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2月24日 (五) 08:27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拼音:bào 部首:鱼 总笔画:13 部外笔画:5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ㄅㄠˋ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QGQ 输入法:〔万能〕QGQ 倉頡:NMPRU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字书法
作者:黄庭坚
”字书法
作者:赵孟頫

鲍() bào

  1. 古称,山珍海味中的一种。又名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将军帽,是一种海生软体动物,属于腹足纲鲍科的单壳海生贝类。栖石质河岸,以藻类为食。鲍鱼通常在水温度稍低的海底出产。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干鲍)及墨西哥(罐头鲍)。宋朝时日式鲍鱼已输入中国,时称“倭螺”。鲍鱼种类甚多。上等鲍鱼常制成干鲍,当中一种被称为“溏心鲍鱼”。“‎‎溏心”是指干鲍中心部分呈不凝结的半液体状态,将干鲍煮至中心部分黏黏软软,入口时质感柔软及有韧度,要制作溏心鲍鱼需要经过多次晒干的程序。鲜鲍鱼并没有溏心。新鲜鲍鱼则多以清蒸方式处理。
  2. 腌制的干鱼。<例证>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3. 姓。

《康熙字典》释义

  【亥集中】【魚字部】

  【唐韻】薄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𠀤音抱。【說文】饐魚也。【玉篇】漬魚也。今謂裛魚。【釋名】鮑魚,鮑,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急就篇註】鮑亦海魚,加之以鹽,而不乾者也。【周禮·天官·籩人】膴,鮑魚,鱐。【註】鮑者,於楅室中糗乾之,出於江淮也。【史記·貨殖傳】鮑千鈞。【註】鮑,膊魚也。謂破開中,頭尾不相離爲鮑,謂之膊關者也。【周語】鮑魚不登俎豆。【家語】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又姓。【左傳·莊十四年註】鮑叔牙,小白之傅。【齊語】鮑叔牙,齊大夫姒姓之後。又與鞄同。【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註】鮑,或書爲鞄。蒼頡篇有鞄𠤦。又【集韻】披交切,音拋。魚名。又【集韻】班交切,音包。人名。楚有申鮑胥。通作包。

《说文解字》释义

  【卷十一】【魚部】 编号:7622   鮑,[薄巧切 ],饐魚也。从魚包聲。

百科条目

首字为“鲍”的词语

  鲍参军  鲍方  鲍羹  鲍姑  鲍姑井  鲍孤雁  鲍家姑  鲍家句  鲍家诗  鲍嘉  鲍老  鲍老儿

  鲍酪  鲍林  鲍螺  鲍气  鲍清风  鲍人  鲍舍  鲍氏骢  鲍室  鲍叔  鲍肆  鲍夕阳  鲍谢

  鲍鱼  鲍庾  鲍照  


首字为“鲍”的成语


  鲍鱼之肆  鲍鱼之次  鲍子知我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


  汉语拼音:Bao;英语:abalone),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鲍科动物的总称。

分布

  全世界有近百种,均属海生。主要分布在北美太平洋沿岸、日本澳大利亚沿海,南非大西洋印度洋沿岸。有红鲍、黑唇鲍、大鲍等种。中国辽宁山东福建广东台湾省沿海分布的有平鲍、杂色鲍、耳鲍、羊鲍、多度鲍、格鲍等。

功用价值

  鲍的足部相当发达,肉质细嫩,味鲜美,被誉为海味之冠。鲍肉还可制罐头或鲍干。鲍壳又称石决明,有平肝明目功效。鲍壳珍珠层厚,色泽艳丽,是贝雕工艺的原料。还可培育鲍珠。

外形

  鲍外形近似卵圆形或耳状,背腹扁。壳的左侧前面有数个小孔,是呼吸和泄殖的孔道。壳面紫褐色或绿褐色。壳的内面银白色,有彩虹般珍珠光泽。内脏囊在软体背部,环绕右侧壳肌后缘的消化腺、生殖腺、嗉囊和胃等部分。

生活习性

  鲍栖息在水清流畅、盐度较高而稳定、藻类生长繁茂、岩石缝隙较多的沿岸区。大多数分布在低潮带至潮下带 20~30 米深处。鲍以藻类为主食。鲍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性腺每年成熟1次,一般春夏季产卵,产卵高峰较集中。鲍生长缓慢,人工养成周期长、成本高,一般多采取人工育苗、海区放流和封岛育鲍的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