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关中:田园风光
关中:灌溉渠,关中地区自战国时期就有农田灌溉的水利设施,目前关中平原的大部分农田都有完整的灌溉渠网
关中民居:典型关中村落
关中建筑:典型关中庭院

  关中陕西渭南潼关以西到宝鸡市宝鸡峡以东的地区,包括现在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杨凌一带地区。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盆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自西周起,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关中地区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前汉书》第40卷记载,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约在公元208年,诸葛亮所作的《隆中对》提到蜀地是“天府之土”,比关中称“天府”晚了500多年。而把四川称作“天府之国”最早见于陈子昂所写的文章中,此时已比关中称“天府之国”晚了800多年。从先秦到元明时期,关中地区都曾被称作“天府”或“天府之国”,但清代以后,再也没有人把关中地区与“天府之国”联系起来了。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关中警急,秉钺者急需戡定之才,君(袁可立子袁枢)且奉简书驱车以往。”

  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起源地。《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姬水和姜水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的关中地区一带,姜水位于宝鸡,姬水则是关中中部武功县一带的漆水河,两河均是渭河的支流。

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关中盆地。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老龙山嵯峨山药王山尧山黄龙山梁山等)之间,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西窄东宽,东西长约300公里,海拔400米左右。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至黄河河床降到340米。由断陷而成,习称渭河地堑,经渭河、泾河洛河冲积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灌溉农业自古著名,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盛产小麦、棉花。是全国重要麦、棉产区。小麦占耕地面积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于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区,植棉区由西向东转移,是陕西省重点产棉区。有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历史上关中屡有地震,1556年华县地震达到芮氏8级。

  渭河平原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代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汉代张良用“金城千里”来概括关中的优势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战国时期,苏秦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并说,“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这是因为关中从战国郑国渠修好以后,就成为了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从西周始,先后有秦、西汉、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于关中平原中心,历时千余年。

文化

关中方言

  关中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北方言区。它和普通话比较,语法结构和大部分字音基本相同,腔调多有变异,发音较普通话咬字重、声短促,调低沉。关中方言词汇中保存不少古语,如吃饭为“咥”,差一点儿为“玄乎”,说话叫“言传”,合适叫“谄”,抽时间为“刁空”,春节文娱活动为“社火”,衣服为“衣裳”等。关中方言词汇中有不少特殊词汇。如叫虹为“降”(jiang),冰雹为“冷子”,太阳叫“日头”,天旱为“天干”,今日为“今个”,后天为“后日”,一段时间为“一向”,一会儿为“一时时”,叫公猪为“伢猪”,母猪为“草猪”,蝈蝈叫“蚂蚱”,蟋蟀叫“蛐蛐”,蚯蚓叫“曲伸”。喜鹊叫“鸦鹊”,麻雀叫“搜子”,玉米叫“包谷”,红薯叫“红苕”,厕所叫“茅子”,宅基地叫“庄子”,热水瓶叫“电壶”,剩饭叫“烫饭”,煎饼叫“薄饼子”,馒头叫“蒸馍”,花卷叫“油旋馍”,吃早点叫“打点”,吃零食叫“吃零碎”,吃晚饭叫“喝汤”,游玩叫“逛”,在近门之户间游叫“串门子”,也称“游门子”,乘凉叫“歇凉”,大小便叫“解手”,说闲话叫“谝闲传”,收拾叫“拾掇”,追赶叫“撵”,故意和人争执叫“抬杠”,指示较远的处所为“哪达”指示较近的处所为“乌达”,这里为“这达”,上面为“上头”,下面为“底下”,里面为“里首”,外面为“外头”,怎么样为“怎个向” , 差一点儿为“争点点”,难对付为“难缠”,不讲情理为“麻眼”,有问题为“麻达”,骗人为“哄人”,低下为“低耷”,有意作弄别人为“失弄”,好为“嘹”、“嘹的太”,“嘹扎啦”,实在为“瓷实”,聪明为“灵醒”。口语中肯带“AA”字。在称谓方面,称丈夫为男人、掌柜的,称妻子为女人、屋里人,农民为乡里人,伯父为伯,伯母为老妈,叔父为叔,也称大大,后辈为后人,祖先为先人,夫妻俩为两口子,坐不住的人为尻子尖,什么也不怕的人为愣娃,二杆子,脑子不健全的人为不够成、瓜娃,小偷为贼娃子、绺娃子,调皮鬼为拐蛋,无志气没本事的人为A囊鬼,做事不踏实的人为溜光锤,不讲道理的人为麻糜子,输理者为丢子笋。关中人忌讳说人不够成,二杆子、楞A、灰锤、爬灰等。关中谚语、俗语很多,并有特色,仅举一些例子:蒸馍省,烙馍费,撕疙瘩擀面卖了地。媳妇好与瞎,一半看婆家。树长天高,叶落归根。雪怕太阳草怕霜,过日子怕的瞎铺张。宁伸扶人手,不张陷人口。不怕人老,就怕心老。不懂装懂,永世饭桶。活着孝顺吃一口,胜过死后献一斗。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说话的抢着说。越吃越馋,越坐越懒。早起早睡,精神百倍。喝开水,吃熟菜,不拉肚子不受害。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师开药方。结婚太早,悔恨到老。只顾眼前,日后作难,精打细算,钱粮不断。还有一些颇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如:背着儿媳妇朝华山——出力不讨好;麦杆吹火——小气;蒸馍打狗——有去无回;南院内的叫化子——嘴头高;帽根梢上拴辣子——耍红人。

关中婚俗

  过去在关中,婚姻全赖父母之命,煤灼之言。"娃娃亲"盛行。父母在娃娃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托媒人给娃订婚(当地男娃叫"占媳妇"、女娃叫"寻主儿"),娃娃亲一旦订妥,双方就不能随便翻悔。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娃娃亲愈来愈少。娃娃长大后。自由恋爱,只不过还要有个中间人"介绍"一下。定婚之后,双方商定一个"吉日"准备结婚。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

  过去结婚,仪式繁琐。迎娶时,男方去7人(6男1女),拉着箱子,提着篮子,内装猪肉5斤,公鸡一只,酒一瓶,红帖一个,到女家后送上红帖,女方以酒席招待。新娘上花车,多由平辈兄长背到车上,鞋不着地,脚不沾土,上路后撒"路帖"(用红帖纸剪成碎片边走边撒以之引路),女方家有送女客人,一般视亲戚多少定人数。大多数在40~50人之间。花车到达男家时,大放鞭炮,再端一碗醋绕花车浇洒一圈,名为避邪。此时新郎出门迎车。

  新娘下车后由执事人撒麦草节于新娘盖头布上,随撒口中随念:"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花车,踩着芦席,由男方嫂子陪送到洞房。然后男方开早饭请亲戚朋友吃臊子面。中午时分,几声炮响之后,新媳妇在嫂子陪送下,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四拜亲戚服友。拜完堂即开午饭,以酒菜为主。饭后,新郎新娘入洞房,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说:"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女郎;富贵双全,永远吉祥。"

  现在结婚,仪式大大简化。男方带上红包(内装多少不等的钱),用车去接新娘子。经过一番热闹的媳闹,新娘和女方客人来到男方家里,然后举行"文明婚礼":放鞭炮,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向双方父母,来宾鞠躬,双方家长,来宾讲话,新人介绍恋爱经过,送新人入洞房等。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回门。由新郎陪同,提一篮子20个礼馍。 中午吃饭时,嫂子身份的妇女故意刁难新郎,第一碗臊子面做得十分咸,放在新郎面前,老实的端起就吃,再咸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而机灵的便会找话题把这一碗递给岳父。岳父一吃感到很咸便叫女儿端走,嫂子的计谋也就落空了。吃完饭,村里妇女开始耍女婿。那些嫂子,每人手里拿一草圈往新郎头上套,新郎既要亲热地笑,也要机智地躲。老实的,往往头上能套四五个。这个风俗带有检验新郎是否聪明伶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