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相作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罢相作

唐·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诗题与背景:

已获得软件著作权,免费下载使用

  《罢相作》是唐代宰相、诗人李适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千家诗》收录此诗。罢相:罢免宰相官职。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罢相后的感受,深刻地讽刺了奸臣弄权和小人谄媚的官场状况。

  李适之从天宝元年(742年)至五载担任左相。他是皇室后裔,入相前长期担任刺史、都督的州职,是一位“以强干见称”的能臣干员。而他性情简率,不务苛细,待人随和,雅好宾客,“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又是一位分公私、别是非、宽严得当的长官。为相五年中,他与权奸李林甫“争权不协”,而与清流名臣韩朝宗、韦坚等交好,所以“时誉美之”。但他清醒了解朝廷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自己所处的地位,只自忠诚治理事务,不充诤臣,不为强者。因此,当他的友好韦坚等先后被李林甫诬陷构罪,他就“俱自不安,求为散职”。而在天宝五载,当他获准免去左相职务,改任清要的太子少保时,感到异常高兴而庆幸,“遽命亲故欢会”,并写了这首诗。


逐句释义: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我辞去相位而让给贤者,爱酒如命正好开怀畅饮。
  避贤:避位让贤,辞去相位给贤者担任。李适之天宝元年任左相,后遭李林甫算计,失去相位。
  乐圣:古人有以清酒为圣人,以浊酒为贤人的说法。此处指爱好喝酒。《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因以“乐圣”谓嗜酒。
  且:尚且,还。
  衔杯:口含酒杯,指饮酒。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请问过去常来我家做客的人,今天会有几个还肯前来?
  为问:请问,试问。为(wèi),此处表假设。一作“借”。
  今朝(zhāo):今天,现在。


罢相作 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因事而写的讽刺诗。作者从天宝元年(742年)至五载担任左相。当他的友好韦坚等先后被李林甫诬陷构罪,他就“俱自不安,求为散职”。天宝五载获准免去左相职务,他感到异常高兴而庆幸,“遽命亲故欢会”,并写了这首诗。诗的前两句说明设宴庆贺罢相的理由,后两句是关心亲故来赴宴的情况。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是说,自己的相职一罢免,皇帝乐意我给贤者让了路,我也乐意自己尽可喝酒了,公私两便,君臣皆乐,值得庆贺,那就举杯吧。“避贤”的意思是给贤者让路。“乐圣”是双关语,意思是使皇帝乐意,而自己也爱喝酒。“圣”即圣人,但这里兼用两个代称,一是唐人称皇帝为“圣人”,二是沿用曹操的臣僚的隐语,称清酒为“圣人”。作者把惧奸说成“避贤”,误国说成“乐圣”,反话正说,曲折双关,虽然知情者、明眼人一读便知,也不失机智俏皮,但终究是弱者的讥刺,有难言的苦衷,针砭不力,反而示弱。所以作者在后两句机智地巧作加强。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是说,请问过去常来我家做客的人,今天会有几个还肯前来?作者宴请的是亲故宾客,大多是知情者,懂得这次赴宴可能得罪李林甫,惹来祸害。敢来赴宴,便见出胆识,不怕风险。这对亲故是考验,于作者为慰勉,向权奸则为示威,甚至还意味着嘲弄至尊。倘使这二句真如字面意思,只是庆贺君臣皆乐的罢相,则亲故常客自然也乐意来喝这杯酒,主人无须顾虑来者不多而发这一问。所以这一问便突兀,显出异常,从而暗示了宴庆罢相的真实原因和性质,使上两句闪烁不定的遁辞反语变得倾向明显,令有心人一读便知。

  由于诗里使用反语、双关语和俚语,这诗蒙有插科打诨的打油诗格调,因而前人有嫌它过显不雅的,也有说它怨意不深的。总之是认为它并未见佳。但杜甫《饮中八仙歌》写到李适之时却特地称引此诗,有“衔杯乐圣称必贤”句,可算知音。而这诗得能传诵至今,更重要的原因在事不在诗。由于这首诗,李适之在罢相后被认为与韦坚等相善,诬陷株连,被贬后自杀。因而这诗便更为著名。


名家点评:

  《唐诗广选》:敖子发曰:此诗良有风刺,蒋仲舒曰:雀罗之感,发得含蓄。

  《唐诗直解》:写得厚道,亦难为人,良有风。

  《诗辩坻》:李适之《罢相作》,敖子发以为不如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不知李诗朴直,钱诗便巧,李出钱上自远,子发未审格耳。

  《唐诗笺注》:写世态炎凉,意致深婉。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李适之(694—747年),唐朝宗室、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天宝元年(742年)拜相,担任左相。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二首。《全唐文》收录其文章四首。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