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十八描

  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十八描”的说法,是明·邹德中在其所著的《绘事指蒙》中提出来,是古人所总结的线的各种描法,是画家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干湿、浓淡、虚实等线形变化和用笔的轻重、疾徐、提按、顺逆、方圆、转折、抑扬、顿挫等手法来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不同形态物象的轮廓、体积感、空间感、质量感,或粗糙、细腻,或轻柔、厚重,从而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文中载有“描绘古今,一十八等”,即:“高古游丝描(十分尖笔,如曹衣文);琴弦描(如周举);铁线描(如张叔厚);行云流水描;蚂蝗描(如马和之、顾兴裔之类);钉头鼠尾描(武洞清);混描(人多描);撅头丁(秃笔也马援、夏圭);曹衣描(魏曹不兴);折芦描(如梁楷尖笔细长撇纳也);橄榄描(江西颜辉也);十二、枣核描(尖大笔也);柳叶描(如吴道子观音笔);竹叶描(笔肥短撇纳);战笔水纹描;减笔描(马远、梁楷之类);枯柴描粗大减笔也);蚯蚓描。”

  “十八描”中,有几种描法的名字在明代之前已经出现过,“减笔”与“行云流水描”出自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游丝描”则最早见于南宋赵希鹊《洞天清禄集》,而“战笔”出自《宣和画谱》。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描法为明代定义。“十八描”的概念尽管在明代中后期以来成为一个重要的绘画鉴赏语汇,但皆未有相关图释出现,直到清代后期,十八描开始出现了插图解说本,画家王赢将其付诸图画,著成《海仙十八描画法图》,这本画谱首次完整图解了“十八描”,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他所理解的十八描与其画法。

  不同的衣纹笔法表现不同的人物体态和性格,如行云流水描表现的是神仙道士飘逸潇洒的衣纹特点;曹衣描表现的是受西域佛像雕塑影响,依附结构起伏变化的一种凝重而紧束的风格,其特点在于“画衣纹稠叠”,即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故有“曹衣出水”之说,主要用于对佛像人物的描绘上;高古游丝描、柳叶描适合表现宫廷仕女华贵典雅的绫罗绸缎服饰的柔软轻薄的质感;钉头鼠尾描多用于刻画英雄壮士、纠纠武夫、厉鬼凶神等粗犷威猛人物的形象;枯柴描、折芦描和减笔描则是后来兴起的小写意或写意人物常用的线描笔法。

参考条目