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丹江汉语拼音:Dan Jiang;英语:Danjiang River;Dan River),中国汉江最长支流。位于豫、鄂、陕三省边境一带。源于陕西省商洛市凤凰山,向东南流经荆紫关河南境,于湖北丹江口市汉江。长390多千米。主要支流有淇河淅川等。沿岸峡谷与平地相间,从丹江口而上依次为江口峡谷、李官桥盆地、关防滩峡谷、荆紫关盆地等。20世纪50年代前因失于治理,夏季水灾频繁。为根治水患,1973年在丹江河口建成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是大型水利枢纽之一,已发挥防洪、灌溉、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也是中线南水北调的起点。

名字由来

  有三种说法:

  一说,当时黑水洪水泛滥,禹带领丹朱进行治理,丹朱因过度劳累而丧命于工地上,人们为乐纪念丹朱而黑水改名为丹江。

  二说,战国时代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人,史载当时“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故名,丹江。

  三说,相传因产“得者多寿”之“丹鱼”而得名。

地理概况

  源出陕西省商州市西北的凤凰山东南麓,东南流,经河南省,到湖北省丹江口市入汉江。全长 390千米。河谷呈串珠状,峡谷与盆地相间,从丹江口溯江而上依次为江口峡谷、李家桥盆地、关防滩峡谷、紫荆关盆地等。下游,在沿豫鄂两省边界流行过程中,先后接纳了来自伏牛山南麓的许多河流,主要的有淅川、淇河等。多年平均径流量(西峡站) 9.107亿立方米,汛期(6~9月)占年径流量63.9%。

航运历史

  春秋时期,《吕氏春秋》载:“尧有丹水之战,以服南蛮。”。唐朝中后期:地方藩镇势力阻断了淮河和汴河的漕运,丹江便成为了运输江淮地区货物的主要航道。明朝中后期:关陇商人通过丹江航道向襄阳、汉口运输物资。明代在龙驹寨建立多处船帮会馆、马帮会馆,由此可见当时丹江航运的繁荣。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关中西安和凤翔二府遭饥荒,湖广总督丁思孔学士德珠、楚都抚丁思孔、襄镇殷化行等利用航道运输襄阳的存粮救济陕西,他们为此做了“造舟浚流”的前期准备。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关中一带再发饥荒,漕运总督施世纶奉命去陕西赈恤,将湖广、荆州等处仓储米10万石,经丹江运至龙驹寨。雍正九年(1731年)2月16日,皇帝批示运湖广粮食至商州仓储,以备不时之需。乾隆二年(1737年),商州歉收,谷价猛涨。为抑制物价,解救灾民,官府在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及邓州等处采购粮食1880石,经由丹江水路运至商州城。光绪二十六年(189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和光绪逃至西安。荆襄一带的税赋粮食经丹江运至龙驹寨,从龙驹寨转运西安府,供皇帝和军政官员享用。

  民国时期,淅川境内流传这样一首民谣:“船家胸口三把刀,河霸、土匪和暗礁。船家面前三条路,挨饿、淹死、坐监牢。”船民称丹江航道为“黑河”,意思就是航道上土匪和河霸太多。当时较大的航行有三家,分别是荆紫关镇的凌老四(船帮头目)、老城镇的郭老婆(江湖诨号)和李官桥镇的金玉楼(红帮会头目),这些头目像”吸血鬼“一样盘剥着船民。民国25年(1936年)前后,丹江上水运输煤油、瓷器、丝货;下水运输药材、核桃、桃仁等山货土特产品。20世纪40年代之后,丹江航道逐渐变萧条。

衰落原因

  落后的交通工具木帆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商洛境内的一段丹江航道,上行仅能载重4吨,如果水大下行时最多只能载重10吨。从龙驹寨到荆紫关167公里水程,平水时往返一次需20天时间,船工劳动繁重,效益较低。但木帆船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运输工具,舍此别无其他更好的选择,所以比较兴盛。但从民国时期开始,铁路、公路货运快速发展,使丹江航运逐渐消沉。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区域的划分,流通渠道的强制性规定,窒息了丹江航运。50年代时,中国实行“统购统销”,地区内的山货土特产品,不准自行出入航道,人为地割断了丹江上下游的经济互补关系,丹江航道失去了作用。另外1962年中共中央政府实施的“割掉资本主义尾巴”政策,把农副业船只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丹江区域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兴修水库,使丹江水源锐减。加上沙石大量流入河槽,使河道改变,险滩增多,又没有治理,致使航道部分区域不能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