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包裹体汉语拼音:Baoguoti;英语:Inclusion),矿物结晶过程中圈闭在生长表面缺陷和窝穴内的结晶介质或早期形成的矿物。矿物包裹体储存了大量有关矿物结晶介质和环境以及形成历史的信息,是研究地质成矿作用的珍贵样品。

  包裹体与主矿物有明显的相界线,它们与主矿物同时形成者属原生包裹体,而晚于主矿物形成者为次生包裹体。包裹体内含物包括液体气体晶体(子矿物)和玻璃(熔体),多种物态可以共存。矿物中常见流体包裹体,形状不一,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流体相的主要成分为水、盐(碱金属碱土金属氯化物硫酸盐等)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气体,有时还有有机化合物。

  通过研究矿物包裹体探讨矿物和地质体形成的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和演化历史的学科,称包裹体地球化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进行显微计温学测量,在光学显微镜下全面观察包裹体的特征,利用冷–热台测定其中物质在冷冻和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温度;②采取破坏性或非破坏性方法分析包裹体内含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组成。在此基础上可以推算成矿温度、压力、气体逸度、水流体的盐度、密度等物理化学参数,也可以确定矿物的同位素年龄。包裹体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关系密切,在地幔岩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石学研究中也起重要作用。洞穴矿物的包裹体可提供有关古环境的信息,包裹体研究还能为寻找热液矿床、油气勘探、评价核废物处置库场地以及鉴别宝石等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