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纺织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毛纺织史英语:history of woollen spinning and weaving in China),中国是世界上手工毛纺织发展较早的国家,这已被考古学所证明。中国毛纺织技术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主要是游牧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献。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区,手工毛纺织生产已经萌芽。周代以后,上述地区加上北方边陲、东北草原、西南边疆和四川、青海等地区,已能生产精细彩色的毛织品。秦汉以后,毛织品、毛毯两大类主要产品在质量、品种和产量上都有很大发展。制毡是毛纺织的前导。毛纺织技术是和丝、麻纺织技术互相交融发展起来的。

古代用于毛纺织的原料有羊毛牦牛毛骆驼毛兔毛羽毛等。大量应用的是羊毛。自古以来,羊毛织物和羊毛绳索一直作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大宗衣料和日用品。其他毛纤维一般用于与羊毛混纺。

毛纺织工业化生产是从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当时左宗棠为了供应军需,开办兰州织呢总局,生产军服用料。这是中国除缫丝厂以外的第一家近代纺织工厂。此后,毛纺织厂陆续增多,但发展缓慢。直到1949年,全国只有13万毛纺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纺织品需求增加,毛纺织工业发展加快,到1980年,已有60多万锭。除供应国内需要的呢绒毛毯绒线等外,还大量出口,对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羊毛初加工

约公元前3000年,陕西半坡人已经驯羊。约公元前2000年,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已把羊毛用于纺织。羊毛纤维用于纺织之前,须先经过初步加工:采毛、洗毛、弹毛。

最初将落在地上的羊毛收集起来,称拾毛。从羊皮上采集羊毛,称采毛。南北朝时盛行铰(剪)毛。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每年铰毛3次;漠北寒冷地区,每年铰毛两次,且掌握了铰毛季节,为防止损伤羊的体质,一般中秋节以后不再铰毛。山羊绒的采毛,据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有两种方法:绒和拔绒。绒是用竹篦梳下绒毛,此法应用于一般山羊绒。采集较细的山羊绒,必须用手指甲沿着它的生长方向拔下,称拔绒。这两种方法,产量甚微,起源于古西域,唐代传入中原地区。

羊毛带有油脂、砂土,纺前必须除去。《齐民要术》中有把剪下的羊毛在河中洗净的记载。《天工开物》记述:“凡绵羊剪毛,……皆煎烧沸汤,投于其中搓洗。”据清代《新疆图志》记载,新疆地区有用“碱水”、“乳汁”、“酥油”洗羊毛的传统方法。在云南山区,另有干法去脂的传统方法,即将羊毛放入黄沙里,用手或用工具搓揉,也能达到除去油脂的效果。这是缺水地带因地制宜的去油脂方法。

羊毛洗净晒干后,必须开松成单个纤维分离松散状态,并去除部分杂质,以供纺纱。古人用弓弦弹松羊毛,叫做弹毛。弹毛技术后来移用于弹棉。新疆、河西走廊到内蒙古草原一带,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传统弹毛工艺,即两人用四根皮条手工弹毛(图2)。这种方法适用于弹山羊毛和粗羊毛。弹松的毛纤维用于搓制绳索和纺纱织制日用毛袋。皮条弹毛法比弹弓弹毛法更为原始,但出现年代已不可考。现在云南少数民族手工弹毛所用的竹弦弓,据考古推测,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弹毛工具。这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创造。

纺纱

经过初加工的羊毛纤维,再经理顺、搓条即可纺纱。大约公元前2000年羊毛纺纱起源于边远牧区。新疆罗布淖尔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1880年的毛织物中,纱线的投影宽度平均1.3毫米,最细为1毫米。经纱为S拈,纬纱为Z拈,拈度为18~28拈/10厘米。同时出土的有双股毛绳,单纱拈向为S,合股拈向为Z,股拈为10拈/10厘米。新疆哈密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1200年的毛织物中,纱线的投影宽度平均0.5毫米,最细达 0.2毫米。经纱为Z拈,纬纱为Z拈,也有S拈。新疆吐鲁番阿拉沟遗址出土的约公元前300年的毛织物中,纱线的投影宽度平均0.8毫米,最细达0.2毫米。平均拈度38拈/10厘米,有S拈,也有Z拈。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出土的毛织物中,纱线投影宽度平均0.3毫米,最细达0.1毫米。有一块毛罗织物中,纱线细度与条干犹如蚕丝,拈度异常均匀。从纱线质量可以看出,毛纺技术到汉代已有重大进步。

新疆地区的山羊绒纺纱,直到明代仍有用铅质纺专的。这种方法适于小批量手工生产精工细作的产品。据《天工开物》记载:“凡打褐绒线,冶铅为锤,坠于诸端,两手宛转搓成。”这种纺纱技术,自唐代开始传入中原地区。至今在西北地区,民间尚有用巨大的纺专竖立在地上,上端系在人的腿上,以手搓转加拈纺纱。宁夏一带织毛袋的纱是用六锭纺车纺成。这种纺车形式与宋代王居正纺车图所画相似,只是锭数增为6个。纺纱时,一人摇动轮轴,带动6锭转动,另3人每人左右手分别在一个锭子上纺毛纱。一人一天工作10~12小时,可纺7~8斤毛纱。这种纺纱技术一直沿袭至今。清代的新疆和田地区已使用畜力拖动的12锭大纺车(图4)。12个立式锭子通过皮筳带动旋转,纺纱产量大增。

19世纪70年代以后,近代毛纺机器传入中国。但是,在边远农村中,手工纺纱方法仍作为大工业的补充,广泛地存在着。

织造和产品

中国毛织技术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并在西北地区延续不断。秦汉时,中国毛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时期,毛织物品种丰富,有平纹织物、斜纹织物、纬重平织物、罗纹织物、缂毛织物、栽绒毯等。公元前1200年以前的漫长时期,使用的织机是原始腰机和地织机。地织机是铺在地上,一边织造一边向前移动的原始织具。在现代新疆、青海、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仍能见到这些原始织机。新疆罗布淖尔公元前1880年遗址出土的毛织物和毛毯,组织结构都是平纹。毛织物均为棕色,经纬向密度较稀,仅为48~74根/10厘米;毛毯是黄色,经纬向密度仅48~54根/10厘米。毛织物和毛毯均为有边组织,显然是原始手工织机所织。

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220年,是中国毛织技术的成熟期。新疆哈密公元前1200年遗址出土的毛织物,织物组织除平纹外,还有斜纹,也有带刺绣的产品。到东汉时, 中国毛织技术在组织结构上有所发展,出现了纬重平组织和通经回纬的缂织法,在织毯技术上出现了栽绒织法。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出土的人兽葡萄纹罽、蓝色龟甲四瓣花纹罽和彩色毛毯就是这时期的代表产品。人兽葡萄纹罽由两组黄色经线和两组黄绿色纬线交织成为纬二重组织纬纱显花织物,花纹清晰,图案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经纬向密度为200×30根/10厘米。龟甲四瓣花纹罽为纬三重组织纬线显花。经纬向密度为160×80根/10厘米。龟甲纹是中原地区的传统图案,它是 中国各族文化交流的实物证明。彩色毛毯上的绒纬是用马蹄形打结法,每交织 6根地纬,栽绒一排,如此循环。相邻绒纬距离14毫米,绒纬长20毫米,绒头完全覆盖了基础组织,美观大方。新疆古楼兰遗址中,出土的汉代缂毛织物,采用通经回纬织法。奔马卷草图案显示了当地民族风格。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出土的毛罗织物和黄色菱纹斜褐,组织细密,均匀平整。据此推断,织机已相当先进。

从南北朝到近代的1000多年间,中国毛织技术处于稳定期。通经回纬的缂织法和栽绒毯织法更加流行,并不断向中原地区传布。新疆巴楚脱库孜沙来遗址出土有北朝平纹、斜纹毛织物、栽绒毯和唐、宋通经回纬缂毛织物。宁夏、内蒙古的辽代遗址也出土了一些毛织物。据元代《大元毡罽工物记》记载,当时按颜色、用途、织法命名的栽绒毯达十多种。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的毛织机用8扇综和4只踏轮织制斜纹。梭子长1尺2寸。

1877年,赖长在兰州以细羊毛手工纺纱,用水力传动的织机试织毛呢取得成功。1878年,左宗棠派员去德国购进3台洗毛机,1080枚粗纺锭,20台毛织机,全套染整设备,一台24~32匹马力蒸汽机。1880年9月16日,中国第一所机器毛纺织厂──兰州织呢总局正式开工生产,它标志着中国毛纺织大工业生产的开端。1906年,上海开办日晖制呢厂;1907年,在上海建立中日合资的久成呢革公司,在北京建立中日合资的清河溥利呢革公司;1908年,在武汉建立湖北毡呢厂。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沿海陆续建立了毛纺织厂,但是机器购自外国,原料仰赖进口,大量国产羊毛未得充分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各地纷纷新建和扩建毛纺织厂,到1981年为止,全国拥有毛纺纱锭已达70余万枚。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