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11月27日 (一) 19:12喜马拉雅03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四川省 > 成都市 > 新津县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马尔康市全景

  新津县汉语拼音:Xīn Jīn Xiàn;英文:Xinjin County),中国四川省成都市辖县。位于四川省中部。总面积330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2012年)。全县辖1个街道、10个镇、1个乡:五津街道、花桥镇、花源镇、金华镇、普兴镇、兴义镇、新平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邓双镇、文井乡。县政府驻五津街道,距成都市39千米。

  境内以平原为主,兼有浅丘。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256毫米,年均气温16.6℃。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地下水丰富,南河、金马河(岷江)、羊马河、西河、杨柳河在五津镇交汇,流经金华镇出境。成昆铁路、108国道、成(都)乐(山)公路、德(阳)乐(山)高等级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始建于南宋的观音寺,纯阳观及配套建筑黄鹤楼等。


  • 邮编:611430 代码:510132 区号:028

行政区划

  全县辖1个街道、10个镇、1个乡:五津街道、花桥镇、花源镇、金华镇、普兴镇、兴义镇、新平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邓双镇、文井乡。县政府驻五津街道,距成都市39千米。

历史

  古为蜀国地,秦为蜀郡地。汉置武阳县,因县居皂里江(今名金马河,为岷江正流)津之所,位金马河、同羊马河、西河(文井江)、南河、杨柳江五水交会之五津渡口,即在今县东五津镇(俗称旧县)。初名新津渡,亦称新津市。北周闵帝元年(557年)置新津县,因东汉建安年间废古玉津,开设新渡而得名。隋始迁今城。1960年并入大邑县,1962年恢复新津县。

  1996年,新津县面积331平方千米,人口约28.2万人。辖5镇2乡。县政府驻五津镇。

  1999年,新津县辖10个镇、4个乡:五津镇、花桥镇、金华镇、兴义镇、安西镇、新平镇、永商镇、邓双镇、普兴镇、花源镇;兴乐乡、龙马乡、黄渡乡、文井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津县常住总人口291021人,其中(11个镇、5个乡):五津镇62177人,花桥镇28201人,花源镇15709人,金华镇18615人,普兴镇15235人,兴义镇15827人,新平镇14448人,方兴镇14121人,安西镇13927人,永商镇18798人,邓双镇21784人,兴乐乡10718人,黄渡乡7103人,文井乡9762人,龙马乡8811人,万和乡15785人。

  2004年9月8日,省政府(川府民政[2004]31号)批复同意撤销黄渡、兴乐、龙马、万和4个乡。将原黄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普兴镇。普兴镇政府驻普兴场。将原兴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花源镇。花源镇政府驻花源场。将原龙马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新平镇。新平镇政府驻太平场。将原万和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兴义镇。兴义镇政府驻兴义场。

  2004年末,新津县总面积33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888人/平方千米。辖11个镇(五津、花桥、金华、兴义、安西、新平、永商、邓双、普兴、花源、方兴)、1个乡(文井),12个社区、186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津县常住总人口302199人,其中:五津镇76342人,花桥镇24558人,花源镇36545人,金华镇14068人,普兴镇20312人,兴义镇31205人,新平镇23489人,方兴镇11890人,安西镇12801人,永商镇18762人,邓双镇23458人,文井乡8769人。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15号)批复同意撤销五津镇,设立五津街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