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11月21日 (四) 21:09东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跨湖桥文化汉语拼音:Kuahuqiao Wenhua;英语:Kuahuqiao Culture),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在浙江杭州萧山区跨湖桥遗址首先发现,1990、2001、2002年3次发掘,集中揭示了一种自具鲜明文化特征、内涵丰富的新的文化遗存,2004年命名为跨湖桥文化。以萧山西南的湘湖及周围地区为重要分布区,同类遗址已知有萧山下孙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6200~前4900年。跨湖桥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杭州湾南岸滨海地区农渔结合的考古学文化

环境与居址

  跨湖桥遗址地处海滨。史前居民在此定居之时,正处于持续上千年的海水水位下降期,聚落周围主要是淡水水域,被沼泽、沙洲所包围。后因海侵期海平面不断上升,又在江河下泻、海潮顶托的共同作用下,最终使遗址被淹没而毁弃。

  居址内发现一座木桩立骨的土墙地面式建筑一角,室内存留一片红烧土面疑似灶址。还有以成排埋设土层中的木桩和柱坑为边界范围的建筑残迹,可能属干栏式建筑遗存,但缺乏其他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材料。发现有用河卵石铺设的一段村落道路。窖穴中有3座分别为圆形、方形的浅坑,坑口架设“井”字形木构,坑内存留丰富的橡子(可能为栎属果实)。在当初的岸边发现一条窄长扁体独木舟,残长5.6米,宽约0.5米,松木材料。船体上遗留黑色焦面,系借火焦法挖凿而成。伴出两支木桨、席状编织物等。这是中国目前发现史前最早和唯一的独木舟实物。

经济生活

  稻作农业已有一定程度发展,发现1,000多粒大米、稻谷和谷壳等,同时在遗址土壤中检测出稻植物硅酸体,属于没有完全分化的原始栽培稻。农具有骨耜、木铲等。一些陶釜上发现黏附有锅巴。家畜有猪、狗,家猪的饲养年龄偏大。

  渔猎业较发达,当为人们食肉的主要来源。除骨镞、木镞、石镞、骨镖等工具外,重要的是发现了一件木弓,用韧性良好的桑木制成,又缠绕树皮以增加强度。木浮标可能用于渔网。独木舟既为水上交通工具,当也用于渔捞活动。出土野生动物骨骼5,000多块,包括哺乳动物、水生动物和飞禽等30余种。采集植物发现有含糖类的桃、梅、杏、南酸枣等,含淀粉类又可干存的菱角、芡实、栎属果实等,其他还有豆科、葫芦科等。

  陶器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辅以分段拼筑、贴筑,出现慢轮修整技术。烧成温度较低,为750~850℃。陶器胎质都含有炭质,即以细泥拌和适量植物灰末为陶胎基础(简称泥质夹炭陶);用作炊器者,再分别羼和有细砂、蚌末或较多炭末。泥质夹炭陶约占1/2,夹砂陶次之,夹炭陶很少,夹蚌陶微量。陶色普遍为黑色,夹砂陶多呈黑褐色。器表磨光或加施陶衣,纹饰都较讲究。除素面外,纹饰有绳纹、刻划纹、镂孔、拍印方格纹和彩纹等。彩纹最为醒目和富于特色,系烧前施彩的彩陶,以红彩为主,还有一些白彩、黑彩,纹样有条带、波折、垂挂、叉形、点彩、太阳纹、齿轮状纹、火焰纹等,主要施于罐、圈足盘、豆3种器类的外、内壁。常见日用陶器有釜、罐、钵、圈足盘、圈足盆、豆、釜形甑、支座等。以圜底器、圈足器为主,平底器少见,不见三足器。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跨湖桥文化早于杭州湾南岸宁绍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在跨湖桥遗址西南的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距今11,400~8,600年的遗存,其最晚期地层中含有跨湖桥文化因素的陶器。在跨湖桥东南的嵊州小黄山遗址,呈现出跨湖桥文化与上山遗存的叠压关系。上山、跨湖桥、河姆渡三者分别作为浙江东中部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文化的代表,它们的年代关系基本清楚,而三者的文化内在关系则有待考古资料的充实和进一步研究。跨湖桥文化与长江中游洞庭湖地区的皂市下层文化,年代大体相当,两者间可窥见时代共性和文化交流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