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萨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萨乔作品:《纳税银》 湿壁画 247×597cm 1420年代 佛罗伦萨布兰卡契小堂
马萨乔作品:《纳税银》 湿壁画 247×597cm 1420年代 佛罗伦萨布兰卡契小堂
马萨乔作品:《三位一体》 湿壁画 667×317cm 1426—1428年 佛罗伦萨诺维拉圣母大教堂藏
马萨乔作品:《逐出伊甸园》,1980年,208×88cm,壁画,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卡敏圣母堂布兰卡奇礼拜堂

  萨乔汉语拼音mǎ sà qiáo),(Masaccio;1401~1428),意大利画家,现实主义开荒者。1401年12月21日生于圣乔瓦尼·瓦尔达诺,1428年卒于罗马。原名托马索·迪乔瓦尼·迪西莫内·圭迪,马萨乔是其绰号。自幼家贫,但喜欢绘画,21岁时加入画师行会。早期作品着重写实,画中人物具有明显的雕塑感,代表作是1961年发现的圣焦韦纳莱教堂祭坛画《圣母子与诸圣徒》。其他作品还有1425~1428年为佛罗伦萨几个教堂绘制的壁画,如《三位一体》、《纳税钱》等。画面朴实无华,人物坚定沉着,显示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色: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与人文主义精神内容的统一。代表作品有《纳税银》,《圣母玛利亚》,《圣三位一体像》,《圣母子与圣安娜》等。

  1401年12月21日生于圣乔瓦尼·瓦尔达诺,1428年卒于罗马。自幼家贫,喜欢绘画,21岁时加入画师行会。早期其作品着重写实,画中人物具有明显的雕塑感,代表作是1961年发现的圣焦韦纳莱教堂祭坛画《圣母子与诸圣徒》。其他作品还有1425~1428年为佛罗伦萨几个教堂绘制的壁画,如《三位一体》、《纳税银》等。画面朴实无华,人物坚定沉着,显示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色: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与人文主义精神内容的统一。马萨乔是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家。与建筑师勃鲁涅列斯柯、雕塑家多那太罗同为15世纪造型艺术的创新者。所作宗教题材世俗化的人物画能表现其性格特征。在透视学和解剖学以及色彩的运用上比乔托推进了一步,为15、16世纪意大利绘画开辟了新的途径。

  他的第一幅可确定的独立完成的作品是1422年所作的多折祭坛画,今天仍保存在阿雷佐附近的卡西亚的圣乔韦纳莱小教堂里。而乌斐济美术馆保存的是他的作品《圣母子与圣安娜》(即画有圣安娜和她的女儿圣母玛丽亚以及圣子耶稣的那幅画),那幅画是从圣安布罗乔教堂来到佛罗伦萨的,有关评论认为,从那幅画中可以根据创造立体效果的明暗处理手法或塑造人物的“造型”的手法,区别出哪些是马萨乔本人所画,哪些出自马索利诺(约1383-1440年?)之手。他在一生中都几乎同马索利诺一起工作,无论在佛罗伦萨的卡尔米内大教堂内为费利切?布兰卡奇绘连环壁画(1425-1427年),还是在罗马的圣克莱门特的最后工作阶段都是如此。

  其作品《纳税银》,《新约》故事说:耶稣带门徒布道,路经一个关卡,收税人上前拦住他们的去路,要收他们的丁税,耶稣问彼得“你说我是谁?”彼得答“你是基督”(即上帝的儿子),耶稣说既然是上帝的儿子就不能交丁税,但不交税是不能过关的,于是吩咐彼得到池塘里去捕鱼,说鱼口里有一块银币可作税钱,于是彼得入塘捕鱼得银交于收税人。这副画上以连环的形式描绘了三个情节:阻拦、捉鱼及交付丁税。这个宗教故事完全被画家描绘成真实的世俗场面,画中人都是画家同时代的普通百姓,他们按自己身分和所处的地位,被恰当地安置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符合空间透视法则,具有深远感,人物被塑造得庄严而厚重,结构明确而清晰。瓦萨利说:“马萨乔使他的画中的人物脚踏实地、稳固地站立在土地上。”马萨乔首先注意到光对于表现物体的作用,使画中物象充满了光线与空气;而通过光与空气的描绘,使画面上的人物与环境产生距离的感觉。马萨乔的艺术探索,为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其作品《圣母子》双腿仍处于襁褓之中的圣婴在同母亲对话,他抓住母亲的手,寻找一种安全感;母亲的手轻轻地抱着他,像是托抱着一个“思想”,一个没有重量但又娇嫩的极其珍贵的包裹。画中圣母的右手伸向男孩的脖子,轻轻地移动像念珠般的小项链,从这个小项链上垂下一个红珊瑚的小分支,暗示耶稣为拯救人类的罪孽而奉献出来的鲜血。圣母的头巾和蓝色披风上的明显而柔和的皱纹,也加强了人物在空间中的立体感。以夺目的金色为背景是对不确定的空间的故意抽象,以突出人物的整体性,使衬托轮廓的衣褶更加鲜明。同时,圣子的头部限制在一个受保护的、封闭的角落中,使他在那里接受母亲的如此全神贯注的温柔,这样的描绘把一个刻板的虔诚形象变为栩栩如生的画中人的形象。

  正如十六世纪艺术史所指出的那样,他作为西方艺术语言的革新者的影响使他处于不可超越的重要地位。才华横溢的博纳罗蒂?米开朗琪罗本人,年轻时就临摹了马萨乔在卡尔米内教堂画的人物,并为我们留下了一幅至今能看到的珍贵素描。而这幅为卡西尼红衣主教个人供奉而绘制的小木板画,其背面可以看到带彩色和兵器图案、上面还有一顶红衣主教帽子的家族纹章,这幅画应当是作于授予这位高级教士显要职位的同一时间,即大约在1426年5月26日左右。在画面构图和母子关系的处理上,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叙述体场面的影响,如圣家庭(圣朱塞佩、圣母和圣子)逃亡埃及场面的影响。实际上,这样充满人性化对话形象的创作,在意大利艺术史上还是没有先例的。正如卢恰诺?贝洛西所指出的,罗贝尔托?隆吉在评论这幅小画时,认为它表现出巨大的智慧,与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年)的艺术活动相一致,饱含着难以企及的人性的“慈爱”。这幅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杰作之一,实际上在于这位艺术家善于集中处理经常反复出现的肖像题材,使画中的人物能够得到很好的个性化解读。

  《圣三位一体》是画家马萨乔1425年受圣玛利亚?诺维拉教堂委托绘制的。内容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上帝有统一的神性却可以分为三身,既圣灵、圣父(上帝)、圣子(基督)的教义。马萨乔选择了耶稣受难的场面,并以一间拱柱式的方形礼拜堂为背景展开他的创作。

  画面上共有六个人,位于中间的是圣父、圣子。圣子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全身苍白,没有一点血色,头低垂着,蓬乱的胡子看不出一点光泽。他的身后,庄严而又慈祥的圣父展开结实的双臂,举起十字架,显得高大而凝重。三位一体中的圣灵,在此时是隐而不现的,它已经融入到上帝与耶稣的光环中。在十字架的左下方站立着圣母玛利亚,她穿着黑色的长袍,伸出右手,仿佛向世人控诉着圣子的苦难,又好像在为耶稣祈祷。与圣母正对的是施洗圣约翰,他抱着双手放在胸前,脸虔诚地朝向十字架上的耶稣,见证着耶稣为世人承受的苦难。在他们的外面,左右各跪着一个捐助人,他们都合十双手,举在胸前,满脸虔诚和肃穆的神色。画面的最下端是一个墓穴,墓室里躺着一具骷髅。骷髅上方的石壁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我曾经如你,你也将变得如我。”整幅画布局严谨,空间感强烈,体现了画家极高的绘画技能。

  画家精确地运用了透视法原理,三维立体效果明显。比如画中的柱廊和拱圈,外面的比较粗大,距离我们也近,里面的逐渐缩小,很自然地就将空间引向纵深,给人感觉就像是一个环套的窑洞一样。画中的人物在透视法的运用下,也表现出很强的立体感。另外,画家在对色彩和布局的处理上也颇为独到,比如,画面下方的四个人,他们的衣服色彩交叉对应,左边的圣母和右边捐助的衣服都是黑色,而圣约翰和左边捐助的衣服都是红色。这样处理就打破了画面过分对称的呆板,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并且画面上的明暗对比法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圣父、圣子的上面灵光普照,色彩明朗,很好地体现了“圣三位一体”的主题,而他们后面的黑色底部又起到衬托的作用。耶稣苍白的身体,与左右白色的柱子和红、黑色的衣服互相衬托,突出了人物形象,从而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在佛罗伦萨的画家当中,马萨乔直接继承了乔托的传统,并且在刻画人物的体积和表现自然的空间感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他还将雕塑的创作意识融入自己的绘画中,在《圣三位一体》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多大的成功。虽然,马萨乔一生只活了27岁,但他把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和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首先掀起了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的绘画革命,而他为意大利开拓的现实主义绘画道路,是任何画家都无法企及的。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