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明长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鞍山明长城,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境内,是明代九边之首的辽东镇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鞍山境内的长城属土墙,总长约90公里。外侧依河为壕,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它在春夏秋三季以太子河浑河辽河为天险阻敌,而在冬季河流封冻之时,长城土墙则又被冻得十分坚硬,发挥御敌的作用。

  兴建辽东镇长城的重要原因是防御蒙古、女真人对明朝统治地区的袭扰。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迁都北京后,面临东、北、西三面均遭元朝遗部侵扰的局势。在他最初设置的“四镇”中就有辽东镇,治所在今辽阳,镇守着东到鸭绿江西岸,南至山海关西北吾名口的大部分地区,拱卫京师的东部,其重要的军事意义显而易见。至明后期,蒙古族各部被后金女真统一后,辽东镇长城又成为抵御后金入侵的一道强有力的军事防线。

  辽东镇长城的建筑年代,因时间和地段不同而划分成东西两段。鞍山境内长城属西段工程,约始建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至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之间,主持者为辽东巡抚王翱,设计者是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这是第一次大规模修建时期。第二次大规模重新修建是在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在辽东巡抚熊廷弼的主持下完成,前后延续约170余年。再据《全辽志》卷一《图考》记载:“海州卫城(按:今辽宁鞍山海城市),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靖海侯督同本卫指挥刘成等修筑,周围六里三十八步。”

  据《辽东志》记载,长城的防御体系逐级可分为镇城,即辽东镇都指挥使司城(今辽阳)和辽东镇广宁分司城(今北镇)、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和关城及下辖的各段长城。筑城时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山地用毛石砌石墙,平原则用土垒墙。鞍山地区的长城分布于台安和海城境内,境内皆为平原,并且河流密布,由西到东共有辽河、浑河、太子河三大河流。因此,境内之长城基本为土墙,其外侧凭河为壕,并以这样的防御体系御敌南侵。

  长城从黑山县入鞍山台安境,自桑林镇的蒋坨村开始,至西向东经四泡子、柴家屯、三台子、双台子、马仗泡至东边上,这一段属镇武堡(今盘山县高升)管辖;向东经三台子、二台子、龙凤台、三台子、四台子、五台子、七台子和八台子,向南至傅家庄(今富家)河口九台子止,这一段属西兴堡(今台安县富家镇)管辖;接下来由四方台、韭菜台直至位于今三岔河(指辽河、浑河、太子河汇集处)西岸的三岔河关(今盘山县古城子庙岗子)。然后,长城由此折向东北方向,以太子河东岸为墙,以河为壕,一直到今海城市新台子镇珍珠门,最后从这里向北出鞍山境入辽阳县境。从四方台至新台子珍珠门这段长城有两座堡城:东昌堡城(亦即马圈子城,位于今海城市四镇八家子村马圈子)和东胜堡城(亦即新开城,位于今海城市新台子镇西开村)。依据大致推测:鞍山境内的明长城总长度约为90公里。

  鞍山境内长城的废弃是在清朝柳条边兴起以后。东北地区的盛京、吉林是满族聚居的地方,被视为龙兴之地。在满清政权建立之初,为巩固东北地区这个大后方,满清政权采取了一些固基护本、垄断东北的封禁政策,修建柳条边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据《柳条边纪略》记载:“今辽东皆插柳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指中原地区)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柳条边虽利用了辽河平原东、西两侧山地上的明长城,但却废弃了辽河平原上的明长城。据清《读史方舆纪要·舆地图》上载:清柳条边自黑山县北白土厂门处直接向东至彰武台门,再经法库门直奔开原而去。可见,在清代起着边墙作用的柳条边不再经过鞍山地区,遂使这一地区明长城的历史命运走向终结。

  清朝政府对辽东镇明长城还进行刻意抹煞。在清朝官修的《盛京通志》、《读史方舆纪要》和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编修的《会典》等史籍中,都只提长城东端为山海关,有意略去了辽东镇长城,企图通过在思想意识中的弱化和现实环境中的废弃来逐渐消除辽东镇长城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