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澧

  陈澧汉语拼音:Chen Li;英语:Chen Li),中国清代音韵学家。字兰甫,号东塾,番禺(今广州)人。

简介

  道光年间举人,曾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以博学见称,最初专治经学,宗法汉儒,从而精研文字音韵。此后又广为涉猎其他领域,天文历算、地理山川、诗词歌赋、书法篆刻,多有心得。他治学善于博采众家之长,而不囿于门户之见,精于考据。所著《切韵考》在中国传统语言学界久负盛名。他首次提出的“反切系联法”,是研究反切的重要方法。

年表

  道光三年(1823),应童子试。

  道光六年(1826)考取县学生员。第二年恩科第一,同时诸名士皆出其下。时与顺德县卢同伯、南海县桂文耀、同邑杨荣绪有“四俊”之称。

  道光十一年(1831),举优行贡生。十二年(1832)中举人。此后自道光十三年至咸丰二年(1833~1852)先后六应会试,均名落孙山。

  道光十四年(1834),澧入著名学者阮元督粤时创设的“学海堂”为专课生。

  道光二十年十月(1840年11月),澧被聘为“学海堂”学长,达27年之久,培养出不少高才生,当时学者称为“东塾学派”。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1849年2月),大挑二等,澧被选授广东河源县学训导。三十年十一月至咸丰元年元月(1850年12月至1851年2月),到任两月,告病而归。咸丰六年(1856),他被挑选知县,到班不愿出仕,请京官职衔,得国子监学录。

  咸丰六年六月(1856年7月),撰成《汉儒通义》七卷。

  咸丰八年十月(1858年11月)撰成《声律通考》十卷,这是一部关于中国音乐史的专著。

  同治六年(1867),广东官运使方子箴与中丞蒋香泉,将越秀山西偏之“长春仙馆”改建为“菊坡精舍”(书院),聘请陈澧担任该校山长,澧辞再三,乃敬从。

  同治七至九年(1868~1870),廖廷相在“菊坡精舍”读书时,承命编辑先生文集,所录先生专着外之杂文220篇,依次编入《东塾集》六卷。

  光绪八年正月二十二日(1882年3月11日),陈澧因病去世,享年73岁。

著述

  著有《汉儒通义》、《东塾读书记》、《声律通考》、《汉书水道图说》、《说文声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