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嘉庚
陈嘉庚和毛泽东(右)合影

  陈嘉庚汉语拼音:Chen Jiageng;1874-1961),又名甲庚。爱国华侨领袖。1874年10月21日生于中国福建厦门集美镇,1961年8月12日卒于北京。陈嘉庚的企业发展可分三个时期:1904年至1910年为创业时期。他购买了18万橡胶种子,后来成为他主要经营的事业并成为南洋地区的橡胶大企业家,有“橡胶大王”的称号。1912年至1914年是陈嘉庚事业的登峰造极时期。他经营菠萝罐头厂和米厂。他从1904年以7000元资本起家,经过三十年艰苦的奋斗成为名震四海,拥有1500万元资产的著名大实业家。在1929年资本主义笼罩各国,他的企业遭到经济危机的袭击。尽管如此,陈嘉庚坚持全力支持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校的经费。在日本商品的倾销和排挤下,终于被迫关闭收盘。陈嘉庚企业兴衰演变史,是现代华侨社会及商界的一个缩影。

创业历程

  陈嘉庚生於1874年10月21日,他的父亲陈杞柏早年下南洋谋生,在新加坡经营「顺安号」米店。陈嘉庚17岁也来到父亲的店中学习经营管理,20岁回福建完婚,然後又在家乡读书一年,22岁时再次回新加坡管理米店。

  1905年春天,由於米店歇业,陈嘉庚便开始自立门户,走上了创业的道路。他首先开设了「新利川黄梨厂」(生产菠萝罐头),后又继承遗产「日新公司」(生产菠萝罐头),仅经营了三个月便获利丰厚。当年夏天他又开设了「谦益号」米店,不久由于看到其他华侨陈齐贤、林文庆等人在橡胶业上取得了成功,便决定经营橡胶种植业。1910年代,陈嘉庚与另一企业家余东旋(亦为其好友)同样大力发展橡胶事业,成为当时马来亚最富有的两位华侨。经过20年的发展,到1925年时陈嘉庚已拥有1万5千英亩的橡胶园,是当地华侨中最大的树胶种植者之一。同时他也开设了橡胶制造厂,生产胶鞋、轮胎等产品。陈嘉庚的产业中三大支柱为橡胶园、生胶厂和胶品制造厂。另外他还经营菠萝罐头、冰糖、肥皂、药品、皮革等等十余种产业。他的销售网点遍布东南亚各大城市以及香港上海厦门广州等地。1923年到1925年间是陈嘉庚公司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他拥有资产1千5百万叻币(新加坡货币,以下同),短短3年中他获利1,070万元左右,雇用员工数万人,其经济势力称霸整个东南亚。此外,他在香港及中国大陆拥有许多企业,譬如香港的集友银行。

  到了1929年,世界各地陆续爆发农产品价格下跌,逐渐形成世界经济大萧条,继而沈重打击已经达到饱和的橡胶业;在美国汽车业减产的情况下,亦直接影响马来西亚外销的轮胎需求。连番出现不景气的橡胶业,促使不少华商破产收场,当中亦包括陈嘉庚和林义顺等大企业家,他们旗下的橡胶事业亦一步步倒闭,陈嘉庚当时亦面对着日本舶来品及当地橡胶业对手的强大竞争。陈嘉庚的公司在当时已累积欠下银行债务近4百万元,而公司资产仅2百多万元而已,已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直至1934年,陈嘉庚的商业王国可谓全面收盘。

生平

  1910年在新加坡参加中国同盟会,募集巨款赞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前后,积极从事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倡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任主席,当年募款达1.6亿元以上,并组织司机和机工3000多人回国为抗战服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组织新加坡抗敌动员总会,动员华侨积极抗敌。抗日战争胜利后,创办《南侨日报》,继续进行爱国民主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毕生致力于兴办教育事业。20岁时,就在家乡出资建惕斋学塾。1913年,创办集美小学,后增办扩充为包括小学、中学、师范、商业、水产、航海、农林等校、科、部以及幼儿园、医院、科学馆、图书馆的集美学校。并成立教育推广部,倾囊资助福建省20余县市70多所中小学的办学经费。1921年4月6日创办厦门大学。在新加坡创办道南、华侨等5所华文中小学和水产航海、南侨师范等学校。他办学有远大目光和整体规划。学校各种教学与生活设施力求充实完备。尤其重视选择校长和培养教师。他强调师范学校应招收贫寒子弟立志服务教育者,学生应尊师重傅。他重视华侨教育、社会教育和女子教育,率先创办女子小学、女子中学、女子师范多所。

  著有《南侨回忆录》、《新中国观感集》等。

捐款

  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募捐巨款,支持祖国抗战。仅1938年和1939年两年就募捐国币达1.5亿元,加上1937年和1940年两年的捐款,总数近3亿元。除此以外,陈嘉庚还在南洋主持劝捐购买「救国公债」的工作。

  1938年,仅在马来西亚就募购公债1500万元,又为宋美龄任主席的重庆「难童保育会」和「寒衣募捐会」在马来西亚向华侨募捐500多万元。据1940年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在国民参政会上报告:「1939年军费为18亿元,同年华侨汇回祖国之款达11亿元,其中捐款约占10%,而南洋华侨捐款占华侨捐款总数的70%」。

  陈嘉庚曾经指出,按世界银行发行纸币的通例,1元基金可发纸币4元,当年华侨所汇11亿元的外汇,可发纸币44亿元,除交还侨眷赡家费10亿元外,还有34亿元可充当军政费用。1940年3月,南侨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慰问视察团」回国慰问抗战军民,陈嘉庚也在当月下旬,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回国考察和慰问。蒋介石政府因为陈嘉庚在华侨界有巨大的号召力,特别是因为陈嘉庚领导华侨筹赈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因而把欢迎他回国当作一件国家大事,动员了有关党政军大员欢迎陈嘉庚。

  >>> 返回:[华人世界首页]  [中文百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