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航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事业可以追溯到1956年,那时中国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现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前身。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努力,中国已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的行列。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北斗导航,从第一枚运载火箭到首次载人航天,从天宫一号嫦娥落月到天问一号环绕火星。到了2021年5月,搭载在天问一号着陆器上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上着陆,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嫦娥四号,人类机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全景图
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
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出舱瞬间
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

宗旨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地球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中央专委会议,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航天项目

人造卫星

从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至2013年初,中国已成功自主研制并发射140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 2012年12月27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北斗三号系统于2020年7月31日正式全球开通。2020年12月6日,高分专项工程完成收官任务。

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重型火箭

自1996年10月至2009年8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录得连续76次发射成功。新一代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120吨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展顺利,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八号,在2015年至2020年相继服役,成功发射。长征九号运载火箭,正在研发中将投入中国探月工程使用。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 2004年1月23日正式立项
  • 2007年10月24日发射嫦娥一号,完成首次月球环绕任务,获取了世界上首个月球多频道被动微波遥感探测。
  • 2010年10月1日发射嫦娥二号, 完成了10米级解析度的全月面遥感成像。
  •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登陆成功,是1976年以来首个软着陆于月球的无人探测器。
  • 2014年11月1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从月球轨道返回。
  • 2018年6月14日,鹊桥号中继卫星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晕轮轨道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着陆与月球背面的冯卡门环形山,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软着陆于月球背面。
  • 2020年11月24日,中国发射嫦娥五号于月球正面进行取样返回任务,将约2公斤样品带回地球。
深空探测
  • 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嫦娥二号在距地球约700万公里远的深空掠过小行星4179,最近距离仅为3.2公里,飞掠时速高达10.73公里/秒。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小行星进行探测,中国也成为继美国、欧空局和日本后,第四个对小行星实施探测的国家或组织。有关测控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年中,嫦娥二号已经突破了1亿公里深空。
  • 2020年7月23日, 中国发射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环绕火星,成为中国第一个火星人造卫星,并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的乌托邦平原

计划

  • 建造66吨级的中国空间站,远期可拓展至180吨。
  • 继续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 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等任务,建设无人月面基地。
  • 2012年6月14日,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中科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上表示,中国深空探测当前的任务是进行太阳系探测,要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太阳系生命信息的探寻,行星的起源与演化和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太阳和小天体活动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地外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以支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
  • 中国后续深空探测工程,初步明确了四次任务。第一次任务是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2021年到达火星。计划2028年左右进行第三次火星探测,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中国还将在2024年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天王星飞越探测。
  • 搜寻太阳系近邻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计划觅音计划已于2018年启动,该计划涉及空间分布式合成孔径阵列望远镜、低噪声中红外探测器、高灵敏高稳定深低温空间探测等关键技术,已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列入面向2030年和2045年即将开展的重大工程项目。

目标

中国国家航天局《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列出了短期(5年)目标:

  • 建立一个长期的地球观测系统
  • 建立一个独立的卫星通信网络
  • 建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提供商业发射服务
  • 建立遥感系统
  • 进行微重力,空间材料,生​​命科学和天文学研究
  • 月球探测计划

中国航天的长远目标是:

  • 提高中国在世界空间科学的地位
  • 建立一个长期的载人空间站
  • 完成月球载人登月
  • 建立月球载人基地
  • 完成火星无人使命
首位中国太空人杨利伟 (于索马利亚纪念邮票)

航天发展的机构与地区

研究结构/高校

航天城

亚轨道发射场

发动机试验场

地外天体着陆综合试验场

  • 河北怀来基地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卫星和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场站

  • 红格尔苏木场站

航天发射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有3个航天发射中心,4个发射场:

监测和控制中心

国内跟踪站

在中国西北的喀什,东北的佳木斯和南方的三亚之间形成一个新的大三角综合陆地空间网络监测站。

国外跟踪站

  • 卡拉奇站
  • 马林迪站
  • 斯瓦科普蒙德站
  • 澳大利亚当加拉测控站
  • 巴西阿尔坎特拉
  • 法国奥赛盖尔
  • 法国凯尔盖朗群岛
  • 瑞典基律纳北极站
  • 阿根廷内乌肯站

载人航天器着陆场

航天系统医院

北京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