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对转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阴阳对转(transfer of yin and yang),上古音阴声韵与阳声韵之间韵尾的相互转变。汉语音韵学术语。分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阴阳对转,指无韵尾的韵或以元音为韵尾的韵与有鼻音韵尾的韵相互转变,如阴声韵[ɑ]变成[ɑm]、[ɑn]、[ɑη],或阳声韵[əm]、[ən]、[əη]变成[ə]。

广义的阴阳对转包括入声。古音学家把以塞音收尾的入声韵归入阴声,所以阴声与入声和阳声与入声之间的相互转变也称阴阳对转,如阴声韵[u]变成[ut]、[uk],或阳声韵[im]、[in]、[iη]变成[ip]、[it]、[ik]。

阴阳对转的现象最早从《毛诗》押韵、文字谐声和通假中发现。如《诗·小雅·无将大车》共有3章,每章4句,第2、3章都是第2、4句押韵,由此推知第1章也应该是第2、4句押韵。但第1章第2、4句末尾字是尘、疧,它们分别属于收尾音不同的两个韵。对此清代学者认为“尘”字从阳声真韵转入“疧”字所在的阴声脂韵,所以“尘”才能与“疧”押韵,这就属于阴阳对转。

最早发现这种现象的是戴震,他在为古韵分部时采用了阴阳入三分法,把主元音相同、收尾音发音部位也相同的古韵称“相配互转”,并且说“两两相配,以入声为枢纽”,据此他将古韵分成9类。他把收鼻音的古韵部比作“气之阳”,把收元音的古韵部比作“气之阴”,开了“阴阳对转”学说的先河。后来他的弟子孔广森将此上升到理论高度,正式提出“阴阳对转”的名称。孔氏简化了戴氏的古韵分部,把以[–p]收尾的入声合成一部,当作阴声韵,其余入声也都合并到相应的阴声韵中,共得出古韵18部,9阴9阳,阴阳一一相配,如下图:

阴阳对转1.jpg

孔广森认为相配的两个韵部的字,常常可以相互押韵、谐声、通假,称这种现象为阴阳对转。这一理论的提出在音韵学史上有重大意义,它揭示了汉语语音系统对应整齐的特点,使人们认识到古韵各部元音的对应关系,为古音构拟提供了框架。继孔广森之后,章太炎也讲阴阳对转。他分古韵为23部,构成下面的阴阳相配关系:

阴阳对转2.jpg

章太炎的学说与孔广森有4点不同:

①孔广森是一阴对一阳,章太炎除一阴对一阳外,还有二阴对一阳、三阳对一阴;

②孔广森9阴9阳的顺序是任意的,没有考虑到元音侈弇(开口度的大小),章太炎则依据元音侈弇把阴声韵、阳声韵各分成两类;

③孔广森把收[–p]尾的入声当作阴声,章太炎则当作阳声;

④孔广森讲阴阳对转为古韵分部服务,章太炎讲阴阳对转为研究文字谐声、假借、孳乳确立前提。讲阴阳对转,章太炎是集大成者。他的一些见解为研究韵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但也在古文献学里引起轻言引转、随意破字的流弊。

林语堂曾发表《陈宋淮楚歌寒对转考》和《燕齐鲁卫阳声转变考》两篇文章,提出“歌寒对转”、“脂谆对转”等属于鼻尾音弱化之说,并指出这都是方音现象。俞敏在《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中,运用梵汉对音材料,提出“歌寒对转”、“脂谆对转”是“音节末尾上[n]、[l]混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