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革命根据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资料照片(1979年摄) 新华社发

  中央革命根据地汉语拼音:Zhongyang Geming Genjudi),又称中央苏区。由赣西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合并而成,是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根据地,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群众多次举行武装暴动。在赣西南,建立了万安县苏维埃政权,创建了东固、延福等小块革命根据地,开辟了赣西南地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在闽西,创建了永定溪南红色区域和革命武装。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出发,转战赣南闽西,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3月20日,毛泽东在汀州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割据区域,并使之与湘赣边界的割据相连接。4月5日,红四军前委进一步提出“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方针。此后,赣西南、闽西的革命斗争迅速发展。

  1930年3月,赣西南和闽西分别成立了苏维埃政府。8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与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红三军团在永和会师,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全军人数达4万人。10月,红军攻占了赣西重镇吉安,清除了赣南与赣西之间的白色梗阻,形成了稳固的赣西南赤色区域,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业。同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建立“苏维埃中心区,中央临时政府建立在此区”。

  1930年底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使赣西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苏区范围最大时包括江西的瑞金、会昌、寻乌、安远、信丰、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和福建的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等21个县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同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正式宣告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此时,虽然王明“左”倾错误已在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并于1931年11月召开的苏区党代表大会后在中央苏区逐步贯彻,但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正确主张的同志的抵制和斗争,中央苏区继续得到 发展。1931年12月,赵博生等率领的国民党第二十六军1.7万余人在宁都起义,组建成红五军团,红军力量大增。1932年4月,红一军团攻占了闽南重镇漳州,7月2日在广东南雄水口击溃粤敌17个团,巩固了中央苏区南大门。同年8月至翌年3月,中央苏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不仅巩固了根据地,而且打通了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此后,中央苏区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共6个军团10万兵力,以及江西、福建、闽赣、粤赣、赣南5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成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和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

  在中央苏区内,反动阶级被推翻,人民群众成了政权的主人;深入开展的土地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所有制;经济文化事业获得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在中央苏区这块红色土地上,中国共产党积累了治党、治军、治国和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密切联系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在中央苏区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而永载史册。

五次反“围剿”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威胁着蒋介石政府的统治,引起了恐慌。从1930年到1934年,蒋介石先后调集大批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及湘赣、湘鄂赣、闽浙赣等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军事“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正确运用毛泽东制定的战略战术,协同作战,取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第五次反“围剿”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最终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长征

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以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指挥,采用“分进合击,长驱直入”的方针,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10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在罗坊召开了联席会议,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红军以少数兵力诱敌至根据地腹地。12月30日,红军以优势兵力向进入伏击圈的敌十八师发动猛攻,歼敌师部及两个旅共9000余人,活捉该师师长张辉瓒。1931年1月3日,红军在东韶歼敌一个多旅。至此,红军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4月,蒋介石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司令兼南昌行营主任,调集20万兵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在从江西吉安至福建建宁800里弧形战线上分4路向中央根据地发起进攻。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集中兵力,先打弱敌,并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积极进行反“围剿”准备。5月16日至31日,红军从东固、富田向东横扫700余里,16天内五战五捷,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枝,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巩固和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30万兵力,并聘请德、日、英军事顾问,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分3路向中央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从福建千里回师赣南,并以一部兵力结合地方武装,迟滞敌进。8月4日,红军突然东进莲塘,7日至11日,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发动攻击,并三战三捷。在兴国休整半月后,对疲惫退敌实行追击,再取三捷。至此,红军在80天内,歼敌3万余人,缴枪1.26余万枝,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1933年2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采用“分进合击”的方针,分左、中、右三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虽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排挤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但“左”倾错误并未在红军中全面贯彻。周恩来、朱德依据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采用集中兵力、声东击西的战略方针,并创造性地采用了大规模、大兵团伏击战术。2月27日至29日,黄陂一战,歼敌五十二师全部及五十九师大部,活捉其师长李明、陈明骥。3月21日草台冈一战,歼敌十一师大部、九师一部及五十九师残部。至此,红军共歼敌3个师,缴枪万余枝,重创敌有生力量,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第四次“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和200架飞机,向各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围剿”。其中以44个师又4个旅约50万人和100架飞机,采用“步步为营、碉堡推进”战略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同时蒋在政治上推行“保甲连坐”,经济上严密封锁苏区。面对敌人的“围剿”,掌握红军指挥权的博古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全面否定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开始时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失利后又推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第五次反“围剿”最终遭到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问题

  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历来的说法是颇不一致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1.李新等认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赣南、闽西。高等学校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协作组编写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即是这种观点。广东省高等学校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讲义》也认为:“赣南、闽西统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2.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认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湘赣、赣南、闽西、湘鄂赣和闽浙赣(赣东北)等区……。以上组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上海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也是这个观点。

  3.何干之主编《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认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包括湘赣根据地、赣南根据地、闽西根据地。

  甚至同是人大党史系编写的不同的书稿与讲义,讲法也极不统一。

  “中央苏区”这一提法的出现,还是比较早的。一九三年八月以后,中央明确指出,湘鄂赣和赣西南两块苏区为中央苏区。这是因为一九三年夏,赣西南、湘鄂赣两块苏维埃区域都得到了发展,尤其是,红一军团从汀州向长沙进军,红一方面军回师攻吉安,推进到袁水流域,使两块苏区一度连接起来。但是,严格讲,这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并未真正形成。

  认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只包括赣南、闽西,而不包括其他根据地,有如下一些资料作根据:

  毛泽东同志说:“历史上,我们只在一九三一年下半年打破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以后,江西中央区联合起来有过二十一个县城,但是还没有中等城市。二十一个小城市联合起来,最多的时候,有过二百五十万人口。”(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这里讲的中央苏区的范围,就是赣南、闽西;而不包括湘赣、湘鄂赣、闽浙赣。因为那是大家都会知道的:再把其他三块根据地包括进去,岂止二十一个县城,二百五十万人口。我们这种理解与毛泽东同志上述一段话的“注释”的内容完全一致。注释说:“这里所说的二十一个县城,是指江西瑞金、会昌、寻邬、安远、信丰、于都、兴国、宁都、广昌、石城、黎川和福建的建宁、泰宁、宁化、清流、归化、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注释第十二条。)

  欧阳钦一九三一年九月三日于上海写的《中央苏维埃区域报告》、同年“九月三日自江西瑞金发”的,署名为“特约通讯”的《江西的中央苏区》等文章,在谈到中央苏区的范围时,均没有把湘赣、湘鄂赣、闽浙赣包括进去。

  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九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决议案《目前政治形势的分析与苏区党的紧急任务》,在讲到中央苏区的成绩时说:“这成绩特别表现在现时中央苏区已有了贯通闽赣二十五县疆土,……。”

  一九三二年九月出版的《少年先锋》第四期,介绍了苏区少年先锋队第一次检阅从开幕到闭幕的盛况。在这个介绍里,两次提到中央苏区各县参加少年先锋队及参加这次检阅的人数。这两次提到的两个名单,都是二十个县,完全一致。这二十县是:永丰、寻邬、安远、兴国、宁都、会昌、公略、胜利、上杭、宁化、宜黄、南广、石城、赣县、于都、瑞金、万太、汀州、长汀、新泉。很清楚,这里根本不包括其他根据地。

  一九三三年八月,中国工农红军政治部编印的《中国地理常识》一书第九课《苏维埃区域》里记载:“……赣江东岸的苏区,并发展了闽西的苏区开展成为最广大的中央苏区,……”

  不仅中央革命根据地没有把其他根据地包括在自己的范围内,而且其他根据地亦没有把自己视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版图之列。如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反帝大同盟宣传部出版的《反帝旬刊》第十期里有则消息:一为《读了中央苏区反帝同盟大会的来电以后》;一为《中央苏区反帝同盟大会通电》。从这两则消息的口气看,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视自己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外的一块根据地。

  根据上述考证,看得很清楚,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不包括湘赣、湘鄂赣、闽浙赣根据地。把中央革命根据地与这三块根据地连在一起,这是苏区中央局指出的任务,是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已成的事实。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一日,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指出:“中央区与湘赣苏区以及赣南零星苏区必须于最短时间内贯通,再进一步与赣东北与湘鄂赣苏区贯通,这样来扩大并巩固苏维埃根据地。”

  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九日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决议案《目前政治形势的分析与苏区党的紧急任务》,要求扩大和贯通各苏区打成整个一片,并指出:“首先……扩大和贯通赣江上游两岸的苏区,使赣东南与湘赣两苏区完全打成一片,再进而与湘鄂赣、赣东北两苏区贯通,……。”

  以上几则资料表明,中央革命根据地并没有与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赣东北)三个革命根据地贯通。虽然后来,闽赣根据地曾一度与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结,但很快又被分割。由于敌人兵力的强大,一直到长征,中央革命根据地结束,湘赣、湘鄂赣、赣东北三块根据地始终没有与中央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