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1年11月11日 (四) 13:00小煤球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设立于1994年,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奖励,1995年正式授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授奖数额不超过10个。

1995年至2020年,共有24个国家的136位外籍专家和3个国际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热带农业中心)、1个外国组织(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奖项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其他名称: 国际科技合作奖

创办时间: 1994年

主办单位: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奖项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简称:国际科技合作奖(China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ward)。1993年7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八届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指出:国际科技合作奖是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级科技奖励。从1994年起,国际科技合作奖开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归口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到目前为止,此项奖励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国际科技合作奖设立的目的及宗旨就是奖励在与中国科技合作与交流中,为推进科技进步,增进中外科技界合作与友谊,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及组织。国际科技合作奖的候选人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及其他派出机构等推荐部门负责推荐。

国际科技合作奖每年评审一次,不分等级。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者,由国务院颁发证书,不发奖金。国家每年都为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获奖人举行颁奖仪式。颁奖仪式一般在国内举行,必要时,也可在国外举行。

凡在某些科学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外籍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及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等,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者,就可以被推荐、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奖励的对象及范围,主要是指对中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公民或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证书;奖项不分等级。

获奖人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原国家科委设奖)获奖人

1992年度

1、八岛继男(Tsuguo Yashima),日本籍,国际协力事业团官员

2、吉塞佩 · 瓦朗蒂尼(Ginseppe Valentini),意大利籍,化学家,欧共体对外合作司司长

3、赫门 · 约旦(Hermann L. Jordan),德国籍,航空航天专家

4、奥洛夫 · 克劳森(Olof Claesson),瑞典籍,营养学家

5、铃木皓(Akira Suzuki),日本籍,农业专家

6、乔治 · 基沃斯(George A. Keyworth II),美国籍,核物理学家

1993年度

1、王正本(Wang Cheng-Ben),美国籍,科技管理学家

2、中村实(Minoru Nakamura),日本籍,世界放射技师会(ISRRT)会长

3、左天觉(Tien-Chioh Tso),美国籍,农业、烟草专家

4、米歇尔 · 卡邦蒂尔(Michel Carpentier),法国籍,欧共体信息总司总司长

5、米歇尔 · 苏蒂夫(Michel Soutif),法国籍,法国研教部仪器仪表委员会主席

6、克劳斯 · 耶森(Klaus Jensen),丹麦籍,临床微生物学家

7、雷彼德(Peter Reiter),芬兰籍,水利工程和冰工程学家

1995年度

共6位获奖人:

李约瑟(Joseph Needham),英国籍,男,1900年12月9日生于伦敦,192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3月病故。由中国科学院推荐。李约瑟博士前半生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研究,1942至1946年间,他来华援助战时科学与教育机构,在华4年期间,广泛考察和研究中国历代文化遗迹与典籍,为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做准备。从1954年后,李约瑟博士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陆续出版。在这部34分册的系列巨著中,他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陈省身(Shiing Shen Chern),美国籍,男,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省嘉兴市,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7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2004年12月病故。由中国科学院推荐。他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被国际数学界尊为“微分几何之父”,他曾获多项重要奖励,如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以色列Wolf奖等。陈省身教授始终对祖国心怀赤诚,曾提出“中国应该成为21世纪数学大国”。他积极推进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成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召开,支持和指导南开数学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坦荡襟怀,提携后生的优秀人格,为世人树立了崇高的典范。

李政道(Tsung Dao Lee),美国籍,男,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 ,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全校讲座教授。由中国科学院推荐。他与杨振宁博士合作,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共同荣获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5年,在李政道博士的倡导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他亲自担任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促进中国高级科技人才的系统培养。李政道博士热心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他强调高能物理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发展高能物理同时可以引进高技术。从1979年开始,李政道博士一直作为中美高能物理联委会美方成员,大力争取帮助来解决我国的种种技术问题。

杨振宁(Chen Ning Yang),美国籍,男,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由教育部推荐。他与李政道博士合作,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共同荣获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杨振宁博士率先回国,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相互理解,是美籍华裔科学家中最早访问新中国的人。此后,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重要建议。1984年,他向中国政府提出科技发展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1986年,他向中国政府提出完善基金制度和提高知识分子待遇问题。杨振宁博士特别重视帮助中国建立新的学科分支、科研实体与培养青年人才,他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合作起了重要作用。

原正市(Shoich Hara),日本籍,男,1917年8月28日出生,2002年因病在北海道去世。由黑龙江省科委推荐。原正市先生1938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是日本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创始人之一。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到我国黑龙江省传授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旱育稀植”是用旱地育秧的方法培育出根系发达、矮壮多蘖的秧苗,扩行减苗稀植,辅以科学施肥和节水灌溉等配套措施的水稻栽培新技术。经过中日两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这项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95年国家科委、农业部将其列为“九五”期间的农业生产重大技术之首位。据统计,旱育稀植水稻比常规种植平均每亩要增产10%以上。原正市先生传授的旱育稀植技术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做出杰出贡献。

艾里希·豪依塞尔(Erich Hauesser),德国籍,男,1930年6月9日出生,195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由中国专利局推荐。1976至1995年先后任原联邦德国专利局局长、德国专利局局长。豪依塞尔博士多年一直关心和支持中国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为促进中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在他的倡导下,中国和联邦德国于1983年8月签署了《促进中国专利事业》的专利合作项目协议。德方对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中国专利局业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对中国的版权、商标以及知识产权教学工作十分关心,与中国知识产权界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豪依塞尔博士曾多次应邀在中国专利局等单位做有关专利、商标和版权保护制度的学术报告,获得很高的评价。

1996年度

共4位获奖人:

丁肇中(Samuel C.C. Ting),美国籍,男,1936年1月出生,1962年获博士学位。由中国科学院推荐。1974年,丁肇中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即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因而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5年以来,丁肇中多次应邀来中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1977年秋,他在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MARK-J实验。从1978年1月起,先后有一百多名中国物理学家和研究生到他领导的实验组工作和学习。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中国科学家在L3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高能物理实验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贝聿铭(Ieoh Ming Pei),美国籍,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由建设部推荐。1985年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和国家文学艺术学院联合膺选为研究院院士。他设计的建筑物遍布世界各地,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建筑师,主要作品有40多座。代表作品有美国国家艺术馆的东楼、约翰 · 肯尼迪纪念图书馆,还有巴黎卢浮宫的重建工程等。他的这些建筑被称为“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也成为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作。贝聿铭大师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中国银行等。他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格·比施根斯(G. S. Bushgens),俄罗斯籍,男,1916年9月出生,1940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推荐。比施根斯教授是世界著名的航空科学家,他在推动中俄两国航空科技合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1960年,当我国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设计中国第一架超音速飞机时,他就曾带领专家组到沈阳对我国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对我国培养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给予了真诚的帮助。1993年底,他把刚脱稿的《干线飞机空气动力学》交中方人员翻译出版,该书阐述的系统性内容对开展新型干线飞机设计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他以高超的理论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卓越的成就受到中俄航空专家的广泛崇敬。

乌里·施瓦茨(Uli Schwarz),德国籍,男,1934年7月10日出生,毕业于德国图宾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由中国科学院推荐。1974年起,任德国马普学会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发育生物学和生化研究。1981年施瓦茨教授和中科院细胞生物所所长庄孝惠教授共同建议,在中科院细胞所建立一个马普客座实验室,供来访的外国科学家与中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并培养青年科学家。在他的奔波斡旋下,1985年4月,马普客座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开放型实验室。在他的努力下,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在客座实验室内建立青年科学家小组,发掘和造就中国优秀青年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施瓦茨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德科技合作与交流,有力促进了中德科技合作。

1997年度

共2位获奖人:

林少明(Arthur S. M. Lim),新加坡籍,男,1934年4月24日出生,眼科医学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眼科主任。林少明教授在25岁时就做了大量关于青光眼的研究,并积极推广白内障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他使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在中国得到普及和推广。他倡议并集资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了人工晶体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培训全国技术人员,成功完成手术万例,与其他医院共同完成手术六万例。他还捐资兴建了厦门、济南和银川三个人工晶体中心。

让—皮埃尔·勒伯汉(Jean-Pierre Lebrun),法国籍,男,1939年出生,任欧盟信息总司官员。由科技部推荐。勒伯汉先生作为欧盟信息总司负责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官员,负责对华合作已有十多年历史,在对华合作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一大批有利于提高中国科技水平、促进中国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示范项目得以实施,使信息通信领域成为中欧科技合作中最重要和最有成效的领域。勒伯汉先生策划实施的重要项目有:浙江富春江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上海市防汛自动测报决策支持系统,GSM移动通讯测试中心项目,数字音频广播(DAB)和数字电视广播(DVB)项目。在这些项目上,中方合作单位不仅得到了欧洲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还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

1998年度

共2位获奖人:

雅克—路易·利翁斯(Jacques-Louis Lions),法国籍,男,1928年5月出生,1954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62年任巴黎大学教授。由中国科学院推荐。利翁斯教授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热心培养中国派出的访问学者及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利翁斯教授多次访华进行讲演并出版学术专著,对中国在分布参数系统最优控制和有限元领域的研究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积极参加了筹建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的工作,促进法国政府将法国科研方面的资料纳入中国的CERNET网,在他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国很快恢复了国际数学联盟中的席位。作为国际数学联盟前主席,他对中国申请北京承办2002年国际数学大会给予了热情支持。

让·萨朴汉(Jean Sabourin),加拿大籍,男,1933年出生,1957年获电气与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90年至2003年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工作,先后任高级能源项目经理和基础设施政策高级专家。1993年至2001年,让 · 萨朴汉先生以高级项目经理的身份,代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协助中国发展能源项目,在立项和实施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项目涉及能源、水利发电以及与能源相关的效率和环境事宜,总技术援助经费达9,750万加元。让 · 萨朴汉先生积极推动加拿大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及其他合作,为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至今仍十分关心中国能源事业的巨大发展,并高度赞赏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1999年度

共4位获奖人:

若泽·阿尔贝托·德·卡马戈(Jose Alberto de Camargo),巴西籍,男,1934年10月26日出生,1958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74年起,任巴西矿冶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卡马戈先生富有远见卓识,视中国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他和巴西矿冶公司坚持不懈地将国际上最新的含铌合金钢技术源源不断地介绍到中国,促进了中国钢铁工业品种结构调整,推动了中国高强度低合金钢的发展。由于开发高附加值含铌钢的产品,中国钢铁企业共创经济效益达20亿人民币以上。卡马戈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巴钢铁工业科学技术合作,在含铌钢新品种开发和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屡获硕果。

石本正一(Shoichi Ishimoto),日本籍,男,1925年出生于大连市,在中国生活了17年,2000年2月去世。石本正一先生对养育过他的中国水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日本读完大学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他致力于中日农业科技交流,最早向中国传授地膜覆盖和园艺技术,无偿提供各种设施、农膜、技术资料,并投入大量资金派遣专家、教授来华指导。自1974年起,他百余次来华,曾前往我国26个省、市、区指导和培训,实施多项中日间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石本正一先生先后50余次到沈阳、大连等地,向农民传授地膜覆盖栽培、综合节水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石本正一先生为发展中国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强中日农业科技交流与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

乌姆博托·科伦博(Umberto Colombo),意大利籍,男,1927年12月出生,1950年在意大利获物理化学博士,随后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1978年任欧洲工业研究管理协会主席,20世纪80年代曾任意大利教育和科技部部长。科伦博教授积极推动意中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农业及农业生态技术领域、技术革新领域和地热领域为双方合作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发起了许多旨在进一步深化一种两国科技专家合作交流的活动,并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出谋献策。

瑞塔·柯威尔(Rita R.Colwell),美国籍,女,1934年11月出生,在华盛顿大学获得海洋学博士学位。由山东省科委推荐。1998年8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第11任主席。作为国际著名的海洋生物工程学家,柯威尔教授在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生物工程学的发展,1995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工程委员会决定在世界上建立五个“植物与水生生物中心”,柯威尔教授建议其中唯一的“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中国,由青岛海洋大学组建,并主动担任中心顾问,指导协助中心工作。柯威尔教授热心帮助中国科学家与外国科学家联合申请国际合作科研项目。这些国际合作项目使中国科学家有充分的资金进行接近国际水平的学术研究。

2000年度

共2位获奖人:

戈·辛·库西(Gurder Sigh Khush),印度籍,男,1935年出生,是国际著名水稻遗传育种家,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水稻遗传育种部主任,IRRI与中国建立水稻科研合作的主要开创者。由农业部推荐。自1979年以来,他多次访华,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我国水稻育种、生产的科研活动,成效显著。由他提供的IR种质直接或间接育成常规品种和杂交水稻在我国创造的年增产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1982至1999年间,库西博士作为导师亲自为中国培养了3名博士和7名硕士,资助80余位中国科学家出席国际会议,并在多个领域为中国培训了160余位青年科学家。库西博士为推动中国和世界多国的科技合作做出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沃尔夫冈·潘诺夫斯基(Wolfgang K.H. · Panofsky),美国籍,男,1919年出生,1964至1984年担任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主任,在他任职期间,SLAC的科学家做出许多世界一流水平的物理工作,若干重大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中国科学院推荐。潘诺夫斯基教授关心和积极支持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帮助中国选定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方案,对于BEPC的成功建造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担任BEPC领导小组和中科院顾问期间,他积极疏通并解决BEPC部件的采购问题。BEPC成功建成后,他在各种场合高度称赞中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他还积极鼓励和支持美国十几所大学的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物理实验。潘诺夫斯基教授对于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对维护中美两国的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1年度

共6位获奖人:

若泽·伊斯拉尔·瓦加斯(Jose Israel Vargas),巴西籍,男,1928年1月出生,1959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等职,1992至1998年任巴西科技部长。他推动巴西与中方签署了《中国航天局与巴西科技部关于联合研制地球资源卫星重大事项协议》,将尽力安排足够的经费确保资源卫星研制工作和反承包项目按计划进行列为工作要务。为了寻求合作共识和互利共赢,瓦加斯教授总是亲自出面与中方协调,通过平等对话协商,逐步化解了合作难题。他积极推动中巴空间技术合作,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毛焕宇(Huanyu Mao),加拿大籍,男,1951年出生,1990年获加拿大纽芬兰大学电化学博士学位。他于1996年10月受聘于中国信息产业部研究所,积极促进中加科技合作,在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毛焕宇出任天津力神电池股份公司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及主任,取得了数项重大成果,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被产业界称为“中国锂电池产业第一人”。

杨又迪(Charles Y. Yang),美国籍,男,1931年出生,1963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病理学博士。1979年至今,他先后担任国际大豆锈病协会主席、亚洲开发银行农业项目顾问和联合国蔬菜项目顾问。自1980年起,杨又迪先生多次访华,和我国农业科研人员合作改良、培育大豆、绿豆、番茄、耐热结球白菜等9种作物,200多个品种(品系)。其中绿豆品种“中绿1号”、“徐引2号”等优点突出,使绿豆增产6亿多公斤,增值近10亿元。他先后到我国20多个省、市进行技术咨询、开展合作研究、举办培训班和学术报告会,并资助我国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提高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声望。

米夏埃尔·佩策特(Micheal Petzet),德国籍,男,1933年4月出生,曾在慕尼黑、巴黎学习艺术史、考古。由国家文物局推荐。他从1989年起担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德国国家委员会主席,自1999年,佩策特教授担任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秦俑遗址发掘后,面临着许多保护上的课题,在佩策特教授的倡导下,中德双方共同成立了项目课题组,推动了该项目的实施工作。自项目开展以来,在彩绘保护、土遗址保护、秦俑修复、石铠甲修复与保护等多个文物保护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佩策特教授不仅为秦俑文物保护研究项目的确立做出主要贡献,还不断提出扩展、深化该项目的新途径,最终取得骄人的成绩和重大的突破。

比约昂·艾利克·维尔汉姆·诺登斯强姆(Bjorn Erik Wilhelm Nordenstrom),瑞典籍,男,1920年出生,1954年在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12月31日去世。诺登斯强姆教授是国际知名医学家,曾任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委员会主席。1983年,他创立了人体生物闭合电路学,发明了生物闭合电路治疗肺癌新技术。1987年,诺登斯强姆教授来中国讲学并传授生物闭合电路治疗肿瘤新技术,将专利技术无偿转让给中国,与中国有关部门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电化学疗法是中瑞科技合作的成功范例,使无数患者从死亡边缘重返人生。诺登斯强姆为推动中瑞科技合作和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黑田吉益(Yoshimasu Kuroda),日本籍,男,1927年出生,国际知名的岩石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他在世界上首次开展了矿物羟基氢同位素的测试和研究,开创了氢同位素研究的全新领域。黑田先生对中国有深厚的情谊,一直是日中友好协会的积极成员,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中国加入国际地科联(IUGS)和第30届地质大会在中国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在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下,拥有现代完整系统的地球化学测试体系的‘“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成功建立,中心近几年争取到国家“973”计划、“攀登“计划等重大项目,成为国内地学研究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黑田先生积极促进中日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为提高中国矿物资源探查和研究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度

共5位获奖人:

诺伯特·昂格特(Nobert Angert),德国籍,男,1940年9月出生,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加速器专家。由中国科学院推荐。1992-1995年负责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铅离子注入器直线加速器的研制。昂格特博士对华友好,作为德国国家重离子研究中心(GSI)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多年来积极支持发展对华科技合作与交流。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他邀请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上海原子能所等单位的近百名科技人员去德国GSI工作、访问和进修,为中国加速器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人才。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国建造重离子加速器及其技术改造和升级工作,帮助解决了许多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罗伯特·迪盖特(Robert Degeilh),法国籍,男,1927年4月出生,1955年获博士学位,从1958年起开始PVB树脂和胶片的研制开发工作,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多项技术专利。由天津市科委推荐。迪盖特博士对中国化工行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帮助下,中国成功在天津建成了年产4000吨的PVB胶片项目,打破了这一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格局。迪盖特博士不仅在PVB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在工艺上也有独到之处。在他的推动下,中国成功研制出专用型PVA树脂及PVB专用增塑剂,最终实现了这两大主要原材料的国产化。此外,迪盖特博士还为中国在PVB领域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约瑟夫·汉密尔顿(Joseph H.Hamilton),美国,男,1932年出生,著名物理学家。由上海市科委推荐。汉密尔顿教授在远离稳定线原子核、原子核高自旋态核结构和裂变过程等前沿领域的合作研究中取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成果。20世纪70年代起,他就一直同中国核物理学界保持合作,是率先协助中国核科学界打开国际合作之门,对中国核科学基础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之一。汉密尔顿教授发起和组织了多项国际学术会议,对提高我国核科学基础研究的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多年来,他邀请并与之合作的中国科学家达49人,他在中国年轻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韵贞(Yunzhen Cao),美国籍,女,1941年出生,美国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研究员。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艾滋病病毒研究室工作期间,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尿液存在特异性抗体的发现,曾轰动世界。几年后,她转到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参与了“鸡尾酒疗法”系列研究,该研究被誉为艾滋病防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98年7月,曹韵贞教授出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所属的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临床病毒学研究室主任。她为我国防治艾滋病的科学研究、临床治疗、技术队伍培训、国际合作等众多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她促成中美两国防治艾滋病高层专家互访,积极为我国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争取到资金和药物支持;她在我国HIV感染的重点城市设立治疗点,使我国HIV/AIDS规范化治疗从无到有,形成体系;她积极提倡预防,首先在我国开展了HIV-1母婴传播的预防和阻断,并在利用中药治疗艾滋病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平野敏右(Toshisuke Hirano),日本籍,男,1939年出生,曾任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主席,是国际火灾与燃烧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平野敏右教授1976年至1994年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在促进“中国科大——日本东大”合作项目,促进我国与日、英、美、俄、澳等国在火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他通过讲学、合作研究、人员互访、资助等方式,系统向我国科研人员介绍国际火灾科学和安全工程的现状、成果、学术思想和发展方向,在我国建设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建火灾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先后为我国培训科技人才120多人,组织200多名日本学者到中国交流合作,推动了我国火灾科学、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

2003年度

共4位获奖人:

丘成桐(Shing-Tung Yau),美国籍,男,1949年4月出生,22岁即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国际数学大师唐纳森誉为“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他解决了一系列猜想和重大课题,鉴于他的杰出贡献,年仅34的丘成桐教授荣获“菲尔兹”奖。丘成桐教授十分关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并为此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自1979年回国访问与讲学以来,他通过培养人才、成立研究所和捐款等形式,支持和促进我国的数学研究。1994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建了数学所,并任所长;1996年,他在北京建立了晨兴数学中心并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02年支持浙江大学修建永谦数学大楼,成立浙大数学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中心主任。他还倡议与主持了在我国召开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数学会议,并通过自己的影响邀请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威腾及“菲尔兹”奖得主等国际知名科学家前来参加会议。

杰根·伏格乐(Juergen Voegele),德国籍,男,1959年9月出生,农业经济学博士。由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推荐。杰根 · 伏格乐博士作为一名农业专家,在农村发展项目的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估方面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1991年到世界银行中国局任职,1998年调任世行驻华代表处农村发展部主任。他为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扶贫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负责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一期和二期两个项目,通过综合流域治理措施解决了生态环境退化和贫困问题。他负责的可持续海洋资源管理项目,减少了中国沿海渔业资源的压力,改善了水产品质量。他首次在世行在华项目中引进了HACCP概念和质量标准,极大提高了水产品加工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他负责的山西扶贫项目,受益人口达到200万,该项目的实施对帮助中国最贫困人口脱贫做出了显著贡献。

水岛裕(Yutaka Mizushima),日本籍,男,1933年9月出生,是日本东京大学的医学、药学双博士。水岛裕博士多年来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在水岛裕博士的安排和影响下,1994年日本大正制药将“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传授给中方技术人员。该技术的成功引进使我国在纳米制药技术和靶向制剂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是将药物封入脂微球中,利用其与病变血管的特殊亲和性和理化性,使病变部位药物量高于正常部位的数十倍至数百倍,从而实现靶向治疗。相关产品上市后,为数百万患者解除了血栓、血管硬化等血液循环疾病所造成的痛苦,使许多糖尿病并发症病人避免了截肢。2000年,水岛裕博士又将他的另一项专利技术——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转让给北京泰德制药公司。

艾利奥·马塔切纳(Elio Matacena),意大利籍,男,1924年1月出生,工程与科技咨询博士,任阿基米德桥公司总裁。由浙江省科技厅等单位推荐。马塔切纳博士创办的阿基米德桥公司与我国合作单位开展的“中国金塘海峡悬浮隧道桥的科学分析研究以及技术转让”项目,在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和天然景观、防止台风方面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工程意义。2001年马塔切纳博士向中国捐赠100万美金,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成立了“马塔切纳科学基金”,该基金奖励了一批在地学领域成就杰出的优秀青年科学家,资助了重要学术活动。多年来,马塔切纳博士及阿基米德桥公司一直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赴意研修和项目交流,这些活动为中国科学家开拓国际视野和了解国外前沿科技动态提供了有益的途径。马塔切纳博士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意科技合作事业,为中意科技交流与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4年度

共5位获奖人:

丹尼尔·魏思乐(Daniel Vasella),瑞士籍,男,1953年出生,医学博士。魏思乐博士是瑞士诺华制药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百事可乐公司董事会董事、国际制药商联合会主席。由中信集团公司推荐。魏思乐博士积极推动诺华公司与中国医药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在中国设立了多家办事处、分公司和合资企业。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国际合作、新药研发、技术升级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与中方共同开发的复方蒿甲醚项目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发明的抗疟新药复方蒿甲醚,是公认的当前治疗恶性疟疾最佳药物之一,已获得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复方药物发明专利权,是我国发明的复方新药首次获得国际发明专利,在国际医药行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合作过程中,魏思乐博士数十次派出专家组和技术人员,为中方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肯·金特(Kenneth W. Gentle),美国籍,男,1940年10月出生,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聚变研究中心(FRC)主任,国际著名的核聚变专家。由中科院推荐。金特博士一直致力于中美在核聚变领域的合作,在他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国科技人员与世界著名的等离子体理论与聚变实验研究机构——美国的FRC合作,提升了我国核聚变装置的技术参数,快速提升了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理论及实验研究的水平,并在现有的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物理研究方面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金特博士还积极协助和推动中科院和安徽省建立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他通过带博士研究生、资助我国聚变科研人员到FRC进修的方式培养了大批聚变领域的人才。在他的帮助下,FRC赠送和转借给我国的各种高技术尖端等离子体实验和诊断设备总价值已超过2600万美元。

科拉多·科利尼(Corrado Clini),意大利籍,男,1947年7月17日出生,1975年获职业保健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任意大利环境与国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推荐。柯利尼先生长期推动和实施对华能源、环境技术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在他的直接参与和努力下,中国科技部与意大利环境部于2002年签署了《环境科技合作协定》,2003年达成了《中国科技部和意大利环境部关于建立中意能源环境科技合作基金的协定》,与国家环保局、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等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他积极倡导人才培养,已在意大利为我国培训了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业人才120多名。

张汝京(Richard Chang),美国籍,男,1948年1月出生,电子工程博士。张汝京博士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官。由上海市科委推荐。2000年他筹资14.8亿美元,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创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中芯国际),把当代世界先进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主流工艺技术引入中国,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全球只有少数几家代工厂才具备的铜布线制程工艺和0.13微米及先进技术的光掩膜板制造服务。截止到 2006年12月底,该公司已向有关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1021项,获得授权的108件。中芯国际的建立,使得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有了极大提升,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荣久庵宪司(Kenji Ekuan),日本籍,男,1929年9月出生,博士,1995年任世界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参议员,世界设计组织主席,现任日本GK设计机构会长。由山东省科技厅推荐。荣久庵先生是国际著名的设计专家,在他领导下, 隶属于海尔集团的海高公司在美国/荷兰等国家设立了15个信息中心和设计中心,将国外先进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战略应用于海尔产品,使其家电产品的工业设计上了一个台阶。海高公司创建了整套先进的工业设计体系,使海尔集团成为设计风格方面的知名企业。在荣久庵先生的促进下,海尔集团于2000年加入世界设计组织,成为第一个加入该组织的中国企业。荣久庵先生注重人才培养,积极联系和帮助我国设计人员到国外培训, 为我国培养出数十名高水平的设计人才。

2005年度

共5位获奖人:

沃尔夫—迪特·杜登豪森(Wolf-Dieter Dudenhausen),德国籍,男,1940年1月6日出生,1969年获理论物理博士,原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中央总司司长。由科技部推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杜登豪森博士积极推动中德科技合作,为构架德国对华科技合作战略做出重大贡献。杜登豪森博士对华合作的态度和热情,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德国科技界。1998年杜登豪森博士全面负责德国对华科技合作,积极推动实施中德科技合作项目,最重要的有中德联合建立软件技术研究所和移动通讯技术研究所。2004年,德国马普学会与中科院签署了协议,共同创立中德计算生物研究所。此外,合作形式也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合作研究、联合示范、共同培养青年科学家、共同建立实验室日益成为主要的合作形式。

艾菲特·雅可布森(Evert Jacobsen),荷兰籍,男,1947年出生,博士,国际知名的植物科学家,现任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由农业部推荐。雅可布森教授十分重视中荷两国的农业科研项目的合作,他成功地策划了中荷战略联盟项目,该项目共吸引资金400万欧元,建立双边基础性高科技合作研究的重要平台,共同开展合作研究。他还积极从荷方申请项目,目前已经投入200万欧元建立实验室,现拥有各种仪器100多台件,总价值1500多万元。该实验室承担863和973等项目20多个。雅可布森教授是荷兰接受中国学生最早和培养学生最多的教授之一,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与我国在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蒲慕明(Mu-ming Poo),美国籍,男,1948年出生,现任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部主任,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在研究轴突导向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与细胞机制方面有卓越的成就。由中国科学院推荐。1999年,蒲慕明教授协助中国成功地建立一个新型的基础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成为中科院第一位外籍所长。他坚持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本土性,激励和推动全所科研人员瞄准科学重要问题,为提高中国神经科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做出应有的贡献。在蒲慕明所长以人为本、制度化管理、发扬中国知识分子优良传统与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相结合的理念指导下,神经所已经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内维尔·阿格纽(Neville Agnew),美国籍,男,1938出生,博士,美国盖蒂保护所从事文物保护的首席项目科学家,一位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文物保护专家。由国家文物局推荐。阿格纽博士作为最早参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外国专家之一,以他独到的眼光和专业经验,找到了帮助提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突破口。其中与敦煌研究院共同开展的敦煌莫高窟保护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由于阿格纽先生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的努力,敦煌研究院壁画保护和遗址综合保护的水平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十几年间,他先后在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以及承德避暑山庄开展了大量保护研究工作。他将世界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介绍到中国,并注重于将这些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应用到具体的保护项目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戴伟(David G. Evans),英国籍,男,1958年出生,1984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由北京市科委推荐。戴伟教授自1996年9月起与北京化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推出结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构想,开辟了层状及插层结构材料创制方面的新型研究领域。经工程化及产业化研究,该研究项目的5项成果成功实现了转化,顺利进入大规模工业生产阶段。截止2004年8月,累计生产1.5万吨,新增产值逾3亿元。自2000年以来,戴伟多次邀请世界知名专家来华讲学,还将与法国Blaise Pascal大学的合作纳入了中法政府间环境友好先进技术开发计划。在他的努力下,北京化工大学现代化学研究所成为我国唯一进入欧盟第六框架(FP6)卓越中心网络(纳米结构与功能材料)的实验室。

2006年度

共2位获奖人:

马丁·阿特肯斯(Martin Atkins),英国籍,男,1954年3月出生,中国BP技术项目经理,化学工程学家,从事催化及环境方面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工作。由中科院推荐。马丁博士致力于中英之间的化学工程技术合作,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了深入的合作研究工作。2002年1月,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石油公司(BP)合作项目“面向未来的清洁能源”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在天然气、氢能领域展开为期10年的基础性研究。在马丁博士的领导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高效的团队,解决了合作开发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近三年的合作,中国科学院与BP公司在技术实施方面形成了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项目”,就能获取每年10亿的额外投资回报,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英格玛·恩博瑞(Ingemar Ernberg),瑞典籍,男,1948年11月出生,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微生物及肿瘤生物学中心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与癌症领域的研究工作。他还兼任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与中国合作部门负责人,直接参与并推动与中国科研部门在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工作。由广东省科技厅推荐。英格玛·恩博瑞教授十分重视中瑞双方科技交流,积极参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与国内科研单位在医学教育和生物医学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他先后组织了4次中瑞科学家间有关癌症、生物科技等专题学术论坛,他还直接参与或协调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建立“中山大学-卡罗林斯卡肿瘤学合作实验室”和 “卡罗林斯卡-北京大学合作实验室”。

2007年度

共4位获奖人和1个国际组织:

李向阳(Xiang-Yang Li ),英国籍,男,1962年10月出生,地球物理学博士,英国爱丁堡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地质探测与信息技术和地震各向异性与多波研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推荐。李向阳教授从事多波地震勘探及裂缝检测方面的研究达20 年之久,是世界勘探地球物理界知名专家。自90年代起,他就开展与中国的技术合作,曾担任石油大学的兼职教授。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李教授与中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开始地震裂隙检测方面的合作,六年间成功地完成了三期合作研究,为中国“多波多分量处理技术和裂缝预测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将与李教授合作在英国爱丁堡设立海外研究基地,作为物探重点实验室的国际部。

刘锦川(Chain-Tsuan Liu),美国籍,男,1937年10月出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资深院士、金属与陶瓷部合金行为与设计组组长。由教育部推荐。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先进金属材料的研究工作,是国际材料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科学家。近二十余年来,刘锦川博士致力于促成中美的技术合作,特别是推进中美在高温材料以及块状非晶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中国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迅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努力下,目前中国在金属间化合物方面的研究已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目前,刘锦川博士正与部分中国著名大学和研究院交换访问学者,共同开展多组元合金体系过共晶和玻璃形成能力研究。

尼·列·多布列佐夫(N.L.Dobretsov),俄罗斯籍,男,1936年1月出生,地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院长,主要从事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推荐。多布列佐夫院士自担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院长以来,积极推动俄罗斯科学院,特别是西伯利亚分院与中国的合作,为中国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直接签署双边科学合作协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他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与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优先在日地物理、资源环境、航空航天技术、激光技术、加速器及应用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并于2000年底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第一个联合研究中心——中俄空间天气联合研究中心,2005年组建了长春中俄科技园。在国际合作中,多布列佐夫院士十分维护中国的形象,积极推荐中国科学家在区域合作组织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彼得·格鲁斯(Peter Gruss),德国籍,男,1949年6月出生,生物学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主席,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推荐。彼得 · 格鲁斯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起积极推动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深入开展科技合作。倡导并推动中德两国科学家共同探索科技问题,共同拓展研究领域,共同举办高层次研讨会,共同推进两国间的科技合作,共同开展与第三国合作研究。合作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天文、生物、化学、地球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在格鲁斯教授的推动下,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组建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6个青年科学家小组和14个伙伴小组,合建了交叉学科中心,筹建了研究所。在中国和德国均培养了多位中国学者。

国际水稻研究所(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RRI)是一个自主的、非赢利性的、国际性的水稻研究机构,总部设在菲律宾。IRRI一直在世界水稻的科研与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分别在11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或分支机构,其宗旨是创造和传播水稻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帮助成员国建立和健全水稻研究系统。由农业部和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共同推荐。自1981年以来,IRRI为推动中国水稻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引进全球水稻品种资源的渠道,提供大量的优质水稻品种和基因资源,促进了中国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与利用。通过人力资源培训及联合研究载体的建设,还促进了中国水稻科学研究能力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IRRI与中国联合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在水稻科学的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并联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中国水稻科学界的国际影响。国际技术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中国水稻科学研究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8年度

共3位获奖人:

罗斯高(Scott Douglas Rozelle),美国籍,男,1955年7月出生,农业经济学博士,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和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国际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发展经济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工作。由中科院推荐。罗斯高教授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同中国学者合作,从事中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研究,他在推进中国农业经济政策的学术研究、促进世界了解中国改革成就以及促进中国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罗斯高教授为中国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团队和培养优秀农业经济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积极推进中国科研人员开展广泛的、平等的国际合作研究,到目前为止,由他启动或参与的中国同国际的合作项目已达50多项。

维克多·罗伊·斯夸尔(Victor Roy Squires),澳大利亚籍,男,1937年12月出生,生态学和干旱地可持续管理专家,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教授。由国家林业局推荐。维克多 · 罗伊 · 斯夸尔教授自1985年首次来华执行国际项目,20多年来,通过开展合作研究、策划和筹办国际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担任客座教职等多种形式,为中国干旱区研究的学科发展与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首次在中国倡导参与式土地监测系统的开发,牵头制定 “甘肃荒漠化防治优化方案”,引入干旱区“碳截存潜力”新概念,主持的“东北亚沙尘暴防治”项目,完成了区域沙尘暴监测及早期预警网络的总体框架,形成中国、蒙古、日本、韩国和ADB、UNEP、UNESCAP、UNCCD等“4+4数据共享机制”(4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并为中、蒙两国优选出8个沙尘暴防治试点项目区。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荒漠化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中方合作者中多人已成为干旱区管理和荒漠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型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

洛塔·雷(Lothar Hans Reh),德国籍,男,1931年8月出生,能源、化工专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名誉教授,由中国科学院推荐。洛塔·雷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工程和循环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自1975年以来,洛塔 · 雷教授多次访问中国,与中国的几代科学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30多年来,洛塔·雷教授致力于推动与中国学术界、企业界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流化床技术在中国的工业应用。在洛塔 · 雷教授的努力下,促成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2000年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他将历经十多年研究开发的一整套工业规模的循环流化床装置及包含4万组数据的循环流化床数据库系统无偿赠送中国,同时成立了中瑞联合实验室。该套装置和数据库系统提升了中国流态化和颗粒学的研究水平,促进了过程工程学科前沿的发展,为中国过程工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度

共7位获奖人:

沈元壤(Yuen-Ron Shen),美国籍,男,1935年3月出生,物理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学、表面科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推荐。自1972年以来,沈元壤教授积极开展与中国的科技合作交流,具有时间长、领域宽、影响深的特点,显著提高了中国光学和凝聚态物理的国际学术影响。1980年,他在中国创办了“全国激光物理讨论会”,至今已召开14届。在他的实验室,他亲自指导中国访问学者与研究生40余人。他对中国科研体制改革和高校教学评估的建议,被相关单位借鉴和采纳。

爱斯特·路德维希·温奈克(Ernst-Ludwig Winnacker),德国籍,男,1941年7月出生,化学博士,慕尼黑大学教授,著名生物化学家,曾任德国科学基金会主席、欧盟科学理事会秘书长。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推荐。自1981年起,温奈克教授提出一系列富有创新的主张并采取有效措施,促成建立了中德科学中心以及多个中德联合研究小组、青年科学家小组,推动开展了多个合作研究项目、联合科学考察和前沿领域科学研讨会等。他倾力培养优秀的中德友好青年科学家,使他们在科技教育界发挥作用,成为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友好使者。他为中德科技富有成效的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米歇尔(Michel Che),法国籍,男,1941年12月出生,博士,法国皮埃尔 · 玛丽居里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米歇尔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法催化合作研究,在催化材料制备、表征和理论方法等领域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获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在他的推动和组织下,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和法国科研中心之间大规模的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并已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担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指导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和培养催化专业人才,积极参与我国催化领域的战略研究,为提升我国催化界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做出重要贡献。

文森特·陈(Vincent Chan),美国籍,男,1949年9月出生,等离子体物理博士,美国通用原子公司能源部理论与计算科学中心主任,著名等离子体理论专家。由安徽省科技厅推荐。2000年以来,文森特 · 陈博士担任中美聚变合作美方协调人,促进中美在EAST国家大装置上互利互惠的合作,将中美聚变合作带进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他的推动下,赠送和互换设备总价值超过2亿2千万元人民币,并为我国近百名科研人员提供了赴美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的科研骨干。他为快速提升我国核聚变研究的水平、取得新发现和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马朗人(Arima Akito),日本籍,男,1930年9月出生,理学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著名核物理学家,现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会会长。由中国科学院推荐。有马朗人教授曾任东京大学校长、日本文部省大臣兼任科技厅长官。三十年来,他坚持推进中日两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两国友好事业的发展,在核物理、同步辐射、科技政策、大学教育、产业化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对我国科技合作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他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科技界高层在战略层面的交流与合作。

奥古斯汀·拉赫·戴维拉(Agustin Lage Davila),古巴籍,男,1949年3月出生,博士,古巴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学家,古巴分子免疫学中心主任。由北京市科委推荐。拉赫博士自1994年起代表古巴政府与中国开展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他是《中古生物医药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领导成员。2000年与中方合作建立了中古生物医药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成功我国第一个肿瘤治疗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泰欣生,为中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布立顿·强斯(Britton Chance),美国籍,男,1913年7月出生,生物学博士,美国、英国、瑞典等六国科学院院士,前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由湖北省科技厅推荐。布立顿 · 强斯教授是国际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医学光子学创始人之一,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他对中国十分友好,积极支持中国的科技事业,为中国培养了众多优秀科技人才。自1997年起,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学科基地,推动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2010年度

共5位获奖人:

克劳斯·托普弗(Klaus Toepfer),德国籍,男,1938年7月出生,环境规划专家,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由上海市推荐。20多年来,托普弗教授积极推动中德、中非合作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把水处理技术和水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新技术引入中国,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崇明生态岛建设等提供了重要建议。他还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在他的推动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同济大学共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他目前担任该学院的首席教授,该学院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培养了大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才。

甘中学(Zhongxue Gan),男,1951年8月出生,美国籍,能源系统工程与智能控制专家。由科学技术部推荐。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甘中学博士致力于开发系统能效技术,在煤基清洁能源、光伏能源和智能装备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和工程示范。他带动了几十名海外人才回国,创建了煤基低碳能源实验室,该实验室已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他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民营企业与美国和俄罗斯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他作为企业界的代表,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罗格·博奈(Roger M. Bonnet),男,1937年12月出生,法国籍,国际著名空间物理学家,现任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曾先后担任欧洲空间局副局长和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推荐。1990年以来,博奈教授积极支持中国科学家参加欧洲空间局的星簇计划,并在中欧合作的“地球空间双星计划”的立项与实施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在担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期间,他力促中国空间科学家走向世界舞台,为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艾伯特·赫尔曼·格哈德·伯纳(Albert Hermann Gerhard Boerner),男,1941年4月出生,德国籍,国际知名天体物理学家,推动中德双方天体物理学合作的先行者。由中国科学院推荐。1979年以来,伯纳教授通过举办讲座、中德双边系列研讨会和接纳中国学者到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工作等,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天文学发展,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他创造性地建议在中国科学院建立马普青年伙伴小组,目前已建立了20余个伙伴小组,学科遍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主要基础研究领域。该项目的实施为中国科学院引进了杰出人才和新的学科方向。作为德方负责人,他成功地在上海天文台建立了青年伙伴小组,该团队已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团队,研究结果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福克·荷弗里德·维特曼(Folker Helfrid Wittmann),男,1936年4月出生,德国籍,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建筑材料专家。在建筑物维护与古建筑保护、建筑材料研究与测试、水泥基材料断裂力学及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等方面享有国际盛誉。由青岛市推荐。自2002年受聘于青岛理工大学以来,维特曼教授培养了博士、博士后40余名,在促进该校混凝土材料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青岛工作期间,他参与解决了一些重大工程的技术问题,对保证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度

共8位获奖人:

德乐思(Andreas Dress)男,1938年8月出生,德国籍,国际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首任执行所长、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顾问。由上海市推荐。德乐思教授2005年全职来华工作,组建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共建的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他与其他所领导一道,带领全所人员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构建了一个国际化研究所的组织架构,为研究所后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所成立以来,组织了大量的国际学术活动,已与近30个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项目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在计算生物学研究领域获得了国际同行认可的学术地位。

江见俊彦(Toshihiko Emi),男,1935年2月出生,日本籍,国际著名冶金专家。因其在钢铁冶金领域的卓越贡献,曾先后荣获瑞典工程院Brinell金质奖章等27项奖励。由江苏省推荐。2006年,江见俊彦教授加入江苏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任沙钢集团钢铁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营。同时,他还亲自指导研发项目的开展,先后建立科研项目101项。截止2010年12月底,项目产品销售总量达200万吨,销售收入88亿元人民币;项目成果申请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已获授权8项。他还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了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戴宇阁(Hugues de Thé),男,1959年1月出生,法国籍,医学专家,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受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问。由上海市推荐。戴宇阁教授长期以来积极参与和推动中法科学交流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他为培养中国医学研究的高端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促成申请并完成了多项合作计划。2002年戴宇阁教授和中方人员共同促成中法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是中法两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内最大的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上,2006年成立了癌症研究中法国际合作实验室(LIA),吸引了更多的中法优秀科学家加盟。中法中心以及国际合作实验室的成立得到了中法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及评价。

约翰·巴士威(John A. Buswell)男,1942年6月出生,英国籍,食用菌生理和活性物质研究专家。由上海市推荐。自2003年受聘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以来, 巴士威教授倾力促成中国于2005年首次举办世界食用菌大会——“第五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及产品大会”,积极推进中国重要食用菌品种香菇、草菇和灵芝等基因组测序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工作,全力在国际上介绍中国食用菌科研和产业情况,成功推荐中国食用菌人才走向国际舞台。他通过在中国建立食用菌生理生化研究队伍,邀请大批国外知名食用菌工厂化专家来华交流,推荐中国食用菌专家到欧美留学访问和交流等多种形式,有力地提升了中国食用菌行业的科技水平,促进了中国食用菌产业的进步。

栗原博(Hiroshi Kurihara)男,1954年12月生,日本籍,中药及保健品功能研发专家,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副所长。由广东省推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栗原博教授积极推动中国与日本的科技合作交流。2003年,他从日本带来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并利用境外资金建立暨南大学白兰氏基金会健康科学研究中心,邀请国外科学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来华后,他一直从事中药及保健品功能研究,建立了多种中药活性及功能评价方法,促进了中药的国际化。他还积极推进天然无咖啡因茶的产业化工作,成功解决了品种纯化及产业化育苗等关键技术,为该茶叶品种大规模种植及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热心参与教学工作,指导中国博士、硕士研究生四十余人,深受学生的好评。 

斯蒂芬·波特(Stephen C. Porter)男,1934年4月出生,美国籍,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主席,国际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聘客座教授。由中国科学院推荐。自1985年始,波特教授通过与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共同筹办国际研讨会、举办学术讲座、担任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为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多年来,他对中国青年科学家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与成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他多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宣传中国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及对第四纪科学发展的贡献。同时,他对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发展以及学科方向的制定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地球环境所乃至中国第四纪研究走向国际做出了重要贡献。

岩本爱吉(Aikichi Iwamoto)男,1950年2月出生,日本籍,传染性疾病与病毒学专家,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亚洲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由中国科学院推荐。岩本教授为促成2005年中国科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请了2005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资助的“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研究基地建设项目”,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别建立了“分子免疫学与分子微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和“结构病毒学与免疫学联合实验室”。 2006年,上述两个实验室被正式批准作为中日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此外,岩本教授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医院、国家及地方疾病控制中心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增进了中日两国分子医学研究领域的协同发展。

逯高清(Max Lu)男,1963年11月出生,澳大利亚籍,纳米材料专家,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昆士兰大学副校长。由中国科学院推荐。逯高清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特别是2003年他成为中科院海外创新团队—沈阳界面材料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并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以来,与金属研究所在清洁能源用材料等领域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了中科院在太阳能光催化、储能、储氢等清洁能源用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逯教授还致力于中国新能源材料领域青年人才的培养,并积极推动澳大利亚科学院、澳大利亚工程院与中国的交流合作。

2012年度

5位获奖人:

理查德·杰尔教授,美国籍,男,1939年11月出生。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分析化学家,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以色列沃尔夫化学奖等多项奖项,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联合推荐。杰尔教授长期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科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中国科学人才。在任美国科学理事会主席期间,他积极推动两国基金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他积极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建言献策;作为战略科学家,他对中国化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作为科学基金绩效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主席,成功领导了科学基金国际评估工作,为科学基金事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科研、教学的大学教授,他精心而真诚地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中国籍科学人才。他多次应邀来华讲学和出席会议。他与华人作者合作撰写文章共计169篇,相当多的合作者现在中国工作。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中美科技外交的友好使者,对中美科技合作发挥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和独特推动作用。

弗莱明·贝森巴赫教授,丹麦籍,男,1952年10月出生。现任丹麦奥胡斯大学交叉学科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由中国科学院推荐。贝森巴赫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表面科学、分子电子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等领域,在物理、化学、纳米科技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自1990年起,贝森巴赫教授开始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他在推动中丹研究生联合培养、中丹联合纳米科技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他倡导并推动丹麦大学联合会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立中丹科教中心,发起丹麦基金会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中丹纳米科技国际合作重大项目,自2011年起他担任丹麦嘉士伯基金会董事会主席,积极探讨与中国科学院在生物科技领域筹建联合实验室等事宜,为促进中丹纳米科技国际合作及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朗尼·汤普森,美国籍,男,1948年7月出生。世界著名的冰川环境和古气候学家,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获得“泰勒奖-地学环境成就奖”。由中国科学院推荐。汤普森教授开拓了山地冰芯古气候重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仅在Science、Nature杂志上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的研究论文就多达11篇,其中多篇是与中国科学家合作撰写的,为推动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有着丰富的研究生教学经验,帮助中国地学界培养了多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为中国冰川和环境领域科研力量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从2003年以来兼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学术副所长,与中国科学家一起推动“第三极环境(TPE)计划”,为中国科学家引领国际第三极环境研究做出了新的贡献。

黑川真一教授,日本籍,男,1945年6月出生。国际知名的粒子加速器专家。他曾担任多个国际加速器学术组织的主席,荣获2011年维德奥奖等国际大奖。由中国科学院推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川真一教授先后50多次访问中国,积极推进日本加速器界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他大力推动日本学术振兴会和中国科学院签订在加速器相关科学领域的合作项目,并担任日方协调人。他推进中日人员互访和合作研究;推广低温超导和实验物理与工业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组织讲习班和研讨会等,培养人才;担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并努力促进在上海光源上的合作。他为中国大型粒子加速器装置的建设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费立鹏教授,加拿大籍,男,1949年9月出生。国际知名的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家,现任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由上海市推荐。自1985年以来,费立鹏教授通过创立研究平台、牵头组织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形式,积极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中国公共精神卫生领域的研究工作。他通过联合中国有关单位,开展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心理解剖研究,掌握了中国自杀人群的疾病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因素自杀模型并推动了危机干预、合理储藏农药等政策制定,为减少自杀死亡人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引进并修订完善了国际通用的临床检查与诊断工具,使中国对各类精神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更加科学和完整。调查数据和研究结论不仅得到国际重视,而且为中国政府制定精神卫生政策、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年度

8位获奖人:

法比奥·洛卡,意大利籍,男,1940年1月生。雷达遥感专家,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意大利国家科学委员会成员、欧洲地球科学和工程协会和欧洲地球物理学会荣誉会员,曾经担任欧洲地球科学和工程协会主席。由湖北省推荐。

许忠允,美国籍,男,1935年2月生。木材科学家,美国农业部林务局南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曾获美国农业部“最高科研创新奖”、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奖项。由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联合推荐。     

杨·哈弗,德国籍,男,1943年3月生。海洋地质学家,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地质室原主任,在多个重要国际学术机构担任要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和立陶宛科学院外籍院士,波兰什切青大学教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客座教授。由国土资源部推荐。

赫伯特·雅克勒,德国籍,男,1949年7月生。发育生物学家,现任德国马普学会副主席兼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享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等多个学术称号,荣获德国联邦总统创新奖等多项奖励。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日列布佐夫,俄罗斯籍,男,1938年9月生。空间物理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发表论文240余篇,是俄罗斯空间天气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曾获俄罗斯祖国服务奖、俄罗斯政府荣誉奖以及列宁100周年劳动英雄奖等多项荣誉。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王中林,美国籍,男,1961年11月生。纳米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高塔终身讲席教授、终身校董事教授和工学杰出讲席教授。由教育部推荐。

艾伦·牟俊达,加拿大籍,男,1945年1月生。干燥学家,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加拿大化学研究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国际干燥研究领域“世界顶级贡献奖”、“干燥终身成就奖”、“干燥领域杰出的全球领导奖”等国际奖项。由江苏省推荐。

倪军,教授,美国籍,男,1961年11月生。制造工程专家,密西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科学冠名教授、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特聘顾问、密西根学院院长。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总统教师奖、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William T. Ennor最高制造技术奖、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金奖、上海市政府海外科学家杰出贡献白玉兰金奖等奖项,任世界经济论坛先进制造全球议事委员会副主席。由上海市推荐。

2014年度

7位获奖人和1个外国组织:

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俄罗斯籍,男,1930年3月生。半导体物理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从1990年至今先后担任前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享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及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等许多国家的院士称号,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推荐。

弗农·道格拉斯·布罗斯,加拿大籍,男,1930年1月生。燕麦育种专家,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终身教授。曾荣获“加拿大国家勋章”、中国“友谊奖”、加拿大国家公共事业贡献纪念奖等荣誉。由吉林省推荐。

黎念之,美国籍,男,1932年12月生。化学工程专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美国恩理化学技术公司总裁,荣获国际化工著名奖项珀金奖章、国际化工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由中国工程院推荐。

菲尔·罗尔斯顿,新西兰籍,男,1949年2月生。草业科技专家,新西兰国家草地农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植物改良研发团队负责人,国际牧草种子组织主席,获新西兰科技奖3项和中国政府友谊奖。由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推荐。

披沙拉·斯乃文,泰国籍,男,1950年9月生。育种科学家,泰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国际亚洲与大洋洲育种研究协会主席。由江苏省推荐。

富兰克·马尔科·佩拉诺,澳大利亚籍,男,1939年1月生。矿床地质学家和矿产勘查专家,西澳地质调查局首席地质师,西澳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期刊Ore Geology Reviews主编,国际矿床成因协会副主席。2014年荣获国际矿床领域著名奖项Kutina-Smirnov奖章。由国土资源部推荐。

尼克·伦格斯,荷兰籍,男,1939年11月生。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管理专家,荷兰国际地球信息科学及对地观测研究院教授,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前主席,国际地质岩土工程协会联合会执行主席,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发表论文近百篇,专著十余部。由国土资源部推荐。

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始建于1941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专门从事癌症治疗、研究、教育和预防的医疗中心之一。该中心目前拥有1.9万名员工,每年接诊11余万名癌症患者,培训专科住院医师1100人。由广东省推荐。

2015年度

7位获奖人:

杨克里斯特·杨森(Jan-Christer Janson;1938年7月— ),瑞典籍。国际著名生物分离科学家,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乌普萨拉皇家科学院院士。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冲村宪树(Okimura Kazuki;1940年7月— ),日本籍。长期任职于日本文部科学省,曾任研究开发局局长、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所长、官房长官、科学审议官(副部级)等职,并获日本国家公务员最高奖“瑞宝重光章”。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推荐。

叶甫盖尼·维利霍夫(Evgeny Velikhov;1935年2月— ),俄罗斯籍。国际著名核聚变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所长、俄罗斯总统科学顾问。由安徽省推荐。

彼得·史唐(Peter J.Stang;1941年11月— ),美国籍。有机化学家,美国犹他大学杰出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担任《美国化学会志》主编,曾获美国国家科学奖、中国政府友谊奖。由中国科学院推荐。

维尔特·伊恩·利普金(Walter Ian Lipkin;1952年11月— ),美国籍。医学病毒学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人畜共患病和新发传染病联合诊断中心主任。由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推荐。

卡洛·鲁比亚(Carlo Rubbia;1934年3月— ),意大利籍。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先后担任哈佛大学“尤金·希金斯”物理学荣誉教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总所长,意大利国家新技术、能源和环境署主任,德国波茨坦可持续性先进研究所科学主任。由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推荐。

鲁比亚教授在粒子物理实验领域,特别是弱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创新性的将CERN的超级质子加速器改建为质子-反质子对撞机,并带领实验团队利用这台对撞机发现了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波色子W粒子和Z粒子,因此获得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能量放大器的概念,大力推进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核能系统(ADS)的研究。

30多年来,鲁比亚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欧科技合作。特别是1989年担任CERN总所长后,他大力推进CERN与中科院高能所的合作,帮助建设高能物理实验基地,支持高能所引进了CERN 发明的互联网。在他的领导下,CERN 在1993 年提出了关于“免费使用互联网协议和程序”的决定,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包括在中国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在推动中意能源和环境领域合作,促进高能所开展ADS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约翰尼斯·弗兰肯(Joannes Frencken;1950年2月— ),荷兰籍。口腔公共卫生学专家,荷兰奈梅亨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曾被国际牙科学会评为“1998-1999年度国际牙科医生”,2015年被世界牙科联盟推选为公共健康委员会主席。由教育部推荐。

弗兰肯教授是龋病非创伤性修复(ART)技术的创始人。ART技术不使用牙钻,无需电力及供水设备,为不发达地区龋病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案,也使发达地区学校和社区的龋病预防及治疗得以实现。1994年起,ART技术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倡和推广。

1998年起,弗兰肯教授开始与我国口腔医学界合作,积极推动了中国口腔医学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口腔疾病预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通过讲座培训和临床指导等方式,促进了西部地区口腔健康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推广,与武汉大学深入合作,在ART技术应用和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提高我国中部地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见

国家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