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二级导航|0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 = [[江苏省]]|2级 = '''宿迁市'''}}
 
{{二级导航|0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 = [[江苏省]]|2级 = '''宿迁市'''}}
 +
[[文件: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内盛开的白色梨花和紫色二月兰.jpg|right|thumb|280px|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内盛开的白色梨花和紫色二月兰。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18年3月31日]]
  
 
  '''宿迁市'''([[汉语拼音]]:Sù Qiān Shì;英文:Suqian City),[[中国]][[江苏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东南邻淮安市,东北接连云港市,西北与徐州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蚌埠市、宿州市接壤。总面积8555平方千米。总人口547万人(2010年)。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宿迁市'''([[汉语拼音]]:Sù Qiān Shì;英文:Suqian City),[[中国]][[江苏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东南邻淮安市,东北接连云港市,西北与徐州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蚌埠市、宿州市接壤。总面积8555平方千米。总人口547万人(2010年)。辖2个市辖区、3个县。

2019年10月17日 (四) 14:01的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江苏省 > 宿迁市
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内盛开的白色梨花和紫色二月兰。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18年3月31日

  宿迁市汉语拼音:Sù Qiān Shì;英文:Suqian City),中国江苏省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东南邻淮安市,东北接连云港市,西北与徐州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蚌埠市、宿州市接壤。总面积8555平方千米。总人口547万人(2010年)。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市境为徐淮黄泛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马陵山等低山,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四河(大运河、淮河、沂河、沭河)及众多溪流河汊。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915毫米。矿产资源有石英砂、蓝晶石、玻瓷砂、陶土、钾矿、金红石等。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新长铁路、G2京沪、G2513徐淮高速公路、S49新扬高速、205国道,以及245、249、250、121、324、325、326等省道穿境而过。名胜古迹、纪念地有楚霸王项羽故里、宿北大战纪念馆、彭雪枫烈士陵墓、骆马湖、乾隆行宫、三台山风景名胜区、嶂山森林公园等。

  • 邮编:223800 代码:321300 区号:0527

行政区划

  全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市政府驻宿豫区

历史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置宿预县。唐宝应元年(762年)避代宗讳改今名。以春秋时宿国人迁此,故名。

  1987年,撤销宿迁县,设立宿迁市。

  1996年7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将淮阴市的沭阳、泗阳、泗洪3县划归宿迁市管辖。宿迁市设立宿豫县和宿城区。宿豫县辖原县级宿迁市的顺河、耿车、皂河、埠子、大兴、来龙、蔡集、王官集8个镇和骆马湖、龙河、关庙、黄墩、陆集、罗圩、丁嘴、保安、曹集、晓店、塘湖、仰化、三棵树、侍岭、新庄、洋北、桌圩、赵埝、南蔡19个乡。宿城区辖原县级宿迁市的宿城镇和井头、支口、双庄、果园4个乡。

  2004年,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迁市宿豫区。宿豫区辖原宿豫县的顺河、皂河、大兴、来龙、蔡集、王官集、黄墩、晓店、陆集、仰化、丁嘴、关庙、新庄、侍岭14个镇和曹集、保安2个乡以及宿城区的井头乡,区政府驻顺河镇。将原宿豫县的耿车镇、埠子镇、洋北镇、龙河镇、罗圩乡、南蔡乡、三棵树乡和泗阳县的洋河镇、郑楼镇、中扬镇、仓集镇、屠园乡以及泗洪县的陈集镇划归宿城区管辖。调整后,宿城区辖双庄、耿车、埠子、洋北、龙河、洋河、郑楼、中扬、仓集、陈集10个镇和幸福、项里、河滨、古城4个街道及罗圩、南蔡、三棵树、屠园4个乡。区政府驻中山路。调整后,宿豫区由原宿豫县的23个乡镇减少为17个,总面积由1585平方千米减少为1254平方千米,总人口由96万人减少为68万人;宿城区由原来的1镇、1乡、4个街道增加为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总面积由原来的136平方千米扩大到854平方千米,总人口由原来的25万人增加到81万人;泗阳县乡镇总数由23个减少为18个,总面积由1726平方千米减少为1418平方千米,总人口由117万人减少为94万人;泗洪县乡镇总数由26个减少为25个,总面积由2810平方千米减少为2731平方千米,总人口由100万人减少为95万人(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当时相关新闻报道)。调整前,宿城区面积130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宿豫县位于总面积1163平方千米,人口68万人;沭阳县位于总面积2299平方千米,人口172万人;泗阳县位于总面积1362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泗洪县位于总面积2206平方千米,人口102万人(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简册(2004)》。

  2004年末,全市总人口521.39万人。

  2009年末,全市总面积834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2.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8.14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