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2日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在智利落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历史上的今天.png
3月 3月12日


在智利北部阿塔卡玛沙漠海拔约5000米的查赫南托尔高地上,阿塔卡玛大型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阵列ALMA在星辉斑斓中屹立

  2013年3月12日,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地面射电望远镜阵列项目——阿塔卡玛射电天文望远镜全部落成并投入使用,揭开遮蔽我们视野的宇宙大幕。它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捕捉到宇宙中更加寒冷的天体(分子气体、星尘、大爆炸辐射等)并提供正在形成当中的星系恒星或者行星的图像。建成后的66个抛物面天线作为1架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工作,拥有0.01角秒的分辨率,相当于能看清500多公里外的一分硬币,其视力超过“哈勃”太空望远镜10倍。

66个抛物面天线组成

  它的建设工程始于2002年,是由东亚欧洲北美一些国家参与的国际项目。天线阵的建设地是智利北部海拔5000米的阿塔卡玛沙漠,整个天线阵有总计66个抛物面天线。望远镜将主要用于获得有关星系和行星演变的数据,寻找新天体以及探寻宇宙中是否存在能进化成生命物质

  就在去年,这一设备的观测结果确认在一颗褐矮星,即所谓“失败的恒星”周围存在一个原行星尘埃盘。同时还对围绕北落师门(南鱼座α)运行的行星进行了观测,并确认这些行星比原先认为的更小。

  66台望远镜全部建成之后,天文学家们预计将会有更多更大的发现。这台设备在毫米波段工作,这是一种波长比无线电波更短但是比可见光更长的电磁波。在这一波段科学家们将可以窥见围绕年轻恒星的低温尘埃带,并观察原始行星的形成。

可观测地球大小行星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天文学分部主管詹姆斯·列维斯塔德在本月5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利用这一设备,天文学家们将可以探测到地球大小的行星。他表示:“阿塔卡玛望远镜已经观测到在恒星周围存在尘埃环,这些尘埃环非常窄,模型显示这些狭窄的尘埃环间隙中存在行星体。”他说:“尽管你看不到这些行星本身,但是你可以看到这些行星造成的影响。而这也将是阿塔卡玛望远镜设备进行系外行星观测的主要方式。”

  自从1995年发现第一颗系外行星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数千颗可能是系外行星的疑似目标。仅仅是美国宇航局一家,其发射的专用于搜寻系外行星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迄今已经发现2740颗这类疑似目标。在搜寻活动的早期,科学家们最先发现的是那些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体,而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观测时间的积累,科学家们逐渐开始发现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而在这其中所缺失的环节便是行星形成的早期阶段。现有科学理论认为太阳系是在早期的原始太阳星云中形成的。随着这些尘埃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积聚,成长,原始的行星开始形成。然而年轻的恒星系统周围往往“云遮雾绕”,在光学或可见光波段难以窥见其全貌。而这便是阿塔卡玛望远镜设备的施展其能力的舞台。

  这一设备在归属上由欧洲南方天文台管理。欧南台阿塔卡玛望远镜项目主管沃尔夫冈·怀尔德表示:“我们将会目睹闻所未闻的宇宙场景。”他表示,阿塔卡玛望远镜将目睹低温气体逐渐形成原行星,并了解行星从恒星周围的尘埃盘中逐渐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