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田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骑田岭五岭之一,是组成南岭的一段山脉,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宜章县境内。秦代称作阳山;汉晋以来又有上岭山、黄箱山、腊岭、桂阳岭、客岭山、黄岑山、折岭等名。骑田岭主峰为二尖峰。该山脉主要由花岗岩构成,海拔1654米;为湘江支流耒水北江西源武水分水岭

秦代的五岭新道(峤道)

  峤、岭也,指山路。《晋书·地理志》载:“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故曰五岭”,五岭虽不能指所有“入岭之途”,但是却显示出“五岭”与过岭通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开“新道”发兵五十万分五路越岭以平南越。“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可见,秦军当时翻越南岭的行军道路有四条:(由西向东)始安的越城岭、临贺的萌渚岭、桂阳(今清远连州市)的都庞岭和骑田岭。四条过岭通道都须经过南岭山脉的隘口,因此也称为“五岭峤道”。

  秦朝的50万大军取岭南越地后,置郡县,并分兵五处戌守南海郡城番禺和五岭要冲,其中有两军戌守于五岭的大庾、骑田两岭之南的交通孔道,形成三道关隘即:阳山关、横浦关和湟溪关。其中,阳山关和湟溪关位于骑田岭峤道即古桂阳(连州)境内。

  骑田岭峤道是秦军利用旧楚国旧径道,凿通了从郴州沿骑田岭西麓栖凤水河谷,经临武到连州至湟水(今清远连州小北江),成为荆楚通往岭南新的道路,史称“新道”(《史记·南越列传》)。从临武至连州一定要经过骑田岭山脉的顺头岭,可见在秦代,骑由岭古道就已经完全成形了。

  秦末,自陈胜吴广在大乡揭竿而起,随即群雄并起,纷争天下。龙川令赵陀从任嚣遗言,“兴兵绝新道,自备,……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自立为南越武王(《史记·南越列传》)通过这段记载,可以看到五岭峤道,尤其是骑田岭峤道在岭南通住中原的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汉代的骑田岭峤道

  在汉代吕后当权时期,因为“禁南越关市铁器”。在骑田岭道爆发了一场大的战争。《史记·南越列传第五十三》记载:“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异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灭南越而并王之,自为功也。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

  《史记》中只说:“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但这“岭”是五岭之中的哪一座呢?在《史记·索隐·案》中有“此岭即阳山岭”之注释,可五岭之中并没有“阳山岭”之说。其实《索隐·案》中“阳山岭”就是“桂阳岭”即骑田岭。在《大清一统志巻三百五十二》中载:“梁天监六年置阳山郡,隋平陈,罢郡为连州,大业初改州为熙平郡,唐武徳四年复曰连州。天寳元年改为连山郡。”在历史上连州的名称几经变更,曾称为:桂阳、阳山、连山、连州。《史记·索隐》是唐代司马贞为《史记》做的注,因此将“岭”注为了“阳山岭”。这里的“阳山岭”应该就是骑田岭。

  西汉武帝时骑田岭道是汉廷监视南越王国的堡垒和对南越用兵的重要通道。

  汉武帝元鼎四年,南越国三朝丞相吕嘉,因不满南越王和太后向汉廷上表请“比内诸侯”国,准备叛乱。这时的汉朝,国力逐渐强盛,早已有平定岭南之心。元鼎五年秋,吕氏果然叛乱,杀汉使、另立王,公开反抗汉廷。汉武帝即令“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湟水。”(《史记·南越列传》)路博德率十万楼船水师从连州出发,顺湟川河(小北江)浩浩荡荡杀向番禺(广州)。因为《史记》中已有徐广:“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阳,通四会,亦曰洭水也。汉武帝元鼎元年,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征南越,出桂阳,下湟水,即此水矣。”的明确注释。

  东汉时期骑田岭统进一步修缮后,成为了通往岭南的常道。

  (1)东汉大司农郑弘奏请、主持修筑零陵、桂阳峤道。《后汉书》卷三十三《郑弘传》载:“建初八年,(弘)代郑众为大司农。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今福州),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沉溺相系。弘奏开零陵、桂阳峤道,于是夷通,至今遂为常路。”

  建初八年即公元83年。交趾七郡是汉武帝征南越后,设置的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在五岭以南。按照文中的记载,这七郡贡献物资的运输,过去皆从海路,运至东冶登陆。因“风波艰险,沉溺相系”,损失较大,所以当郑弘接任大司农之后,便奏开零陵、桂阳峤道,改海运为陆运。经过大规模修缮后的骑田岭古道从桂阳郡治郴州,经临武到桂阳(今连州),通往番禺(今广州)。骑田岭峤道沿途五里一邮亭,十里一驿站非常有规模。从此后,骑田岭峤道郴(州)、桂(阳即今连州),成为了中原与岭南往来的主要交通要道。

  (2)郑弘当年主持修筑的“零陵、桂阳峤道”是否骑田岭古道?现在许多人认为郑弘组织开凿了一条自零陵(今湖南永州)至桂阳(今湖南郴州)的道路,以沟通中原至交趾的交通。这种观点一是可能误读了史书中“零陵、桂阳” 的断句,如果将史书中所载读成:“零陵,桂阳”那结果就是完全不同了,况且在古文中标错标点那是常有的事。二是因为人们习惯地将“桂阳”理解成现在的湖南省桂阳县。这也难怪,虽然历史上最早被称为“桂阳”的是现在的清远连州,但在三国、随、唐时期连州之名已几经变迁,先后改为:“熙平郡、连州、连山郡、阳山郡”等名称,民国时期还改为了“连县”。淹没了两千多年的古“桂阳”鲜为人知,这也是不足为奇的了。三是持以上观点的史学者们没有实地考察和认真研究郴州至陵零、郴州至古桂阳(今连州)的地理形势所至。其实,郴州至连州只须经临武,翻越海拔并不高的骑田岭峤道就可到湟川(小北江)源头的奉化水,以舟代步直达番禺(广州)。这条岭道(由郴州到连州的星子)才不过区区百里之遥,而由郴州至陵零要走近两百公里的陆路才能下潇水。近几年有不少学者、专家对史书中记载郑弘的主持开凿的“零陵、桂阳峤道”有了新的见解。如邓端本先生在《本今羊城·对古书零陵、桂阳道的考析》一文中认为实际上“零陵、桂阳峤道”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后汉书》中所载,郑弘当年主持修筑的准确地说应该是“零陵和桂阳峤道”。

  这两条入岭峤道,一条是零陵峤道也就是“越城岭道”。在秦汉时期,从交趾往中原各地,多取道交趾、合浦、桂林、零陵一线。此线只要从交趾沿海东行,至合浦的桂门关后,再沿南流江、北流江至苍梧,北上桂江通过灵渠、湘江等水道,便可直达长江了。因为途中可以充分利用水运,所以是当时交趾通中原最快捷的交通路线,也是《后汉书》所说的零陵峤道。

  一条是桂阳峤道也就是“骑田岭峤道”。阮元《广东通志》卷一百八十一《前事路》,在注释“郑弘奏开峤道”一事时,引胡三省《通鉴注释》说:“谨案:……交趾七郡,胡三省《通鉴注》: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又云,据武帝遣路博德伐南越,出桂阳,下湟水,则旧有是路,宏(弘)特开之使夷通。”

  这里的“桂阳”,不是今天湖南省的桂阳县,而是现在的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州。两汉时在今湖南东南部和粤北地区置桂阳郡,与南海郡毗邻,其郡治虽设在今郴州,但仍保留着“桂阳县”即今连州市的行政建制。这条路由南往北的走向是,由广州起程,经北江、连江至连州,然后越过骑田岭由临武至郴州,再往中原各地。

连州顺头岭上现存的骑田岭古道

  1、顺头岭山存留的“秦汉古道”。

  连州的顺头岭位于骑田岭的南麓。骑田岭是五岭山脉之一。秦代的时曾叫过“阳山”。汉晋以来又曾称之为:腊岭、折岭、黄岑岭,桂阳岭等名。在明嘉靖四十年的《广东通志》上是这样记载骑田岭的“骑田……即黄岑山……是为楚越之关,与诸岭相连,横绝南北,气候寒燠顷殊,……”骑田岭不但是中原进入南越的关隘,而且还是中原与岭南的分水岭。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高峰将岭南岭北截然分开,一过了骑田岭连气候冷暖立刻都不同了。顺头岭山上现在还存留着一的完好的古道,从山脚的“白土脚”到山顶的“南天门"共有八千八百多级石级,近三公里的盘山石道。

  顺头岭是骑田岭古道的一处驿站,现在的顺头岭村民大都是来自湖南一带。他们在顺头岭村的职业都是开伙铺。“伙铺”是古时供商旅们歇脚、做饭住宿之处。因此,顺头岭村的房子都是古时“竹筒”式的店铺。前面为铺面,全由木板做成,卸下门板即成铺子,后面才是客人住宿之处。早在唐宋以前,骑田岭的盐运就存在,沿海的海盐先是从广州用船运到连州的星子埠,然后再由挑夫翻过骑田岭,运到中原各地。因此,在湖南也习惯地将这条秦汉时期的古道称为“盐路”。

  2、现存的地名凉亭佐证着当年骑田岭古道恢宏的格局。

  (1)现存的村名:沿着这条大道两旁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村庄,这些村庄的名称,可以佐证这条曾经作为“国道“的骑田岭古道的规模。如:交信亭(古代信使传递信件的地方)、半边铺、三家店、五里亭、十字铺、南天门等等。

  (2)现存的凉亭。凉亭,是古道上供商旅作短暂的歇息之处。顺头岭的古道上还有两处保留较好的凉亭。南天门凉亭和怀清亭凉亭。南天门凉亭有两个名字,由北往南看叫“广荫亭”。过亭后就是广东,广东会给所有商旅带来“福荫”。还有另一层意思是这座凉亭会给广大民众以荫庇。从南往北,凉亭的石拱门楣上却刻着“南天门”三个大字,意为登上此亭犹如登上了天界之门,寓含着到凉亭即已到山顶之意。半山腰上的“怀清亭”,始建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重修于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凉亭砖木结构,四角和门楣都以青石条砌就,瓦瓴上还压着青石条,石头上雕刻着宝葫芦装饰,整座凉亭既美观又坚固,历经数百年,至今还完好。

骑田岭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1、“商贸之路”促进岭南农业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骑田岭古道不但是军事关隘,后来还成为了商贸之路。大量中原的铁器通过骑田岭峤道进入岭南,改变了岭南刀耕火种的落的农出现状。据雍正《广东通志》记载,粤北地区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在连州辟龙腹陂,开渠溉田五千余顷”。据《广东水利史》载,东汉时期沛相袁忠家族在连州龙口一带修筑的“龙腹陂”还是珠江水系的第一系人工灌溉渠道。

  2、“贬官之路”促进岭南文化的发展。

  自秦汉以后,骑田岭峤道一直是一条岭南通往中原至京城的捷经。唐宋时期,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如韩愈、刘禹锡、王宏中、张浚等都通过骑田岭峤道贬来到连州,为连州带来了中原的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连州成为了百越荒蛮之地的文化之城。《广东通志》载:北宋百六十六年,全省进士一百二十七位,连州占了四十三名,连州因此有“科第甲通省“的美誉。

  骑田岭古道作为沟通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以它为缘起和桥梁,多次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为中国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骑田岭古道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研究岭南的开化、发展保留了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民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