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之罪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谁之罪》汉语拼音:Shui zhi Zui;拉丁文:Who is to Blame; Kto Vinovat),俄国历史长篇小说。A.I.赫尔岑写于1847年。柳邦加是退职将军贵族涅格洛夫与女仆生的一个私生女,在家里备受歧视,感到自己是茫茫大海中的“孤独人”。她同情并愿意接近下层农民的孩子,厌恶贵族地主和官吏,认为农民比那些有教养的地主官吏好得多、聪明得多。克鲁齐菲尔斯基是县城医生的儿子,家境清贫,生性孤僻,但学习用功,温文尔雅,当了涅格洛夫家的家庭教师。他和柳邦加同病相怜,由于互相同情而相爱。他们共同生活了4年,后来别里托夫突然闯进了他们的生活中,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变故。别里托夫属于当时思想较激进的青年,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事务局工作,他热情、聪明,柳邦加和他相识后,很快就承认自己深深地爱上了他。但社会并不欢迎他,因为他揭露贵族们的隐私,反对现存秩序。被撵出事务局后,更是到处碰壁。他“什么事都做过”,却一事无成,终于成了聪明的废物。表面上看是写三角恋爱故事,实质上作者通过三个出身不同的青年的恋爱悲剧以及对他们周围人物的描写,暴露农奴主的残酷专横、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远离人民的知识分子的软弱无能,批判了专制制度和整个社会关系,回答了“谁之罪”的问题。柳邦加、克鲁齐菲尔斯基、别里托夫本来都是有作为的青年,但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由于周围龌龊的环境,使他们在现实中无能为力,陷入狭小的感情圈子里不能自拔。贵族青年别里托夫形象的塑造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又一个“多余的人”的典型。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