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佳洱
陈佳洱 院士

陈佳洱(1934年10月— ),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教育家。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5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曾任技术物理系教授、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1996年8月至1999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1934年10月1日出生,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就读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1954年毕业于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1963-1966年曾为英国牛津大学和卢瑟福高能研究所访问学者,1982-1984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核物理实验室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访问科学家。

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9年以来先后获美国加州门罗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拉夫博鲁大学等院校荣誉理学博士学位,并当选为英国物理学会特许会员(Chartered Physicist)、纽约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陈佳洱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从事加速器物理、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早期进行等时性回旋加速器、静电加速器、粒子速脉冲化技术研究,近期从事加速器质谱计、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微波超导加速腔的实验研究等。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986年被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6年被评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

陈佳洱在中国领导完成了4.5MV静电加速器的设计与建造和2×6MV串行静电加速器的改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中国首台碳-14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此后主持了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射频超导加速腔的试验、设计与研究,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束流物理的研究中,他对提高束流输运和利用效率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陈佳洱曾当选全国政协十届常委,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年表

  • 1934年10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
  • 1950年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
  • 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入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
  • 1954年毕业于长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
  • 1955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
  • 1963年至1965年应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到牛津大学核物理系和卢瑟福高能研究所访问,进行串级静电加速器和等时性回旋加速器的研究。
  • 1982年至1984年应英国皇家学会赴美国石溪大学和劳伦斯伯可利国家实验室作访问科学家。
  • 1984年8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 1986年兼任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所长。
  • 199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 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 1998年任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理事长。
  • 1999年1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