,第一次维修在乾隆甲午年间(1774年),第二次维修在民国21年(1932年),1984年村人又集资维修。

  据传,石沟寺原有韦陀殿、菩萨殿、百子宫、药王殿,还有初入山门的歇马殿。这些殿宇修在嶙峋山腰间,殿与殿以阶石相通,身临其境如履壁,仰望天空天如一线,俯视崖底石悬百丈。

  石沟寺初建与重建时都有一些神话传说,明万历年间初建时,据说有一牧羊人每天闻石壁中有人大呼“我要出来!我要出来!”牧羊人惊,回家述其状,主人告诉说“可答应”。次日至沟口复闻是音,牧羊人答应说:“你出来”。于是山崩地裂,飞沙走石,尘土蔽空。牧羊人大恐。急呼:“不要出来!不要出来!”霎时崩停声静,尘雾顿消,再看长沟,一石手伸出壁外。自此,附近村民每遇水旱灾害,吉凶祸福都到此处求卜。后在里人倡议下劈径叠级,于岩崖下建修庙宇。除山僧外,平时人迹罕至,因而荆棘丛生,鸟兽聚集,啼叫声、石落声、回音四鸣,经久不绝。吴木式在《序》中说:“余方倾耳以听,忽有大声发于石罅,如洪钟不绝,余不觉恐 ,山僧曰‘此山鸣也,山鸣而谷应之也’。”

  清初,兵荒马乱,无人管理,墙垣坍塌,殿宇颓废。据传有一樵者,每见有红衣人出入于石洞,里人惊以为神,遂于乾隆甲午动工重修。吴 木式 《序》中说:“迄今木石剥落,神宇不宁,前年甲午,里人倡议重葺复,辟石数丈,高楼杰阁,气象峥嵘,视昔之规模倍宏大矣”。可见这次重修更胜于初建。

  后里人姜永朝出外当兵,曾任守备都司兼甘肃靖远协镇之职,民国二十一年返乡后,请里人协助动工复修石沟寺。何其杰《重修石沟寺序》中说:……乡里父老子弟踊跃助帮”,经六年竣工,后在菩萨殿绘了壁画。乐都县长韩树森题联云“颜鲁公书力透纸背,吴道子画意在笔尖”。

  石沟寺是佛教寺院,历代都有僧人主持。供有“南海观世音菩萨”、“韦陀护法”,现存泥塑金身两尊,分供两殿。此山有水皆苦,唯谷底石壁中有一甜泉,可供僧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有盛会。文化大革命中殿宇被毁,石手被砸,因佛像幸存,古迹犹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洪水镇姜湾村等附近信教群众积极筹措资金,于1981年开始重建殿宇。至2000年建成了山门、百子宫、药王殿、观音菩萨殿、韦院殿、三清殿、钟亭、道士院、三星阙牌坊等。并进行了各殿宇的彩绘和塑像。至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香客蜂涌而至,香火十分旺盛。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即“端午节”举行盛大的“青海花儿”表演,届时,商家云集,人来人往,场面十分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