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中国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从小勤奋好学,曾深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诗人施闰章的赏识。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科场的失败使他悲愤万分。他把满腔气愤寄托于《聊斋志异》的创作中。这部小说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他还写有通俗俚曲14种,以浓厚的地方色彩从不同角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不平。在人生态度和创作思想上同《聊斋志异》是相通的。

  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方撤帐归家。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他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 卷、491篇,约40余万字。此外,还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曾出版路大荒编的《蒲松龄集》。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

简介

  蒲松龄,初济南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出身商人家庭,幼年从父读书,经史过目辄了。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秀才,得县、府、道试第一,为山东学政、著名诗人施闰章赏识,声名大振。后屡试不中。康熙九年(1670年),因“家贫不足自给”,应江苏宝应知县孙蕙之聘作幕宾,后随其至高邮州署(今扬州),同年返乡。此后在家乡为塾师。其间仍不辍科考,皆未得中。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70岁始成贡生。五十四年(1715年)辞世。

  蒲松龄科场失意,一生穷困潦倒,深感“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心中郁闷不平,穷数十年精力撰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假借狐鬼,抒其孤愤”。全书共491篇,内容丰富,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批判了科举制度弊端,大胆歌颂了反封建礼教的爱情。《聊斋志异》一问世,即受到广泛欢迎,致“家有其书”,且“风行逾百年,慕仿赞颂者众”。

  蒲松龄一生著述甚丰,除《聊斋志异》外,流传下来的有《日用俗字》、《农桑经》,戏曲《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闲馆》,通俗俚曲14种,《墙头记》等,分别集于《聊斋文集》、《聊斋俚曲》、《聊斋诗集》中。今人辑《聊斋全集》、《蒲松龄全集》行世。在他的诗文中,有关济南的题咏保存数十篇之多,明湖轻舟、佛山翠嶂、鹊华烟云、趵突涌泉,都展现在他的笔下,并洋洋洒洒写了千余言的长篇《古历亭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