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是唐代文学家、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张功曹,张署,河间(今属河北)人。

  此诗为永贞元年(805年)中秋写于郴州,题中的张功曹,即张署。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与张署皆任监察御史,时天旱,即以言官身份,向唐德宗进谏数千言,极论官市等之弊,遂触德宗之怒。韩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张被贬为临武(今湖南临武)县令。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唐顺宗即位,二月甲子大赦。八月唐顺宗因病传位唐宪宗(八月改年号为永贞),又大赦天下。两次大赦由于有人从中作梗,他们均未能调回京都,只改官江陵。知道改官的消息后,韩愈便借中秋月圆之夜,写下这首诗,并赠给遭遇相同的张署。


逐句释义: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微云四面散去天上不见银河,清风吹开云雾月光如水波荡漾。
  纤云:云丝;微云。
  卷:收敛。
  河:指银河。
  月舒波:指月光如水,光波向四野舒展。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沙岸平展湖水宁静声影消失,斟一杯美酒我劝你对月高歌。
  属(zhǔ):原义为倾注,这里意为劝酒。
  君:敬辞。称对方。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你的歌声过分辛酸歌辞也真悲苦,没有听完就泪落如雨。
  酸:悲痛;伤心。
  终:最后;末了。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洞庭湖水连天,九疑山高峻无比,蛟龙在水中出没,猩猩和鼯鼠在山间啼号。
  洞庭: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
  九疑:即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
  蛟龙:古代传说中指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
  猩:猩猩,哺乳动物。比猴子大,身体构造同人类很接近,前肢长,无尾,全身有赤褐色长毛。树栖,有筑巢习性,昼间活动。
  鼯:鼯鼠,也叫大飞鼠。哺乳动物。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能在树间滑翔。夜间活动。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九死一生才到达被贬谪的官所,蛰居荒僻之地默默受苦好像在潜逃。
  十生九死:九死一生的意思。
  官所:指张署贬地临武(今属湖南)。
  幽居:隐居,很少与外界往来。
  如藏逃:如躲藏的逃犯。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下床怕蛇咬吃饭时又怕中毒,潮气与毒气相杂到处是腥臊之气。
  药:指蛊毒,旧说是一种用毒虫制成的害人的药。
  海气:卑湿的空气。
  湿蛰:蛰伏在潮湿地方的蛇虫。
  熏腥燥:蒸发出腥躁之气。


  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昨日州衙门前忽然擂动大鼓,新皇继位要任用贤臣夔和皋陶。
  昨者:昔者。
  州:指郴州(今湖南郴州市)衙署。
  搥大鼓:唐制,颁大赦令时,击鼓千声以集百官。
  嗣皇:接着做皇帝的人,指唐宪宗。
  登:进用。
  夔、皋:以舜时任用贤臣夔和皋陶,比喻宪宗继位后必能任贤举能。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大赦文书一日千里传送四方,犯有死罪的一概免除死刑。
  赦书:皇帝发布的大赦令。这次大赦令于八月初五日颁发,在十五日前到达郴州。
  一日行千里:极言递传之快速。
  大辟:处死刑。
  除死:免去死刑。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被贬谪的官员要召回,放逐的回朝,革除弊政要清理朝政。
  迁者:贬谪的官吏。迁,降职。
  流者:流放在外的人。
  涤瑕荡垢:清除旧的恶习。汉·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瑕,玉面上的斑点。垢,脏东西。瑕和垢常比喻缺点或恶习。
  清朝班:清理朝政。班,臣子上朝时排的行列。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刺史(为我)申报了却被观察使扣压,命运坎坷只得调迁那偏僻的荆蛮之地。
  州家:指州刺史。
  申名:将姓名申报上去。
  使家:指观察使(朝廷派赴各道访察吏绩民隐的大员)。
  抑:压制。抑制他们不使回到朝廷。
  坎轲:困顿失意。这里指命运不好。
  移荆蛮:指调往江陵(今属湖北)府任职。江陵古曾为楚(荆)的郢都。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做个判司卑职的小官真不堪说起,(一有过错)未免要挨打跪伏在地。
  判司:唐时对州郡诸曹参军的统称。当时张署调往江陵府功曹参军,韩愈为法曹参军。唐之参军,常为贬职官虚衔,故受人轻视,有过即受笞杖。
  卑官:职位低微的官吏。
  不堪:不可;不能(多用于不好的方面)。
  捶楚:鞭打。
  尘埃间:指伏地受刑。


  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当时一起被贬谪的人大都已经启程(回京),进身朝廷的路实在艰险难以攀登。
  同时流辈:指同时迁谪的诸人。
  上道:指往京城长安。
  天路:指进身朝廷之途。
  幽险:幽远险阻。
  追攀:追随攀登。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请你暂且停一停听我也来唱一唱,我的歌比起你的歌情调很不一样。
  殊科:不同类。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一年中的月色只有今夜最值得赞美,人生全由天命注定何必归怨其他,有酒不饮怎对得起天上明月?
  多:最值得赞美。因这天是中秋。
  由命:听从于命运。命中注定的意思。由,听从,随顺。
  奈明何:如何对得起明月。实是解嘲。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题图
马远《对月图》(南宋)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用“人生由命”的宿命观慰藉友人,并自我解嘲。此诗笔调近似散文,语言古朴,直陈其事。诗里写了张署的“君歌”和作者的“我歌”。题为“赠张功曹”,却没有以“我歌”作为描写的重点,而是反客为主,把“君歌”作为主要内容,借张署之口,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开首四句,恰似序文,铺叙环境:清风明月,万籁俱寂。接着写张署所歌内容:叙述谪迁之苦,宦途险恶,令人落泪。最后写“我歌”,却只写月色,人生有命,应借月色开怀痛饮,故作旷达。明写张功曹谪迁赦回经历艰难,实则自述同病相怜之困苦。

  诗的前四句,描写八月十五日夜主客对饮的环境。碧空无云,清风明月,万籁俱寂。在这样的境界中,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怎能不举杯痛饮,慷慨悲歌?韩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三十二岁的时候,曾表示过“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他不仅有忧时报国之心,而且有改善政治的能力。贞元十九年(803)天旱民饥,当时任监察御史的韩愈和张署,直言劝谏唐德宗减免关中徭赋,触怒权贵,两人同时被贬往南方,韩愈任阳山(今属广东)令,张署任临武(今属湖南)令。直至唐宪宗大赦天下时,他们仍不能回到中央任职。韩愈改官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张署改官江陵府功曹参军。得到改官的消息,韩愈心情很复杂,于是借中秋之夜,对饮赋诗抒怀,并赠给同病相怜的张署。

  张署的歌,从“洞庭连天九疑高”到“海气湿蛰熏腥臊”六句,首先叙述了被贬南迁时经受的苦难,山高水阔,路途漫长,蛟龙出没,野兽悲号,地域荒僻,风波险恶。好容易“十生九死到官所”,而到达贬所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接着又写南方偏远之地多毒蛇,“下床”都可畏,出门行走就更不敢了;且有一种蛊药之毒,随时可以制人死命,饮食要十分当心,还有那湿蛰腥臊的“海气”,也使人受不了。这一大段对自然环境的夸张描写,也是诗人当时政治境遇的写照。

  上面对贬谪生活的描述,情调是感伤而低沉的,下面一转,而以欢欣鼓舞的激情,歌颂大赦令的颁行,文势波澜起伏。唐宪宗即位,大赦天下。诗中写那宣布赦书时的隆隆鼓声,那传送赦书时日行万里的情景,场面的热烈,节奏的欢快,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欢快。特别是大赦令宣布:“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当然使韩、张二人感到回京有望。然而,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写到这里,诗情又一转折,尽管大赦令写得明明白白,但由于“使家”的阻挠,他们仍然不能回朝廷任职。“坎轲只得移荆蛮”,“只得”二字,把那种既心有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了。地是“荆蛮”之地,职又是“判司”一类的小官,卑小到要常受长官“捶楚”的地步。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天路幽险”,政治形势还是相当险恶。

  以上通过张署之歌,倾吐了作者自己不平的遭遇,心中的郁积,写得形象具体,淋漓尽致,笔墨酣畅。作者既已借别人的酒杯浇了自己的块垒,没必要再直接出面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所以用“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接一转,写出了自己的议论。仅写了三句:一是写今夜月色最好,照应题目的“八月十五”;二是写命运在天;三是写面对如此良夜应当开怀痛饮。表面看来这三句诗很平淡,实际上却是诗中最着力最精彩之笔。作者从切身遭遇中,深深感到宦海浮沉,祸福无常,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

  全诗抑扬开阖,波澜曲折。音节多变,韵脚灵活。既雄浑恣肆,又宛转流畅,极好地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变化。


名家点评: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昌黎集》中,酬赠张十一功曹署诗颇多,而署诗绝不见,惟《韩子年谱》载其一篇,云:“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亦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鹏鸟闲飞雾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署与退之同为御史,又同迁滴,故诗中皆言之。退之答署诗云:“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初开艳艳花。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又有祭署文云:“我落阳山,君飘临武。君止于县,我又南逾。”临武属郴州,在阳山之北。二诗皆此时作也。

  《韩文考异》:言张之歌同酸苦,而己直归之于命,盖反《骚》之意,而其词气抑扬顿挫,正一篇转换用力处也(“我歌今与”句下)。

  《黄氏日钞》:《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感慨多兴。

  《竹庄诗话》:《集注》云:公与张曙以贞元二十一年二月赦自南方,俱徙掾江陵。至是俟命于郴,而作是诗,怨而不乱,有《小雅》之风。

  《唐诗镜》:每读昌黎七言古诗,觉有飞舞翔翥之势。

  《批韩诗》:朱彝尊曰:写景语净(“沙平水息”句下)。借张作宾主,又借歌分悲乐,总是抑人扬己(“我歌今与”句下)。汪琬曰:虚者实之,实者虚之,得反客为主之法。观起结自知。

  《初白庵诗评》:用意在起结,中间不过述迁滴最移之苦耳。

  《韩柳诗选》:起结清旷超脱,是太白风度,然亦从楚《骚》变来。

  《声调谱拾遗》:纯用古调,无一联是律者,转韵亦极变化。

  《古诗选批》:韩诗七古之最有停蓄顿折者。

  《昭昧詹言》:一篇古文章法。前叙,中间以正意苦语重语作宾,避实法也。一线言中秋,中间以实为虚,亦一法也。收应起,笔力转换。

  《求阙斋读书录》:自“洞庭连天”至“难追攀”句,皆张署之歌词。末五句,韩公之歌词。

  《十八家诗钞》:顾侠君曰:起即嵇叔夜“微风清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意,而兴象尤清旷。

  《增评韩苏诗钞》:三溪曰:声清句稳,无一点尘滓气,可谓不食人间烟火矣。

  《评注韩昌黎诗集》:用韵殊变化,首尾极轻清之致,是以圆巧胜皆,集中亦不多见。

  《韩诗臆说》:此诗料峭悲凉,源出楚《骚》。入后换调,正所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矣。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写哀之词,纳入客语,运实于虚(“海气湿蛰”句下)。一句中顿挫(“州家申名”句下)。此转尤胜(“天路幽险”句下)。高步瀛曰:以上代张署歌辞。贬谪之苦,判司之移,皆于张歌同出之,所谓避实法也(“天路幽险”句下)。以上韩公歌辞。高朗雄秀,情韵兼美(末句下)。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33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34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编其诗十卷,收录其诗作372首。(新、旧《唐书》本传、《全唐文》卷三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