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竺可桢,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气象事业主要奠基人。字藕舫。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上虞),卒于北京

1910年赴美,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毕业,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研究气象学,1918年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校教授,中央大学教授兼地学系主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气象研究所所长。1929年起连续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自然科学史委员会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20年代,竺可桢创建气象研究所,推进中国气象科学的研究。在开创中国气象教育事业,筹划组建早期的中国气象观测网,特别是创设高山、边远地区的气象站,开展中国高空探测和天气预报业务,组织编印中国气候资料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季风、台风、地理学与自然区划、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有些则是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他研究了台风眼中的下沉气流、远东台风分类及台风源地和转向问题,并研究了东亚天气型。在研究中国气候区划和气候变化方面,注意气候同人类活动和生产的关系,特别是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论述了光能和作物产量的关系。30年代,他研究中国气流的运行,特别是东南季风和中国雨量的关系。首先指出,夏季季风带来的水汽,是中国大陆上雨泽的主要来源;又指出,季风强盛时,长江流域主旱,华北主涝;季风不强时则相反。他还研究物候和天气的关系,组建中国物候观测网,注意物候知识在农业中的应用。竺可桢长期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物候的文献,并依据历代物候记载,研究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贡献。

发表论著270余篇,其中属于气象方面的重要论著有《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中国气流之运行》(1933)、《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中国气候概论》(1935)、《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61)、《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1964)、《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66、1972)、《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

1988年4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J.149 纪念邮票一套其中4-2为地理学家竺可桢像

生平

经历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家庭。童年起,学习勤奋,并萌生爱国思想,敬佩宋代诗人陆游和明代学者王阳明等人的学识和思想。 竺可桢幼时聪明好学,从2岁开始认字。

1905年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热情正直,被同学推为班长。

1908年春,同学要求撤换不称职教师举行罢课,学校一度停办,竺可桢乃于暑假后转入复旦公学学习。

1908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将中国留学潮引向美国。此时的竺可桢,正就读于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他“最热烈的希望是要出洋到欧美”。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

竺可桢青年时代留美照片(1910年代)
1910年,第二批庚款留学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合影。第一排左二为竺可桢

1910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他因中国是以农立国,遂选入伊利诺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

1914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任鸿隽、杨铨等人提议组织一个科学社,并创办杂志向国内介绍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不久,科学社及其刊物就随其创办人一同转到了哈佛大学。

1915年10月,科学社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社”。竺可桢成为“中国科学社”第一批成员,并积极参与社务活动。他从《科学》第2卷第2期发表文章以后,成为《科学》杂志最重要的作者之一。

1915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在哈佛继续深造竺可桢也是中国科学社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由留美学生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及其刊物《科学》杂志,使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有了相对固定的阵地和代表人物,并最终促使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这期间,他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等多篇论文。

1917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

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随即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激情,于秋季返回阔别了8年的祖国。

竺可桢回国后,不受官职厚禄,先受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讲授地理和天文气象课。他自编讲义,内容新颖、丰富,体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和气象学说,还在课外带领学生参观实习,深得同学爱戴。他的教学成绩与负责精神,也深为校方重视。

1920年秋,竺可桢改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授气象学、地理学等。这年冬天,在南京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开始筹建东南大学,1921年竺可桢任地学系主任。在此期间,发表了有关东南亚台风、天气型、历史上气候变迁和阐述发展科学地理学等一系列专著,并当选为中国科学社讲演委员会主任(1923年)、中国气象学会首届理事(1924年)、副会长(1925年)等职。后因东南大学领导闹派系,竺可桢自1925-1926年曾转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南开大学教授各一年。

1927年,重返东南大学任地学系主任。期间曾受中国科学社派遣,至东京出席第三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1928年,应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聘,在南京北极阁筹建气象研究所,辞去中央大学地学系主任职务,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出版了所著的中国第一本近代《气象学》。自此至1936年4月,全力创建北极阁气象台的地面和高空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等业务,推动全国气象台站建设,培训气象人才,带头开拓气象研究,8年中发表论著约50篇。

1929年起,屡次被选任为中国气象学会会长。

1933年,参加第五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中国代表团做首席代表。

1934年,与翁文灏等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5年,派人设立拉萨测候所,被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兼气象研究所所长)。

抗战爆发,敌焰迫近杭州时率校西迁江西泰和。西迁中,电告教育部并建议将存浙文澜阁四库全书内迁。获同意,由浙江大学协助运存贵阳。

1938年,敌骑入赣,率校再迁广西宜山,倡立“求是”校训。

1939年6月,胡刚复教授(前排右三)、张孟闻教授(前排右五)等部分浙大师生代表与竺可桢校长(前排右四)在遵义。图片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1939年冬,敌骑犯桂,12月率校迁黔北。

1940年初定居遵义、湄潭,直至1946年夏复员返杭。正当竺可桢忙于勘察第三次迁校新址时,他的次子竺衡和夫人张侠魂相继病逝,竺可桢在这突来的打击下,以极大坚毅忍住精神创痛,顺利完成了迁校任务。至此6年中,竺可桢锐意发展浙江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与教学水平,扩充院系,设分校,培植良好学风,使浙江大学声誉大增。

1940年3月15日,竺可桢与陈汲在重庆举行婚礼。

1940年12月14日,陈汲生一女孩,小名毛毛,大名竺松。

竺可桢与家人在贵州遵义中正桥便留影,纪念抗战胜利

1946年,组织浙江大学迁回杭州,增设医学院。他本人被选为国际气象学会气候学委员,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大会。

1947年,“于子三案”发生,而围绕所谓“于子三系自杀”的定谳,竺可桢与国民党当局几成决裂之势。而围绕安葬和纪念于子三,竺可桢亦与“学运”方面发生摩擦,几乎受到“杯葛”。

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4月下旬,婉拒教育部长杭立武电催赴沪去台,只身赴沪暂居。7月应邀至北平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8月先后参加人民政协筹备会议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讨论制订《共同纲领》过程中,提出专列发展自然科学一条的建议,被采纳。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要分管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根据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竺可桢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调整、建立研究机构的原则,并组织实施;选聘研究人才,组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竺可桢一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亲自主持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仅1个月,中国科学院即宣告成立。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竺可桢被任命为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主要负责地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组织与领导工作。

1950年,当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主席。

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

1954年,竺可桢深入黄河中下游地区,调查水土流失状况,建议科学院设立“黄河水土流失研究所”。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

1955年6月,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在学部成立大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要在院内设置一个“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综合性的考察工作,以适应全院日益繁重的综合考察任务。

1956年1月1日,在竺可桢的推动下,“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竺可桢亲自担任了委员会主任。

1956年,当选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主任。

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

1961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

1962年6月,他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3年,他联合其他科学界代表由他领衔向人民代表大会呼吁开展自然保护工作。

1964年,竺可桢发表了《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是中科院惟一一个可以不参加中科院党组活动的党员副院长,由于周恩来的保护,他没有直接受到暴力冲击。整个“文革”期间,他既没有受到正面批判斗争,也没有遭到抄家之祸。

1966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院士。

1972年前后,当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体制很不健全,一些领导人不便对外,竺可桢与吴有训副院长一起,承担了大量工作,为发展当时民间外交和沟通对外科技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去世,享年84岁。

2008年11月16日,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竺可桢在第8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1956年)
李俨(左一)、竺可桢(左三)和席泽宗(左四)等在莫斯科科学史所参加会议留影,照片上的文字为竺可桢所题,1959年6月4日

主要成就

历史气候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果,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对现代气象科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在历史地震学上的贡献

竺可桢在历史地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和李四光共同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所组织编制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及有关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贡献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其他

在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也达3500余人。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为纪念竺可桢校长,2000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竺可桢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修改者之一。

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这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对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记的话,他一生的著作是300万字左右。从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没有专门的学术论文问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几乎只有信函。这是其主要文学作品。

纪念

故居

南京颐和路西侧的珞珈路48号大院内,一座灰色的砖木结构2层小楼里住了不少市民,这与其它公馆常年大门紧闭有所不同。这座小楼最早的主人,正是被誉为中国“气象学之父”的竺可桢。竺可桢20世纪30年代担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时,建起了这座别墅。1936年,竺可桢调往杭州,离开南京故居。1962年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认为私人住房应该归国家所有,便将这座房子交给了南京市政府。2012年,竺可桢旧居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保单位。

塑像

2002年5月11日,南京大学隆重举行李四光、竺可桢塑像揭幕仪式。

书籍

2014年4月28日,由《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国家图书馆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竺可桢全集》出版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东方战场》:刘正亮饰演竺可桢。


竺可桢,《人民画报》1963年第5期封面
1953年,毛泽东主席和吴有训(左二)、竺可桢(左三)等
竺可桢年轻时的照片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一手创建的位于南京北极阁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竺可桢和妻子张侠魂女士及儿女合影,1922年
1937年4月,在一次气象会议上,竺可桢怒斥当时上海徐家汇气象台业务主持龙相齐(意大利人)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
竺可桢与丁绪贤、胡刚复合影于广西桂林中学物理实验室(1940年)
1945年抗战结束,浙大学子纷纷复员回杭。图片为竺校长(右二)与夫人陈汲(右一)和复员回杭的学生亲切见面
1947年5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市,竺可桢与部分浙江大学师生在一起合影,左起为许平、竺可桢、周祖豫、钱人元、王仁东、侯虞钧
1948年冬,竺可桢夫妇在浙大校长公舍前合影
1949年7月13日,竺可桢由沪赴北平参加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议合影,前排左四为竺可桢,二排左三为吴有训
1949年,竺可桢(前排右一)出席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时与教育组代表合影
1955年,水土保持检查组赴山西考察,左二为竺可桢,左三为黄秉维
竺可桢家庭合照,1956年
竺可桢(左一)看望老友陈寅恪(左二)
竺可桢在工作
1964年,郭沫若(前排左三)、竺可桢(前排左二)等在北京会见英国学者李约瑟(前排左四)。图片来源: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


竺可桢发表在校刊上的《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1939年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馆藏《中国名人录》中的竺可桢
竺可桢全集封面
浙江大学竺可桢塑像
竺可桢故居
竺可桢纪念馆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