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39行: 第39行:
  
 
  2014年9月11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4]58号)批复同意撤销蒲吕镇,设立蒲吕街道;调整后,铜梁区辖24个镇、4个街道。2015年2月15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5]12号)批复同意撤销旧县镇,设立旧县街道;调整后,铜梁区辖5个街道、23个镇。
 
  2014年9月11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4]58号)批复同意撤销蒲吕镇,设立蒲吕街道;调整后,铜梁区辖24个镇、4个街道。2015年2月15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5]12号)批复同意撤销旧县镇,设立旧县街道;调整后,铜梁区辖5个街道、23个镇。
 +
 +
== 文化 ==
 +
 +
===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
 +
 +
  [[安居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2008年10月14日公布)
  
  

2018年1月19日 (五) 18:07的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重庆市 > 铜梁区
重庆市铜梁区:火龙舞
重庆市铜梁区: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重庆市铜梁区:铜梁龙舞
重庆市铜梁区:铜梁明代石刻仪仗俑

  铜梁区汉语拼音:Tóngliáng Qū;英文:Tongliang District),中国重庆市辖区,建县于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因境内“小铜梁山”而得名。位于重庆市境西南部。地理坐标北纬29°31′10″至30°5′55″、东经105°46′22″至106°16′40″之间,西南靠大足区,东北连合川区,南接永川区,西北邻潼南区,东南毗邻璧山区,幅员面积1340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3.78万人(2012年末)。全区辖5个街道、23个镇。铜梁区是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的故乡和蜚声中外的铜梁龙的发祥地,城区由巴川、东城、南城3个办事处组成。

  铜梁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以丘陵为主,东南部有毓青山巴岳山东西对峙,境内最高海拔902米,最低海拔185米,森林覆盖率33%。区内主要有涪江琼江(又名大安溪)、小安溪平滩河久远河淮远河六条主要河流,简称“一江两溪三河”,以及大小支流245条,属嘉陵江流域,总属长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历年平均降雨量1075毫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温度82%,年平均无霜期225天。有煤、铁、锶、硅石等矿藏及使君子、白芍等药材。G93成渝环线高速、319国道贯境。景点有巴岳山、西温泉、黄桷门等。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梁龙彩扎工艺精湛、舞龙艺术闻名中外。“铜梁龙舞”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铜梁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扩散层,渝遂高速公路自东南向西北贯境而过,距重庆主城仅半小时车程,距成都200公里,距渝怀铁路火车站15公里,距重庆机场65公里,距长江集装箱码头60公里。5条出境公路全长157.5公里,全区已经形成30分钟重庆、50分钟城区快捷交通网络,是川渝两地的交通枢纽,是重庆规划发展的重要产业承接地。

  邮编:402560 代码:500151 区号:023

行政区划

  全区辖5个街道、23个镇:巴川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蒲吕街道、旧县街道、土桥镇、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白羊镇、平滩镇、虎峰镇、石鱼镇、福果镇、少云镇、维新镇、高楼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永嘉镇、安溪镇、西河镇、侣俸镇、太平镇、小林镇、双山镇、庆隆镇。区政府驻巴川街道龙都路50号,距重庆市64千米。

历史

  唐武周长安四年(704)置铜梁县,因县城东铜梁山而得名。其右梁横亘,形如五屏,每当阳光照射,石梁呈古铜色,故名铜梁。清康熙元年(1662)撤铜梁、安居二县入合州,六十年(1721)将原铜梁、安居二县划出置铜梁县。

  1983年随永川地区划归重庆市。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58号)同意撤销铜梁县,设立重庆市铜梁区,以原铜梁县的行政区域为铜梁区的行政区域,铜梁区人民政府驻巴川街道龙都路50号。

  1996年,铜梁县面积1334平方千米,人口约80.9万人。辖巴川、旧县、安居、平滩、虎峰、西泉、少云、蒲吕、侣俸、土桥、二坪、水口、白羊、石鱼、维新、高楼、福果、大庙、华兴、围龙、全德、永嘉、安溪、西河、太平25个镇和永清、小林、双山、中和、岚峰、庆隆、新复、斑竹8个乡。县政府驻巴川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铜梁县常住总人口794104人,其中:巴川镇117388人、土桥镇27732人、旧县镇41868人、二坪镇14981人、水口镇11452人、安居镇38887人、白羊镇17910人、平滩镇47432人、虎峰镇37947人、西泉镇10741人、石鱼镇24029人、福果镇20114人、少云镇26917人、维新镇19960人、高楼镇13565人、大庙镇27368人、围龙镇24583人、华兴镇14693人、蒲吕镇24925人、全德镇22388人、永嘉镇34815人、安溪镇10843人、西河镇19260人、侣俸镇30730人、太平镇27499人、永清乡9175人、小林乡12584人、双山乡12666人、中和乡6902人、岚峰乡10339人、庆隆乡15680人、新复乡9774人、斑竹乡8957人。

  2002年末,铜梁县户籍总人口80.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7万人。辖25个镇、8个乡:巴川镇、土桥镇、旧县镇、二坪镇、水口镇、安居镇、白羊镇、平滩镇、虎峰镇、西泉镇、石鱼镇、福果镇、少云镇、维新镇、高楼镇、大庙镇、围龙镇、华兴镇、蒲吕镇、全德镇、永嘉镇、安溪镇、西河镇、侣俸镇、太平镇、永清乡、小林乡、双山乡、中和乡、岚峰乡、庆隆乡、新复乡、斑竹乡。共有45个居委会、571个村委会。

  2006年8月25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06]169号)批复同意铜梁县将8个乡、25个镇调整为3个乡、22个镇、3个街道。其中,撤销5个乡、3个镇,设立3个街道,调整7个镇的行政区域范围,保留3个乡、15个镇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具体为:撤销巴川镇、全德镇,设立巴川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将土桥镇的垣坝、会水、梭罗3村和石鱼镇的巴岳、沙塆、交通3村划归南城街道管辖;撤销永清乡,并入旧县镇;撤销中和乡,并入少云镇;撤销岚峰乡,并入蒲吕镇;撤销西泉镇,并入虎峰镇;撤销斑竹乡、新复乡,并入侣俸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铜梁县常住总人口600086人,其中:巴川街道80534人,东城街道78721人,南城街道49265人,土桥镇13496人,二坪镇7806人,水口镇5729人,安居镇21000人,白羊镇9284人,平滩镇30816人,石鱼镇14050人,福果镇12161人,维新镇10872人,高楼镇6364人,大庙镇16277人,围龙镇14690人,华兴镇9316人,永嘉镇22377人,安溪镇6075人,西河镇12567人,太平镇17909人,旧县镇31499人,虎峰镇30248人,少云镇19174人,蒲吕镇22719人,侣俸镇33968人,小林乡6753人,双山乡7329人,庆隆乡9087人。

  2010年12月28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0]124号)批复同意撤销庆隆乡、双山乡、小林乡,分别设立庆隆镇、双山镇、小林镇。

  201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0.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93万人;户籍人口83.64万人。201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0.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09万人;户籍人口83.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85万人。

  2014年9月11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4]58号)批复同意撤销蒲吕镇,设立蒲吕街道;调整后,铜梁区辖24个镇、4个街道。2015年2月15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5]12号)批复同意撤销旧县镇,设立旧县街道;调整后,铜梁区辖5个街道、23个镇。

文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安居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2008年10月14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