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舞岭古窑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羊舞岭古窑址,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早禾村、石笋村和沧水铺镇交界处的山丘和坡地上。目前已发现龙窑窑炉遗迹、窑渣堆积、元代制瓷作坊遗迹等。其中,窑炉遗迹位于此次发掘区的中南部,为长条形斜坡式龙窑,全长约40米,窑床中部因现代民居平整地面时破坏,已经清理的窑头部分,保存相对完好。羊舞岭古窑址已出土大量陶瓷用具,表明该窑址年代集中在南宋末至元代,而元代是羊舞岭窑非常兴盛的一个时期。

  此次发现的窑床宽约1.5米,窑头前有呈八字形的工作面与其相连,点火孔已封堵。窑墙西侧距窑头有一呈八字形的窑门。窑前工作面与窑门之间有用倒置的垫钵砌筑的护窑墙。窑床西侧靠近窑墙有一排柱洞,在清理窑炉遗迹表面的时候也曾发现多处瓦片,表明窑炉原有工棚。

  元代制瓷作坊遗迹位于发掘区的北部,已发现灶、沉淀池、排水沟、活动面等遗迹。

  早期的作坊遗迹极为丰富,作坊区的西部和东部是淘洗、沉淀瓷泥的区域,中南部是集中练泥的区域,中北部发现有垫钵砌筑的房屋墙体、柱洞以及踩踏活动面。

  目前,羊舞岭古窑址已出土的文物种类有青白瓷碗、高足杯、盘、芒口碗、板瓦、支圈、垫钵残片、青瓷、酱釉瓷、青瓦残片、铜钱等,部分侈口莲瓣纹碗与龙泉窑元代同类器相似,还出土一件元“大德”模具。

  考古专家认为,羊舞岭古窑址窑炉遗迹是目前湖南发现的古窑址中为数不多的窑头保存完好的窑址,它的发现为了解羊舞岭窑的窑炉形制,与同时期其它窑业体系的关系提供了资料。而以往的考古调查表明,羊舞岭窑以支圈覆烧法为典型特征的青白瓷烧制技术受到了江西窑业技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