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标识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中国侨联,是由全国归侨、侨眷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侨联是全国性的一级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各级侨联与同级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享有同等待遇。

  《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中国侨联和地方侨联代表归侨、侨眷的利益,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三条还规定:“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归国华侨联合会应给予支持和帮助。”侨联的性质决定了为侨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侨联的基本职能是“群众工作、参政议政、维护侨益、海外联谊”。

  群众工作就是要本着一切为了归侨侨眷、一切依靠归侨侨眷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凝聚侨心、集聚侨力,共同为振兴中华作贡献。就要时刻关心侨界群众生活,了解和掌握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愿望和要求,切实为侨界群众排忧解难,特别要关心归侨侨眷中的困难群体,动员各方力量扶贫济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参政议政就是要积极参加国家的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活动,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侨的独特作用。侨联作为政协组成单位,要积极发挥民主监督作用,通过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提案和议案,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侨界的心声。要积极参与涉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督促检查《保护法》的实施。

  维护侨益就是要代表归侨侨眷的权利和利益,通过学习宣传侨法,提高全社会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依法护侨的力度;通过健全网络、拓宽渠道,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通过深入基层、协调各方,提高为侨服务的质量。

  海外联谊就是要充分发挥侨联组织密切联系海外侨胞的优势,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加强同港澳侨团的联系,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建立与新一代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加强与华侨华人世界性、区域性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以地缘、业缘、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侨团的联谊活动。

历史

中国侨联的前身——延安侨联和全国侨联筹委会

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群情激奋,同仇敌忾,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散居在五大洲的 1000多万华侨纷纷成立了近千个抗日救国的群众团体,大力宣传抗日,捐献财物支持祖国的抗战等等。在全面抗战中,一批又一批华侨热血青年离别亲人,从海外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与祖国军民一起,同敌人浴血奋战。在抗日战争期间,延安、重庆、上海、昆明等地的归国华侨,纷纷成立“华侨联合会”等群众组织支援祖国抗战。1937年7月成立了“华侨留延(安)办事处”。

  1938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华侨青年较多的陕北公学设立“华侨救国联合会”。1940年9月5日,由“华侨留延(安)办事处”发起,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了延安华侨第一次代表大会。来自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印尼、爪哇等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名华侨以及留在延安学习、工作的300多名归侨出席了大会。会议决定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根据大会简章规定:延安侨联的宗旨是:一、加强对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宣传;二、组织华侨归国抗战,参加边区经济建设和兴办各种企业。延安侨联成立后,便成为当时在延安的主要群众团体之一。延安侨联自成立开始,积极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和华侨统战工作,它团结广大爱国华侨对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对敌斗争、宣传、文教、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例如1940年5月,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组成的“回国慰劳视察团”抵延安慰问视察,留延华侨热情欢迎,协助做了许多接待工作。

  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12日,延安侨联在延安王家坪大礼堂召开会员大会,80余名留延华侨参加大会。大会决定改“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为“延安华侨联合会”。 1948年延安侨联转移到晋察冀解放区的河北平山县,下半年延安侨联为选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召开会议,会上决定改“延安华侨联合会”为“中国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延安侨联为新中国成立后侨联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华侨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1950年7月8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国华侨联谊会筹委会,拟在原解放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基础上,改组扩大成立全国归国华侨联谊会。不久,北京成立了北京市归国华侨联谊会。稍后,在归侨集中的地方,如上海、广州、厦门等地相继建立了归侨联谊组织。到1956年,全国各地的侨联组织已发展到七八十个。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工作、学习的华侨不断增多,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的侨联组织已成为各地侨联和广大归国华侨的迫切要求。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领导

现任领导


  • 常务委员
    • 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59名)(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列明、丁红星、于集华、万立骏、马骏、王立华(女)、王明孝、王金狮、王保生、王彬成、王维卿(女)、王琳达(女)、王朝霞(女)、王锦彪、方玲(女)、卢文端、申建平(女)、叶孝光、叶银川、史晴、代飚、包东、冯燕(女)、司徒荻林、吕虹(女)、吕涛(满族)、吕耀东、朱奕龙、庄绍绥、刘日、刘艺良、刘以勤(女)、刘志强、刘爱丽(女)、刘润生、刘雅煌、齐全胜、关静萍(女)、安然(女)、许清流、孙柏瑜、芮晓武、李卫、李丰、李波、李嵘(纳西族)、李辙、李中赋、李文俊、李兴钰、李卓彬、李金松、李承戍、李继红(女)、李曙光、轩江波、吴晶(女)、吴华新、吴向明(满族)、吴远康、吴换炎、吴晓青(女)、佘德聪、余国春、狄文、沈晋华(女)、沈家燊、张欣、张玲(女)、张茵(女)、张毅、张国雄、张知明(女)、张维仁、陈权、陈迈、陈瑛(女)、陈乃科、陈玉树、陈幼南、陈式海、陈红天、陈进强、陈明金、陈钟林(女)、陈香林(女)、陈晓玉(女)、陈家泉、陈智思、陈聪聪(女)、邵旭军(女)、武志永、范安龙、林东、林正佳、林龙安、林定强、林树哲、卓新荣、罗掌权、周琪、周伟建、周建农(女)、周厚立、周琮栩、郑大鹏、赵宇亮、赵进东、荣洋、施乾平、洪明基、姚志胜、袁玉宇、顾犇、顾文彬、顾行发、翁小杰、高杰、高福、高永英(女)、高俊峰、郭雄、郭占力、郭泽伟、席真、黄少良、黄志贤、黄玲玲(女)、黄焕明、黄楚基、曹晓风(女)、梁谋、梁树森、梁瑞冰(女)、屠杰、屠海鸣、隋军(女)、塔尔嘎(藏族)、董志勇、董锦燕(女)、韩国龙、程东、舒心、曾焕沙、谢文·根多(藏族)、谢东梅(女)、谢树华、谢俊明、蓝桂兰(女、畲族)、谭斌、谭作刚、黎静(女)、黎才旺、黎振强、颜宝铃(女)、潘少銮(女)、潘庆林、薛水和、魏英杰

历届主席

  • 第十届(2018年9月-)
    • 主席:万立骏,1957年7月生,辽宁大连人,日本归侨,中共党员,工学博士。
  • 第九届(2017年6月-2018年9月)
    • 主席:万立骏,1957年7月生,辽宁大连人,日本归侨,中共党员,工学博士。
  • 第八届(2009年7月-2017年6月)
    • 主席:林军(2008年7月)当选。
  • 第七届(2004年7月-2009年7月)
    • 主席:林军(2008年1月)当选。福建安溪人,1949年8月生人,印尼归侨,中共党员。
  • 第六、七届
    • 主席:林兆枢,福建福州人,一九四零年二月生人,侨眷。
  • 第五届
    • 主席:杨泰芳,广东梅县人,1927年生,大学本科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7年5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侨眷。
  • 第四届
    • 主席:庄炎林,福建安溪人,1921年生。新加坡归侨。抗战期间曾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1949至1978年在福建团省委、省体委等机关及南平地委、晋江县任领导职务,曾任省人民委员会秘书长。
  • 第三届
    • 主席:张国基(1893 - 1992) 湖南益阳人,印尼归侨。早年曾参加新民学会,与毛泽东同学、共事。参加过南昌起义,后赴南洋从事华侨教育工作几十年。
  • 第二届
    • 主席:庄希泉(1888 - 1988)原籍福建安溪,生于厦门。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大革命时期在厦门声援五卅运动,后流亡菲律宾。抗战期间在香港主持福建救亡同志会。
  • 第一届
    • 主席:陈嘉庚(1874 - 1961)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人,1874年生。1890年赴新加坡经商,经营米业和菠萝、橡胶种植、加工业。1913年起在家乡创办集美学村,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支持辛亥革命。

机构设置

  • 办公厅
    • 主任:陈迈(秘书长兼)
    • 巡视员:李洋
    • 副巡视员:李舰舶
    • 职责:负责内外联系及日常工作运转,承担党组和会领导部署任务的协调、督查工作;负责中国侨联有关重要会议、活动的组织和服务保障;负责会领导秘书工作人员管理;负责拟定中国侨联重要课题调研计划;负责公文处理、重要文稿起草,编辑《中国侨联侨情专报》;负责机要、档案工作和财务、资产、审计、行政管理工作;负责保密和安全保卫工作。
    • 联系机关服务中心、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企业经营咨询公司。
    • 内设机构:综合处(保密办)、秘书处(督查处)、研究处、资产财务与行政(保卫)处。
  • 信息传播部
    • 部长:左志强
    • 副部长:谢惠蓉(挂职)
    • 职责:组织开展党的侨务工作新思想新战略研究和宣传,引导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开展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宣传,做好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加强新侨宣传;负责组织中国侨联新闻发布和报道文稿审核把关工作;负责机关信息化建设和中国侨联网站运行维护工作,推动“网上侨联”建设。
    • 联系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 内设机构:综合处、信息处、宣传处。
  • 联谊联络部
    • 部长:陈权(副秘书长兼)
    • 副部长:桑宝山、朱柳
    • 职责:牵头开展对侨胞及其社团(包括港澳台地区)联谊和服务工作,指导地方侨联开展海外联谊联络;拟订中国侨联外事工作计划并协调实施;了解掌握海外侨情并提出工作建议;加强同中国侨联海外顾问、委员、青年委员和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及代表人士的联络;组织或协调海外侨胞及重要华侨华人社团代表回国参访、举办活动、研修培训和出席重大节庆活动等工作;积极做好新侨代表人士和新侨团的联谊、服务和培育工作,加强同华裔新生代的联系;负责中国侨联港澳地区顾问、委员和港澳台地区社团及重点人士的联络工作。
    • 承担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日常工作。
    • 内设机构:综合外事处、一处(美大处)、二处(亚洲处)、三处(欧非处)、四处(港澳台处)。
  • 经济科技部
    • 部长:赵红英(副秘书长兼)
    • 巡视员:安晨
    • 副部长:夏付东
    • 职责:指导协调各级侨联开展引才引智、引资引技等工作;加强与海外科技、工商界社团、重要人士的联系,做好新侨人才和留学人员联谊工作,推动对外经济科技交流合作,服务华侨华人回国创新创业;牵头组织“中国侨界贡献奖”评选工作,指导地方侨联开展“创业中华”主题活动,加强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牵头搭建侨界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建立健全与海外侨商、专业人士的联系网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 代管中国侨商联合会,承担特聘专家委员会、新侨创新创业联盟日常工作。
    • 内设机构:综合处、经济处、科技处。
  • 文化交流部
    • 部长:刘奇
    • 副部长:邢砚庄
    • 职责:牵头制定文化交流活动计划;组织和指导各级侨联开展以“亲情中华”“文化中国”等为主题的涉侨文化交流活动;指导开展国内侨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协调各级侨联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组织实施有关华文教育项目;联系和服务海外文化类华侨华人社团、有关海外华文媒体;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做好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创建和管理工作,发挥新侨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联系中国华侨出版社、《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代管中国华侨摄影学会、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
    • 内设机构:综合处、文化处、教育处。
  • 权益保障部
    • 部长:张岩
    • 职责:组织开展侨界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监督涉侨法律法规的实施,推动有关部门落实政策,参与涉侨法律法规的研究和拟订;牵头负责全国人大归侨代表、全国政协侨联界委员的联络服务,协助做好参政议政工作;开展与海外华侨华人法律从业人员的联谊、合作和交流;指导侨联系统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开展维护侨益工作;接受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申诉,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接待侨界群众来信来访,帮助新侨维权;负责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公职律师遴选和管理;推动各级侨联建立公职律师及侨界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维权队伍,建立健全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承担中国侨联对口扶贫脱贫工作。
    • 承担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日常工作。
    • 内设机构:政策法规处(普法办)、法律服务处(中国侨联法顾委办公室)、信访处(办)。
  • 基层建设部
    • 部长:张毅
    • 副部长:黄晖
    • 职责:指导地方侨联基层组织建设,拟订侨联基层组织建设制度规定和工作规划;指导推动“党建带侨建”和为侨服务工作体系建设,建好“侨胞之家”;指导落实“地方侨联+大学侨联+校友会”工作机制,推动侨乡侨文化保护和建设,办好侨刊乡讯;协调地方侨联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贫困归侨的帮扶工作;引导侨界群众参与和谐侨乡建设;联系、指导和管理涉侨捐赠事务;指导侨联系统所属社团组织建设与管理;参与拟订侨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配合组织实施;负责侨联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评比表彰工作;指导地方侨联拓展新侨工作。
    • 联系中国侨联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等)。
    • 内设机构:综合处、组织处、联络处。
  • 组织人事部(机关党委)
    • 部长:姚林楠(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 副部长:赵珊珊
    • 纪委书记:林美龄(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
    • 副巡视员:崔续更(兼老干部办公室主任)
    • 职责:配合有关主管部门做好全国人大归侨代表,全国政协侨联界委员人事安排工作;负责归侨侨眷代表人士在侨联系统的安排;负责中国侨联代表大会的组织人事工作,管理中国侨联全委会委员信息资料;负责省级侨联领导班子成员归侨侨眷身份的审核和备案工作,指导地方侨联换届等工作;负责中国侨联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管理和改革工作;牵头制定侨联系统和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负责机关及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纪检监察和巡视工作。
    • 联系中国侨联干部培训中心。
    • 组织人事部、机关党委合署办公。
    • 内设机构:综合处、人事处、机关党委办公室、监察处(纪委办、巡视办)。
    • 老干部办公室,由组织人事部主管。

直属单位

  • 中国侨联机关服务中心
  • 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
  •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 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
  • 中国侨联干部培训中心
  • 中国华侨出版社

所属社团

  • 中国侨商联合会
  •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
  • 中国华侨摄影学会
  •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
  •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委员会
  • 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
  • 中国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