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藏毯

藏毯青海省西藏自治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5月1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藏毯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59号)

藏毯在藏语中统称“仲木仔”。藏毯的编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形式独特、色彩艳丽、民族风格浓厚、地域特色鲜明而闻名遐迩,是琳琅满目的藏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其独特的穿杆结扣织法,极富民族特征的色彩纹样,以及工艺精湛、美观大方早已享誉全球,与波斯地毯、东方艺术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藏毯生产遍布于西藏各地区,以江孜、拉萨最为著名。江孜是卡垫的故乡,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江孜卡垫独具特色,不仅毛线均匀,质地优良,色染也别具一格。它除了红、黑两种颜色的染料外,其他颜色的染料都是从当地的树叶、草根和矿物中提炼而出。这种自制的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具有浓厚的高原情趣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藏毯织法独特,色泽鲜艳,构图古朴吉祥,民族风格浓郁;毯面细腻柔软,工艺精湛,美观大方,极具欣赏价值;洗涤不掉毛褪色,经久耐用。

青海是藏毯的故乡,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是青海特有的“西宁大白毛”。藏毯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每出口100万美元,可按置约1600人,而青海农牧区现代工业很少,有较多的剩余动力,发展藏毯具有优势。藏毯除本身所具有的明显藏民族风格图案外,还反映着青藏高原自然分光、人文建筑、牧民生活等风土人情。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藏毯以青藏高原“藏北羊毛”为原料,手工纺纱、植物染色,采用独特的打结方法手工编织而成。毯面形成自然横向条纹,看上去重重叠叠,层次分明;毯背疙瘩有致,体现了粗犷、古朴、自然之美。其图案优美、色彩协调、手感丰富,富有弹性,质地精良,舒适耐用,集堂皇典雅于一身,荟装饰实用于一体,与当今波斯毯、东方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藏毯
藏毯
藏毯

藏毯主要分为寺院用毯和民用毯两大类。寺院用毯包括:禅毯、幡毯、柱毯、法舞毯和门帘毯等。这些藏毯既具有实用性又有传达佛教信息的功能,图案和配色都极为讲究,有龙纹、佛、八吉祥、金刚杵等。各个寺院的殿堂里,处处可以见到古老的藏毯:铺在大殿里的一条条长达数十米的拜毯、包在高大柱子上的“龙抱柱”毯等。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整个大厅都被彩色的丝绸和地毯装饰着,一片富丽堂皇。

民用毯则以实用性为主,居室内的坐垫、地毯,游牧民常用的鞍毯等,都是高原生活的必需品。走进店铺,走进藏民家中,随处可见到式样各异的生活用藏毯。从古至今,西藏人不论贫富,家家都要有地毯。

青海加牙藏毯的诞生缘于清朝康熙年间塔尔寺扩建。
青海加牙藏毯品种繁多,有14个系列、70多个品种。

品种

藏毯分为三种:一是用牦牛绒毛线和羊毛线合织而成的,图案较鲜艳复杂,质地轻柔;二是用绵羊细毛线编织而成的,式样较简单素淡,但也有用彩线编织成花样较多的薄毯;三是“卡垫”,即垫子。用帆布或牛皮装着獐子毛、青稞秆或干草等,质地结实。一般说,面积大于18平方米的,称为地毯;小于18平方米的称为卡垫。

色泽图案

江孜地毯的特点是颜色鲜明,不褪色。藏毯的染色仍然沿袭传统工艺,使用植物和矿物染料。在江孜,常用黄柏、大黄染黄色。大黄叶可染浅黄,根可染深黄。用大黄叶罩染蓝色毛纱即可得到绿色。用“宰”的染料染紫红色,用茜草根染朱红色。矿物染料也有多种,有朱砂、珊瑚石等各种带色石,还有红土、黄土、青灰等等。还有一种叫做“挺”的蓝色矿石,经过粉碎研磨后放入染色缸中浸泡,搅拌均匀后,放入毛纱和适量的“鲁究”,再加温,浸染一天以上,可得蓝色。浸染时间越长,得到的蓝色越深。

用矿物和植物燃料染出的毛纱颜色柔和自然,用这种彩纱织做的地毯,色彩搭配协调而且不易褪色。在长期的使用中,经日晒、水洗、踩、磨,毛纱虽日渐稀少,其颜色仍然鲜艳纯正——这就是天然染料的魅力所在。

过去在西藏,对颜色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寺院和贵族使用黄色、杏黄、杏红和大红色,而平民则多用蓝色、黑色和驼色。藏传佛教的派别也以颜色划分:黄色象征格鲁派,红色象征宁玛派,白色象征噶举派,红白黑三色象征萨迦派。

藏毯图案多用色彩鲜艳的花卉纹,其中也融入了佛教纹饰和中原丝绸的纹样。贵族多使用虎皮纹、狮纹、龙凤纹和花卉纹,而平民百姓多用花草纹。江孜贵族曲杰尼玛把中原丝织物的花纹改造放大后,移植到地毯上,图案大方,色彩艳丽,称为“嘎雪巴式”,深受当地藏民的喜爱。藏毯的配色如图案一样粗犷,大气而鲜艳。

藏毯(编织)
藏毯(编织)
藏毯(编织)

工艺特色

藏毯的织做工艺与其他地毯不同,用以制造西藏古毯的织机,是一种斜靠在墙上的立式机器,以便于家庭作坊的使用。毛栽绒的“8”字扣,即是借助于穿扣杆来拴结完成的。织做藏毯时,左手持穿扣杆,右手结扣。右手食指按顺序从经线的间隙中钩出彩纱,直接套在穿扣杆上。依次反复,直到绕完一杆之长的绒扣后,用鸭嘴木榔头将绕有绒扣的穿扣杆砸紧,再分别从两端过纬,然后用“打”将纬砸实。之后,再用刀片划开穿扣杆上的彩纱扣,拿去穿扣杆,剪齐绒头,一道栽绒便织做完成。栽绒的高度,取决于穿扣杆的粗细程度,这套动作反复操作,一块藏毯便织做完成了。这就是西藏人独创的“拉杆结扣法”。

藏毯
藏毯

产地环境

西藏产区

资源优势

西藏高原羊毛,毛质坚硬,纤维长,弹性强,光泽好,是织地毯的上好原料。

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一毛两绒”资源丰富。西藏有草场12.4亿亩,占全国草场的四分之一;可利用草场8.25亿亩,占全区草场面积的66.3%。西藏的草场不仅面积大,而且分布广。在一定程度上,草场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了西藏畜牧业的格局。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西藏可以分为四个畜牧业区,即藏北草地畜牧业、藏南农区畜牧业、藏东藏南半农半牧区畜牧业、藏东南林区畜牧业。

西藏的牲畜品种主要有牦牛、绵羊、山羊。2011年,西藏有牛(包括牦牛、黄牛、犏牛)645万头;羊1459万头,其中绵羊900万头,拥有丰富的绵羊毛、牦牛绒、山羊绒资源,这是藏毯产业发展的基础。以藏毯的主要原料——绵羊毛来说,产自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天然牧场的藏系绵羊,其羊毛品质好,富有光泽,纤维均匀粗长,弹性、拉力大,是公认的最佳织毯原料,主要产自藏北草地畜牧区,这两个地区也是山羊绒和牦牛绒的主产区。

此外,染料资源在西藏也很丰富。藏毯主要采用本土产的天然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其特点是色泽鲜明、经久不退。

技术优势

传统的手工纺织业在西藏较为发达,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在西藏,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手工编织艺人,从捻线到编织的每一道程序都是自己完成的。不管男女都是纺织毛线的能手,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捻线。编织工作通常在农闲季节进行,如卡垫、毛毯、藏被等都是自己生产的。

由于历史传统的差异,西藏形成了不同的手工纺织业特色区。例如,在日喀则的江孜地区以生产卡垫而著称,而在山南的杰德秀以编织“邦典”而著名,扎囊有着生产氆氇的工艺传承,西藏首府拉萨则是近现代历史上生产、销售藏毯的主要地区。藏毯是西藏手工纺织品中的精品,其生产工艺独特且复杂。西藏优秀的手工业文化传统是藏毯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一优势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复制、仿效的。

文化优势

西藏拥有优越的文化资源优势。西藏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在历史上,藏族文化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养分的同时,始终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魅力。藏毯除了它的使用价值以外,还有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究其实质,后者强调的就是藏毯的艺术性。藏毯艺术源于藏族文化,这也是被称为藏毯的原因所在。换句话说,如果藏毯失去了藏族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它也就失去了藏毯的本色,失去了藏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优势。

青海产区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线,东部湟水谷底主要是农业区,西部为牧业区。

青海省介于北纬31°39′-39°19′,东经89°35′-103°04′之间,总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地势在高度差异上表现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地下水也较丰富,且水质较好,但分布很不平衡。青海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干燥、多风、气温低、缺氧、太阳辐射强、日照长。

青海省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场辽阔,面积达5.7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5亿亩,占全省总面积的46.1%,约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自然地理条件使青海省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原始平衡,属于全球几个无污染的重点地区之一,适宜发展畜牧业,为藏毯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藏系绵羊毛——世界公称的“西宁大白毛”。

藏毯
藏毯

历史人文

西藏产区

新石器时代早期,青藏高原的原始居民就创造了丰富灿烂的编织文化。考古发现,西藏那曲地区的文化不仅同西藏山南阿里等地区发现的一些原始文化有着密切关联,而且还与青海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原始文化有着密切渊源。

据史书记载,3500年前,甘、青、藏地区有许多羌人部落活动,他们以游牧和手工业为主,已经掌握了熟练的毛纺织技术。他们编织的毛布,薄者作衣蔽体,厚者作席、作被以御寒。这些羌民的一部分就是藏民的祖先。1960年,中国青海考古队在柴达木盆地海拔2870米的诺木洪地区塔里哈里遗址,发掘出大量的毛织物,其中有一块编织地毯残片。尽管历经3000年,织物上的黄、褐、红、蓝等颜色依然清晰,仍可见其本来面貌。

诺木洪出土的地毯残片不仅是内地的,也是西藏地毯最早的实物标本。这一发现,把西藏地毯的起源年代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带领大队人马、仪仗、工匠、丝绸和日用品、种子等物,一路风尘进入藏区,与松赞干布成婚。松赞干布修建了大昭寺供奉文成公主从大唐带来的释加牟尼金像。后又修建小昭寺,引大量善男信女前来朝拜,此地日益繁荣,开始出现“拉萨”(藏语为“圣地”)这一名称。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畜牧业发展较早,牲畜种类较多,主要有牦牛、犏牛、马、羊、驴、骡、驼等。畜牧业生产的长足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毛纺织技术和编织工艺的普及和提高,吐蕃时期,大量毛织物和丝织物已广泛使用于人民生活、对外交往、商品交换和军事装备的方方面面。文成公主的《琵琶歌》即有:“扶桑织丝乡,编竹为缝兮,灰岩为陶兮”的描述。唐蕃联姻使得藏地毛纺织品种类增多,已出现了色彩绚丽的多种毛、棉织品,如毛毯、藏被、棉袍金帐等。尤以牛羊毛所织的黑色和白色为主的毛毡、毛织品,质地优良、工艺精美,多用于制作服饰中缝制衣袍、藏被、睡垫、鞋帽,或是用于牛马驮具、垫具、盛具、包袋。此时期,日喀则浪卡子一带已成为盛产藏被的原产地,此地所产藏被质地平整柔软、厚重美观,并有多种规格和花色品种,纹样、造型的审美追求更加突出,形式种类多样。

元初的萨迦时期,藏区的编织工艺已有了相当高的声誉。据藏文文献《年曲琼》(年楚河流域宗教源流)记载:元初,萨迦法王八思巴担任大元国师、帝师,结束了西藏封建割据的混乱局面、西藏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当时,最著名的卡垫之乡江孜,家家有织机,处处闻织声,商铺昌盛,卡垫业兴旺。萨达法王八思巴去京都朝见忽必烈皇帝,所赠贡品中即有江孜卡垫,江孜卡垫在京都颇受欢迎。

15世纪后,社会安宁,人民生活、生产相对稳定。藏族民间纺织业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发展阶段,所生产的卡垫、邦典、氆氇、藏被等牛羊毛编织物非常丰富。传说,在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执政期间,在拉萨召开过—次“全藏区手工业展评会”。当时被评为藏地优质产品的就有江孜的卡垫,贡嘎姐德秀的围裙,郎杰秀的氆氇,墨竹工卡塔巴的陶器,拉萨的缝纫制品,昌都的唐卡,卫藏地区的金银铜铁器皿等。

17世纪中期,藏毯的生产已经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当时江孜县有半数以上的人从事地毯生产,西藏最好的地毯艺人大都出自江孜。

现代的江孜,地毯加工厂和家庭地毯作坊随处可见。在这里,织毯的各个环节仍延续手工操作。

2009年,西藏共有藏毯生产企业10家,加上已经申报但尚未投产的3家,总计13家企业。从单个企业的规模来看,最大规模的企业的年产值是700多万元,最小规模的企业年产值仅40多万元,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整个藏毯行业从业人员达到近2000人。

2011年,西藏从事纺织的企业共有11家,工业总产值为1.4亿万元,藏毯产量为2.28万平方米。

青海产区

青海各族群众中,普遍有制作、使用栽绒褥子、马褥子的习惯,一般的藏族家庭都在屋内沿墙面或三面摆上矮矮的木床,上面铺垫着厚约10公分的毛垫或草垫,上面覆以藏毯,白天是座垫,晚上是床垫。据记载,古代上层人士聚会时,垫子层数越多,说明此人官职越高,身份越尊贵。

藏毯是手工栽绒地毯的一个大类,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就开始编织一种叫“毛席”的原始地毯,起源于中国的西部,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老民族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据考证,三千多年前的藏族先民,就开始用牛羊毛编织帐房、衣服、被褥、卡垫来御寒保暖、装饰,这种被考古界称为“毛席”的织品,藏族叫“溜”。

清代,青藏高原喇嘛进京观光,把藏毯作为贵重物品敬献给皇帝,博得皇帝的喜爱。

18世纪至19世纪,随着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入,藏毯作为高贵礼物,进入内地,制作工艺得到了改进,出现了竖毛集束起绒的编制手法,丰富了藏毯编织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藏毯编织工艺融入了深厚的藏族文化,使其从单纯的实用产品迈入了艺术的殿堂。

清末到民国初的百年间,青海湟中县马场藏族的加牙村成为著名的藏毯专业村。民国二年(1913年),该村建立了织毯职业学校,与村民共做藏毯,在湟中及甘肃武威等地年销售约达6000余条。随着茶马互市物资交易及贸易的发展,藏毯工艺逐渐传入甘肃等地。

1958年,在中国土畜产品进出口总公司的计划安排下,天津派技术工人到青海指导生产,开始在国营企业绒毛厂的一个车间内生产,当年仅生产了90.67平方米(机拉洗90道男工手工地毯)。

1959年,开始给天津口岸按每年出口调拨计划安排生产和调拨,由天津土畜进出口公司整理验收后以“风帆”牌商标出口。最高年份1981年生产2.22万平方米,调拨出口1.76万平方米,至1983年调拨结束,26年间累计生产17.25万平方米。

1980年,青海外贸逐步取得地毯产品自营出口经营权,1984年地毯开始自营出口。

1986年,青海地毯出口0.14万平方米,创汇12.22万美元。同年,青海省开始大力扶持地毯业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从资金、钢材、木材、棉花指标等方面给予扶持,地毯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

1987年,青海省生产地毯4.78万平方米,出口0.73万平方米,创汇67万美元,地毯成为全省的骨干出口商品之一,最高年份1992年出口15万平方米(含机织毯),创汇650万美元。省内的地毯加工点最多时达200多个,织毯工人近2万人,地毯业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受当时体制和以产定销经营方式约束,1994年开始地毯生产和出口开始大幅下滑,当时的主导产品(机拉洗90道男工手工地毯)此后逐渐退出市场,让位于藏毯。

1994年,青海藏羊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建立,1996年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出口创汇从当年的50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800万美元。平均年递增幅度达29.3%,从此将藏毯产销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2017年,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现货交易额7960万,成交额1.96亿美元。

2018年,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现货交易额8300万美元,成交额与2017年基本持平。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藏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青海手工藏毯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青政函〔2006〕47号)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西藏藏毯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函》(藏政函〔2007〕6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及西藏自治区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青海产区。

1. 原料:以青藏高原特有的藏系土种绵羊所产的羊毛西宁毛为主要原料。

2. 工艺过程:原料→毛纱生产→地毯织做→后整理→成品

3. 工艺要求:

(1)毛纱生产:

①洗毛:原毛 →分等分级→开松 →洗毛 →洗净毛

②和毛:和毛后回潮率达到28%至30%,混料均匀、油水均匀。

③梳毛、纺纱:纱支达到规定要求,捻度达到15至17捻/10厘米,接头长度不长于2厘米,搓头长度不长于5厘米,捻条均匀,大肚、粗节、细节、粗细节不允许。

④洗线、染色:染色后颜色符合标样,与标样对比,表面、截面色相均一致,染色无色花,用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卡》评定。色差在3.5级以上。有段染效果的纱要符合相关要求,染色后绞纱平行顺直,不得有油渍、草杂等。

(2)地毯织做:

上经→织做。上经要求经头排列均匀,总经头数量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经线不压不叠,松紧度一致,织做时道数要排列均匀,纬板要平行一致,不准出现露经、露纬;要严格掌握厚度,上下绒头必须要长短一致,毯背不应出现空环凸泡;花形纹样要符合图案设计要求;倒头要合理,无花刺、无错位、无错花;撩边要粗细均匀,无荷叶边;半成品清洁,无油污、脏污、色污。

(3)后整理:

①平毯:符合成品要求,厚薄适宜,不能过薄过厚,毯面无沟岗、刀印、刀痕、刀花,毯面平整清洁,无啃活、撕活。

②剪花:剪口的深度、宽度与道数的多少和颜色的深浅相符,剪口齐光、清晰、均匀、流畅,完美体现图案设计的风格。

③洗毯:毯面平顺光洁,无荷叶边,毛头松散丰满,手感爽滑,毛尖朝顺毛方向倒伏;无浮毛、戗毛、水印、折痕;无串色、渗色、印色;毯面光泽足,底穗和底子洁净、平整。

④后整理:毯形横平竖直、无垂底子、凹心,四角无白纬、长毛,无缝底子的针线打结痕迹。毯面不允许有长毛、白纬线,毯背无脏污、油污。环扣整齐。

4. 质量特色:

(1)外观品质特色:材料优良、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多彩、条纹状清晰、藏民族风格浓烈;洗后似锦缎、剪后如浮雕。

(2)技术指标:栽绒道数、经头密度允差≤5.0%,绒头长度允差±10%,毯形尺寸偏差≤2.0%,绒头纱纤维含量偏差≤4%,耐燃性(损毁长度)≤75㎜,耐光色牢度≥3至4级,耐干摩擦染色牢度≥3至4级,耐湿摩擦染色牢度≥3级。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二)西藏产区。(另行发布)

专用标志使用

藏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属于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的生产者,可向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藏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属于西藏自治区现辖行政区域的生产者,可向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