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织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针织史( history of knitting in China),现代的针织技术是由早期的手工编织演变而来。针织业在整个纺织工业中是个年轻的部门,迄今约有400多年历史,而中国针织业发展历史仅有80多年。但是手工编织针织品很早以前就已存在,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原始人类的渔网编结。早期的手工编织是用两根或数根木(骨)质直针,将纱线弯曲,逐一成圈,编成简单而粗糙的织物。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家庭手工业。中国针织机械发展较迟,手工编织和手工钩编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延续时间较长,流传至今。中国手编技术水平很高,可编织出现在机器上无法编织的极为复杂的织品。

从手编到机编

自从1589年英国人W.李发明了第一台编织袜片的针织机后,针织生产开始由手工逐渐向半机械化转化。产业革命后,机械化纺纱、织布促进了针织机械的发展。中国开始使用的针织机械,是在清朝末年由国外传到上海和广州的。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开设全国第一家内衣厂景纶衫袜厂,专门生产桂地衫、棉毛衫和汗衫等。以后在各大城市相继创办和开设了针织工场和织袜工厂。从1896~1949年的50余年间,全国的主要针织机械设备(主要生产内衣)总数不到 1000台,所生产的织物仅限于棉、毛、丝为原料的少数简单品种,如汗衫、纱袜、卫生衫裤、棉毛衫裤和围巾等。现在已能制造各类针织机械,生产各类针织物,并发展了机织针织联合技术。

纬编

1896年中国开始生产汗衫等纬编织物。此后,纬编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中国的针织业处于萌芽时期,全国各地针织厂屈指可数,针织品市场仍由舶来品占据。大战爆发,外货进口减少,中国针织业获得了发展。中国实业家筹备创办针织厂,生产能力大增,品种有所扩大。1907年广州华兴织造总公司创建,1910年江苏松江履和袜厂建立,生产袜子、汗衫等产品。1912年天津捷足洋行建立,生产袜子。这个时期,中国的针织工业设备陈旧,手摇机占相当大的比重,新式电动织机很少,而且多为家庭性质的小型手工业作坊,生产效率很低,产品品种十分单调。50年代以后,中国已能制造棉毛机、袜机、台车和横机等。70年代开始设计制造提花圆机。1980年共有圆纬机约 2万台,横机约2.4万台。

经编

经编在中国针织业中发展较晚。1920年左右,舌针经编机由外国传入上海、广州、天津、营口等地。1945年上海申新纱厂从美国进口10台钩针经编机,60年代初自行设计制造了钩针经编机,70年代又发展了舌针经编机和槽针经编机,到1980年共有经编机约2000多台,生产的产品有内衣布、外衣布和装饰布等。

针织产品从传统的内衣扩展到外衣,从传统的服用扩大到家用、装饰用、医用、农用,产品渗透到机织物的各个领域,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针织工业发展迅速,产量质量稳步上升,新产品不断增加。针织用纱量,1980年比1949年增长将近20倍。已建成专业的针织机械厂和针织织造厂。针织产品已远销国外,针织在整个纺织生产中比重越来越大。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