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鹅銮鼻公园
鹅銮鼻风光

  鹅銮鼻汉语拼音:Eluanbi;英语:Eluanbi),位于台湾岛的最南端,地处中央山脉尽头的台地,尖端挺伸海外形成半岛,三面临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巴士海峡台湾海峡的分界处,半岛上有两个著名的岬角,分据东西两方,西边的叫做猫鼻头,因岸边有一岩石形如猫蹲踞而得名;东边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鹅銮鼻。“鹅銮”一词为排湾族语,有“帆船”之意。

  鹅銮鼻位于台湾岛南部尖端,中央山脉曲折着伸向南方,到这里形成一条长约5公里、宽2公里的山脊,直插入波涛汹涌的巴士海峡。它是太平洋、巴士海峡的分界处,自然环境幽美,全年气候宜人。最高点海拔一百二十二公尺,属珊瑚礁台地,旧称南岬

  鹅銮鼻前临巴士海峡与菲律宾吕宋岛遥对,是南海与太平洋往来的必经航道。著名的鹅銮鼻灯塔就屹立在这里。灯塔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建成,距今已有100多年,距离海岸约140米,是“台湾最南点”的标志,是远东最大的灯塔,有“东亚之光”的称号。塔呈多角开,塔身白色,呈圆形,周长110米,高18米,内设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光度达180万烛光,每30秒旋转一周,灯光每隔10秒闪亮一次,光力可达20海里,使夜里航行在附近大海里的轮船远远就能看见它,然后根据它的灯光确定航向。有铁梯可登上塔顶,白天登鹅銮鼻灯塔向远处了望,太平洋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海天一色,波澜壮阔,偶尔还可以看到鲸鱼群在这里戏水。

  灯塔兴建的导因是美国商船罗发号沉船事件,因此英美要求建塔,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特聘英国技师于此兴建灯塔,初建时经常遭受当地原住民侵扰,故塔基筑有炮台,围墙上开凿枪眼,墙外四周并挖设壕沟,建成后曾派武装士兵守卫,是世上少见之武装灯塔。嗣因台湾割让日本,清军撤离时曾把灯塔炸毁,后于光绪24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因其地理形势重要而屡被轰炸,台湾光复后依原建筑修复迄今。

  鹅銮鼻公园位在灯塔右后方的海岸边,占地59公顷,因鹅銮鼻从前为海底礁岩,园内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布,受海浪、强风及雨水侵蚀,形成巨礁林立、奇峰、洞穴等奇观。园内步道纵横交错,有如迷宫,有一条赏景路线贯穿好汉石、妙妙洞、沧海亭、迎宾亭、猎猪石、相逢谷、古洞、虬榕、非非洞等18处胜景。而白色的灯塔,侧看像拇指,清楚的标示出地球上台湾最南点的所在位置。

  巴士海峡和太平洋的滔滔白浪经年在此澎湃交锋,而鹅銮鼻灯塔耸立海岸边,始终静默护卫着台湾的最南线。

鹅銮鼻公园

鹅銮鼻灯塔

  鹅銮鼻公园位于台湾最南端,以灯塔驰名中外,为台湾八景之一。于民国71年将灯塔前大片的珊瑚礁闢建为公园,并于民国82年开闢第二公园,鹅銮鼻公园内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佈,怪石嶙峋。步道纵横交错,可通往好汉石、沧海亭、又一村、幽谷、迎宾亭等风景区。

  鹅銮灯塔为鹅銮鼻公园的标志,塔身全白,为圆柱形,高18公尺,周长110公尺,外观以砲垒为建筑,并以砲台作为塔基,而且在围牆上设有枪眼,四週更设有壕沟,为全世界唯一的武装灯塔。白色圆形铁塔内共分五层,第一层储煤油,第二层置格林砲,三层为洋人休憩所,四层则设置榕林砲,第五层则为光源所在;于民国18年(1929年)定为“台湾八景”之一;但在二次大战末期曾遭炸毁,并于光复后改建并换装新式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是目前台湾地区光力最强之灯塔,并享有“东亚之光”的美称。1982年列为垦丁国家公园的史迹保存区。

  鹅銮鼻公园内有丰富的动植物,植物约240种如象牙树、黄槿、海柠檬、林投等热带海岸树种、还有那蔓性灌木、藤本如山猪枷、柃树藤、三叶崖爬藤等种类。更可见到乌头翁、树鹊及那美丽的黄裳凤蝶、黑点大白斑蝶迎风飞舞。另外,每年9月(农曆白露前后)都有大批来自西伯利亚、中国大陆的红尾伯劳鸟过境,其场面壮观值得守候观赏。

  在鹅銮鼻灯塔西北侧并有学者发现距今五千年前的先陶文化史前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持续型文化,使用陶器,石器製作以打製为其特徵,生活方式以狩猎及採集为主。后续又于民国90年挖掘到三千八百年前的石棺、陶片、稻穀印痕,也证明了台湾很久前即有栽种稻米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