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美术作品:匡庐图

庐图汉语拼音kuāng lú tú),中国画。五代荆浩作。绢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全景山水,立式构图。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层峦错落,磴道沿悬崖盘旋而上。瀑布缕缕,扶摇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农屋。笔墨皴染兼备,滋润浑厚。

  • 作者:荆浩
  • 创作年代:五代
  • 规格:185.8cm×106.8cm
  • 材质:绢本水墨

  本幅画“匡庐”的标题,乃是根据元人柯九思在画上所题“写出庐山五老峰”而来,画中描绘崇山峻岭、群峰环抱之势,叠嶂耸入云霄,瀑布直泻、飞流直下三千尺,正符合骚人墨客心中完美的庐山形象。庐山,它也是隐士喜爱结庐之地,画中可见山间屋舍内,摆设有书法屏风,有童仆携琴而入,点出高士隐居的主题,这应当是后人认为本图作者为荆浩的原因之一。

  从画面上看,这幅画是“鸟瞰式”的全景构图,画家从不同的视点去观察山峰、村屋、路径和飞流的瀑布,并把它们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层层推进,将最高的主峰置于群峰的簇拥之中,更显得气象万千,气势磅礴,表现出了一种“天地山水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的局面,从而体现出了北方山水的壮观和美丽。

  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自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人(今河南济源,一说山西沁水)。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一生博雅好古,擅画山水,精于写生。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的山水画以画面的宏伟其实而著称。宋元人称他的画为“全景山水”。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被认为是第一部提出完备山水画理论的著作。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全图由下而上,由近及远,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在境界上则是从“有人之境”而渐入“无人之境”。

  第一个层次,画面下端,一泓涧水,一叶扁舟,船夫撑篙正欲靠岸,似乎将观赏者带入画境。由石坡而上,山麓画有屋宇院落,竹篱树木环绕,屋后有石径抱危崖逶迤而上。崖脚烟水苍茫,有长堤板桥,一人骑马观景,悠然自得。这一层可称近景;第二个层次,可称中景。两崖间瀑布喷泻而下,击石分涧,似闻其声。攀援而上,一桥横架于溪涧之巅,两边危壁,松柏参差,矗立入云。桥左方又一座林荫庭院,窗明几净。这一层可谓渐入佳境;再往上,第三个层次,虽是远景,却分外醒目。主峰兀立,两侧烟岚飘渺,诸峰如屏,相互映照。又一飞瀑如练直下,落入虚空,使人联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这一层次是画中最佳胜境,也是画家最着力处。

  在笔墨表现上,《匡庐图》虽还没有完全摆脱唐以前山水画的装饰因素,但在真实感和体积感的追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皴法的成功运用,是荆浩对山水画技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此图以中锋画山石,结态波曲,略似解索;山头和暗处皴法类似小斧劈,再施以淡墨多层晕染,以表现阴阳向背。在唐代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中,山石只有铁线勾勒,然后填彩,借助于晕染和色彩明暗表现凹凸起伏,当时还未形成皴法。历史记载中的唐代水墨山水画,至今未见公认的真迹,《匡庐图》可以视为我国水墨山水画初创时期的杰作。画法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层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画出,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正如荆浩自己所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此画的确具有非凡神韵和独特风格。此图右上端有“荆浩真迹神品”六字,传为宋高宗笔迹。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