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唐长安城复原图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偏南,为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大兴城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由当时的著名建筑家宇文恺规划营造。该城选址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山南侧,因杨坚北周时曾被封为大兴郡公,所以称之为大兴城。唐朝建立后,仍以大兴城为都城,并改名为长安城。唐代末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废毁。1996年11月,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包括青龙寺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长安城规模宏大,规划齐整,总面积达83平方千米,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都城,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白居易曾形象地描述为“百千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

  长安城为三重结构,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和各坊、市构成,各种建筑均沿中轴线东西对称,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

  外郭城又称“罗城”,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2米,周长约36.7千米。现仅余北城玄武门和南城安化门两处残垣,残高3到5米,其余则仅存城基部分。

  郭城城墙使用版筑夯土构筑,仅在城门处内表面砌以砖壁。据记载,城墙高达5米,宽达12米。

  外郭城共十二门,东、西、南、北四面各三门,南面正中的明德门为正门,东西宽55米,南北进深17米,有5个门道,每个门道均宽5米。

  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东西长2820米,南北宽1492米,周长约8.6千米。宫城又可分为三部分,中部为太极宫,正殿名太极殿,为皇帝的正衙。宫城东部称“东宫”,为太子居住之地。宫城西部为掖庭宫,是后宫宫女居所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配没入宫劳动之处。

  宫城四面共开有十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中为承天门,左永安门,右长乐门。

  南面正门为承天门,隋时称广阳门,门址东西残长41.7米,进深19米,有3个门道,门基铺石条、石板,为其它门址所未有的设置。

  宫城北面靠近外郭城,有玄武门和安礼门。玄武门因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称雄当时,其地居龙首原余坡,地势较高,俯视宫城,如在掌握,是宫城北面的重要门户。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即发生于此。

  皇城位于宫城之南,亦名子城,南北长1843米,东西宽同宫城,周长9.2千米。皇城共7门,南面3门,东、西各2门,朱雀门为正门。皇城内有东西向街道7条,南北向街道5条,“皆广百步”。皇城内分布着各台、省、寺、卫等中央官署和太庙、社稷。

  长安城内共有108个坊,坊四周筑有坊墙,墙基宽3米左右。各坊均四面开门,被设在中间的十字街分为四个大区;各大区再被相应的十字巷分为4个小区。坊门早开晚闭,设兵丁看守,以方便管理。坊内包含有居民住宅、官衙、寺观等。

  长安城内的商业区大都集中在东、西两市,隋时称东市为都会市,西市为利人市。市内有“井”字型街道4条,将市区分为9部分。每部分均四面临街,开设店铺,每间店铺面阔4至10米不等。在此处不难想像出当年商铺联壁、旅邸接檐的热闹情形。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为研究隋唐时期都城的形制、布局和历史沿革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另外,遗址中出土了的大量珍贵文物,对探讨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等有重要作用。

  青龙寺遗址位于西安市雁塔区乐游原上。寺院的前身为隋代的灵感寺,修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改称青龙寺,惜于北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被毁。

  青龙寺遗址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既有砖、瓦等建筑材料,也有众多的佛事用器,如残石佛像、鎏金铜制小佛像、银质小佛像、三彩残佛像、陶佛塔等。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纪念唐代佛教大师惠果和他的日本弟子空海,中日佛教界捐款,在青龙寺遗址上建造了惠果空海纪念堂。纪念堂为一仿唐建筑,飞檐翘角,朱柱石墙,面积达830多平方米,极其宏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