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轮回学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侵蚀轮回学说(erosion cycle,theory of),地表河流作用下,地貌形成与发展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阶段,以后该区再次经历构造抬升,地貌演变又重复上述过程的学说。又称地貌轮回说地理轮回说。1889年由美国W.M.戴维斯提出。他认为地貌是构造、过程(指各种外力作用过程)与阶段(指发展阶段)的函数

  因构造运动迅速抬升的陆地,受到侵蚀后,原来低平地形变为高山、深谷、陆坡;而后,构造运动处于长时间的相对稳定,高地被蚀低,河谷变宽、变浅,坡度变缓;最终,地面成为起伏和缓的平原,称为准平原。这便是一个地貌轮回。各发展阶段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①幼年期。河流迅速下切 ,河谷呈V字形,原始地面大部分保留在河间地段。随着侧蚀与溯源侵蚀的增强,原始地面的范围缩小。河流纵剖面呈不规则状,河床上硬岩层出露处常有瀑布和跌水,称为非均夷纵剖面。②壮年期。随着河流下切,河流纵剖面渐变为平缓下凹的曲线,趋近于其侵蚀基准面,此时的河流纵剖面为均夷纵剖面或平衡纵剖面,河流能量正好消耗在河水与携带泥沙的运动中。由于河流下切侵蚀减缓或停顿,河流侧蚀与谷坡剥蚀后退相对加强,使原始地面不复存在,新的河间地逐渐降低。③老年期。河床纵坡降低、谷坡变缓,最终使地表整体成微起伏的准平原。

  流水侵蚀作用是最普遍的外营力过程,因而河流作用下的侵蚀轮回又称为常态侵蚀轮回。

  戴维斯的侵蚀轮回学说推动了地貌学的发展,成为地貌学形成的重要标志。但亦有持不同见解者:①以现代构造运动与海平面变迁的观点,认为地壳运动不可能是短暂的、突发的上升,然后继以长期的稳定。②认为外营力不仅有流水,还有冰川、寒冻风化、风的侵蚀作用等。即使是流水侵蚀,在湿润区与干旱区的表现也不相同。在干旱区不出现准平原,而是在重力剥蚀或片状水流冲刷下,山坡平行后退,形成山麓剥蚀平原,有时在这种平原上残留“岛山”,称山麓夷平侵蚀轮回。③1950年L.C.珀尔帖提出局部夷平面形成理论。即冰缘寒冻侵蚀轮回理论。④夷平面成因及是否有侵蚀轮回尚无统一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