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洄游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鱼类洄游汉语拼音:Yulei Huiyou;英语:Fish Migration),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洄游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征,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研究并掌握鱼类洄游规律,对于探测渔业资源量及其群体组成的变化状况,预报汛期、渔场,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提高渔业生产和资源保护管理的效果及放流增殖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他水生动物如对虾等也有洄游习性。

  鱼类洄游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鱼类不同的生理需求有产卵洄游(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季节性洄游)3种。按鱼类生活不同阶段有成鱼洄游和幼鱼洄游2种。按鱼类所处生态环境不同则可分为海洋鱼类的洄游、溯河性鱼类的洄游、降海性鱼类的洄游和淡水鱼类的洄游4种。鱼类移动经过的道路叫鱼类洄游的路线。

  ①海洋鱼类的洄游。完全在海洋中生活和洄游,同种鱼往往分成若干种群,每一种群有各自的洄游路线,彼此不相混合,各海区的鱼群有不同的变异特征,每个海区都分布有它自己的洄游群体。如中国东海黄海的小黄鱼可分为4个种群,分别有其自己的越冬、产卵与索饵的洄游路线。

  ②溯河性鱼类的洄游。溯河性鱼类生活在海洋,但溯至江河的中上游繁殖。这类鱼对栖息地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水中的盐度有严格的适应性。如北太平洋的大麻哈鱼溯河后即不摄食,每天顶着时速几十千米的水流上溯数十千米,在洄游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到达产卵场时,生殖后亲体即相继死亡。幼鱼在当年或第二年入海。但某些生活在河口附近的浅海鱼类,生殖时只洄游到河口,如长江口的凤鲚等,溯河洄游的距离较短。

  ③降海性鱼类的洄游。降海性鱼类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里而洄游至海中繁殖。鳗鲡是这类洄游的典型例子。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降海后不摄食,分别洄游到数千千米海域后产卵,生殖后亲鱼全部死亡。其幼鱼回到各自大陆淡水水域的时间不同,欧洲鳗鲡需3年,美洲鳗鲡只需1年。中国的鳗鲡、松江鲈等的洄游也属于这一类型。

  ④淡水鱼类的洄游。淡水鱼类完全在内陆水域中生活和洄游,其洄游距离较短,洄游情况多样。有的鱼生活于流水中,产卵时到静水处;有的则在静水中生活,产卵到流水中去。中国的青鱼、草鱼、鲢、鳙、鲤等通常在湖中育肥,秋末到江河的中下游越冬,次年春再溯江至中上游产卵。

  海、淡水盐度不同,渗透压有差异,因此作溯河或降海洄游的鱼类,过河口时往往需要在咸淡水区停留一段时间,以适应这种生理机能的转变。

  产生鱼类洄游的原因,是由于鱼类本身的生理要求,包括对饵料丰富水域、适宜的产卵地或越冬场所的追求。影响鱼类洄游的环境因子有水流、底形、温度、盐度、水质、光线等,其中水流是对洄游的定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在具有一定流速的条件下,鱼类通常都逆流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