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渠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通济渠汉语拼音:Tongji Qu;英语:Tongji Canal),隋炀帝时所开沟通黄河淮河的运河。大业元年(605)开,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西苑,引穀、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大致循东汉阳渠故道,至偃师入洛,由洛入河;东段自板渚(今河南荥阳县北黄河南岸牛口峪附近)引黄河水东行走汴水故道,至浚仪(今开封市)别流,大致循今惠济河上游经今杞县北、睢县南、宁陵北、商丘南,以下利用古蕲水河道,东南经夏邑县南30里、永城县南,又经安徽宿州市治南百步、蕲县集北30里,又东经灵璧县南、泗县南、江苏泗洪县西南,折而南流至古泗州临淮城(清康熙时流入洪泽湖)东,于今盱眙县对岸,南注入淮河。全长约1,000余里。渠广40步(一步5尺或6尺),渠旁筑御道,种柳树。

  隋炀帝曾三次乘龙舟由通济渠下扬州江都,故亦称御河。唐代改称广济渠,又因自荥阳至开封市一段沿用汴水旧道,故唐、宋人遂将自黄河分出至今江苏盱眙县对岸入淮的通济渠东段全流统称为汴水、汴河或汴渠,为当时中原通向江南的主要运道,亦为朝廷经济命脉,东南漕粮所由。自安史之乱后,江淮为国家财赋渊薮,韩愈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宋代更是财赋仰给东南,“汴河乃建国之本,非区区沟洫水利同言也”。正如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所言:“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自开通济渠后,“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由于公私船只往来频繁,沿线汴、宋、宿、泗、楚、扬等州均为重要经济都会。

  唐代以后通济渠河道无明显改变,唯东段引黄河水口,因大河振荡性活动,河道南北摆动不定,所谓“大河向背不常,故(汴)河口岁易,易则度地形,相水势,为口以逆之”。唐初沿用板渚水口引水,开元年间又一度改用汉魏的石门水口引河水。宋代汴口常在河阴县(今河南荥阳东北,故址已坍入河中)西引黄河水。因黄河含沙量更高,汴口岁淤,功费不赀。而河道淤高迅速,亦需年年疏浚,才能通航。宋初定汴河三五年一浚,中叶以后,每岁一浚,定为常制。然仍屡浚屡淤,后来有20年未浚,熙宁年间从开封东水门至襄邑(今睢县)的汴河,河底高出堤外平地“一丈二尺余,自汴堤下瞰民居,如在深谷”。此时汴河已成悬河。后曾想避开黄河另觅水源。元丰年间因黄河主泓北移,曾在荥阳县西北汜水镇北黄河滩地上凿渠,从任村沙谷口(今河南巩义市巩县老城东北)开渠51里,引洛水入汴为源,并在两岸修了总长103里堤防,又防黄河的侵入,史称“清汴”。然而洛河水源不足,引渠又有受河水泛滥之威胁,终于在元祐五年(1090)堵塞洛口,重新引河济汴。

  北宋靖康之难,赵氏南渡,淮北为金所有,宋、金以淮为界,汴河已无交通之利,久不浚治,即速淤为平陆。南宋洪迈《过谷熟》诗云“汴水流乾辙迹深”。乾道五年(1169)楼钥使金,“宿灵璧,行数里,汴水断流”。至宿州“河益湮塞,几与岸平”。汴水河道上“车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北行日录》)。宋周煇《北辕录》:“承平漕江淮米六百万石,自扬子达京师,不过四十日,五十年后,乃成污渠,可寓一叹。”经历了500多年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至此堙为废迹。今河南商丘、永城和安徽宿州、灵璧、泗县间公路,大致即其河堤遗迹,当地称为隋堤。近年在安徽泗县、灵璧、宿州一带陆续出土完整木船、船板和唐宋遗物。今河身仅残存江苏泗洪县境内一段,俗名老汴河,上承濉河,东南流入洪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