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农学院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现有农学系植物保护系农资系三个教学系;设有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专业,农学、植物保护是本院传统优势品牌专业,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列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农学专业的生物育种方向和植物保护专业的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方向列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院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作物学、植物保护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植物保护学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博士57人,硕士14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9人;教授25人,副教授30人;有海外研修经历学者34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人;有双聘院士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学者2人,全职“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及长大学者12人。

  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种子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农业专门人才。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0人,研究生226人。学院实行两基三段式全学程实践教学模式校内、校外两类实践教学基地(两基),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顶岗见习三个实践教学阶段(三段)。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省级农科院及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63个校外实践教学合作教育基地;实验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有馆藏50万号标本的昆虫标本馆,校内实习基地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包括智能温室、网室、盆栽场、气象站和田间试验小区及大田示范区。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两年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3项,30%的本科生进入教师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本科生培养途径与国际接轨,与国外高校签订留学生学分互认协议,近两年派出海外游学、留学23人。

  学院拥有长江中游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3大研究机构;拥有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科技部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农村职业技术师资培训中心等4大人才培养基地;拥有涝渍灾害与农业湿地利用实验室、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实验室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学院建有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学院连续10年获得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主持2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项目经费分别为1,620万元和1,590万元;近3年,教师承担科研项目数172项,总经费4,179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授权专利21项;审定品种7个;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75篇。

  学院与日本、芬兰、加拿大等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

院属部门

  • 专业(系)
    • 农学系
    • 植物保护系
    •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 中心
    • 湖北省职教培训中心
    •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中心
    • 实验室管理中心

精品课程

  • 普通遗传学,是植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前,长江大学每年有7个专业,近20个班级开设该课程,涉及农学、植保、农资、园艺、茶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疗等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普通遗传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通过理论教学,可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普通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以及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等遗传学知识。使学生从个体、细胞、分子等水平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基本规律和内在机制,学会运用遗传学理论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了解遗传学的最新发展与前沿动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与生命现象有密切联系的遗传学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为进一步学好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 作物学,长江大学作物学科创建于1977年,是学校农科领域的骨干学科,现为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省教育厅“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作物保护学、园艺植物资源与利用2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农学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农学(生物育种)入选湖北省首批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人,58%的人员具有海外研修经历,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人。此外,聘有“双聘院士”1人、“楚天学者计划”教授6人,湖北省首届“百人计划”学者1人。学科拥有长江中游湿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长江中游湿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涝渍灾害与农业湿地利用实验室、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技术服务平台,2013年新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作物逆境生物学与耐逆技术研究中心和种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建设。作物学科面向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学,为作物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与高效农业生产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品种,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已形成了四个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稳定研究方向:1)作物高产抗逆栽培,2)湿地农业生态,3)作物遗传与品种改良,4)植物生物技术及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项,其中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近5年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84项,累计纵向科研经费4257万元。江汉平原是我国典型的低湿农业区域,作物生产潜力巨大但障碍因子突出。本学科针对区域特点开展作物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形成了鲜明特色:1)水稻抗高温、抗倒伏及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2)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研究,及作物“多基因型种群育种”技术路线的提出与实践;3)从栽培技术、种质资源筛选、生理生化到转基因等一系列作物富硒研究。
  •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轮作复种、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原始的作物栽培技术产生于人类最初的农业生产活动。然而,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具有科学依据的学科,其形成距今仅有半个世纪左右,1958年,我国第一部《作物栽培学》专著的诞生,标志着作物栽培技术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作物栽培学已经从经验指导为主转向科学指导为主,以定性研究为主转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科学与技术体系。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作物群体,其任务是依据作物本身的生育特点和规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而提出一系列的栽培理论与技术,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粮、棉、油、糖等生活资料。上世界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作物栽培理论研究及生产技术的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使这门学科有机会不断融入新的理念。目前,作物栽培学与生态学、气象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的联系日益紧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理日趋明朗,现代作物栽培学正不断向人们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